書名: 揚雄傳作者名: 王青本章字數(shù): 3659字更新時間: 2020-05-09 11:45:12
皇室宗教活動
揚雄來到京師的具體情形,史料記載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據(jù)《漢書·揚雄傳》的記載,揚雄四十多歲時從蜀地來到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問題是,揚雄四十歲那年,王音已經(jīng)去世了。這以后,擔(dān)任大司馬的有王商和王根,但都不是車騎將軍。因此,揚雄來到長安后,是誰把他召為門下史是有疑問的,但肯定是五侯之一、成帝的舅舅。很多學(xué)者認為是王根。
來到長安后,揚雄的同鄉(xiāng)、蜀地人楊莊此時擔(dān)任郎官,在成帝面前誦讀揚雄的早年作品《縣邸銘》《王佴頌》《階闥銘》《成都四隅銘》等,成帝非常喜歡,認為這些文章寫得很像司馬相如,由此接見了揚雄,并讓他在承明殿待詔。但據(jù)《文選·甘泉賦》李周翰注卻說楊莊誦讀的是《綿竹頌》,這兩種記載當(dāng)然是揚雄自己的自述更為可信。總之,揚雄來到朝廷等待詔命。而這個時候,漢朝的宮廷正頻繁地舉行各種大規(guī)模的宗教祭祀活動,需要為文像司馬相如那樣的人來潤色鴻業(yè)。
成帝比揚雄小兩歲,揚雄入京這一年,成帝已經(jīng)40歲了,即位也已經(jīng)20年,卻依然沒有后嗣。十幾年來,整個朝廷、整個京師,乃至全國官員百姓,都在為此操心。很多人歸咎于成帝初即位時改變了郊祭的地點和儀式,導(dǎo)致神祇不肯賜福。
那么,成帝即位時為什么要改變郊祭的地點和禮儀呢?這說來話長。
古代的皇室祭儀大致上分兩大系統(tǒng),郊祀與廟祭。廟祭是祭祖先的,通常是在園陵旁的宗廟中祭祀;郊祀是祭祀天地、日月、星辰、江河、山川等自然神祇的,通常是在都城的郊外進行。因為天屬陽,地屬陰,所以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這一古制在武帝時發(fā)生了變化。因為武帝每年都要到云陽縣的甘泉宮(位于今淳化縣)避暑三個月,因此,他就在甘泉宮就近祭祀。祭祀的主神改成了泰一,祭壇就稱之為泰畤。除了泰一之外,也祭祀日神與月神。早晨朝拜日神,傍晚祭祀月神,都是拱手肅拜。但祭祀泰一則是沿用祭祀五帝的儀式。
祭祀五帝是秦國的傳統(tǒng)祭儀。秦國的都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在雍地,就是現(xiàn)在的陜西鳳翔縣,歷代國君在此地建立了祭五帝的祭壇。早在秦文公的時候,就建造了鄜畤,祭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靈公時作吳陽上畤、下畤,祭赤帝、黃帝;漢高祖劉邦作北畤,祭黑帝。所以,一共是五畤。元光二年(前133年),武帝初次到雍城,郊祀、禮見五畤神靈,以后經(jīng)常是每隔三年郊祀一次。
元鼎四年(前113年)六月,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一位名叫錦的巫士,在瀕臨黃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寶鼎,上報給當(dāng)時的河?xùn)|太守。太守上書武帝,武帝即刻派有司勘驗。這時,汾陰籍的道士公孫正侍于皇帝左右,乘機上書說,汾陰就是古地理書中的昆侖山東南五千里的神州,是中國的中心,而發(fā)現(xiàn)寶鼎的地方則是遠古祭地祇的“澤中方丘”。武帝深信其言,于是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迎鼎儀式,將發(fā)現(xiàn)寶鼎之處改名為寶鼎(今山西萬榮縣寶井鄉(xiāng))。到了十月份,武帝來到雍城祭祀,說:“如今上帝由朕親自祭祀,卻不祭后土,與禮不合。”于是東行。十一月甲子,在汾陰脽上建起了后土祠,并舉行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祭地儀式。
從此以后,皇帝通常都是在云陽縣的甘泉祭泰一,在雍地祭五帝,在河?xùn)|郡的汾陰縣祭后土。三年中頭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畤,每三年輪流一遍。
武帝時期新舉行的這么多祭祀儀式,背后都是民間方士在推動。元帝時,中樞開始起用《詩》《禮》博士。在熟習(xí)禮儀的《詩》《禮》博士們看來,武帝時期的宗教系統(tǒng),無論是廟祭還是郊祭,都不是純正的儒家典禮,不符合儒家古禮,他們對儀式中的祭儀以及在祭儀中體現(xiàn)的精神都頗有微詞,但由于是前代君主所立,不好一下子改動。貢禹、韋玄成先從廟祭入手,廢除了很多郡國寢廟。但在郊祀系統(tǒng)中,基本遵循了武帝時留下來的制度,隔一年的正月,到甘泉郊泰畤,東至河?xùn)|祭后土,西到雍地祠五畤。一共祭祀了五次,每次祭祀,路過的地方,都被皇帝普施恩惠,有時是免除田租,有時是賜給牛酒,有時是賜爵,或者赦免罪人。
成帝剛剛即位的建始元年(前32年),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上奏說:
在南郊祭天,在北郊以瘞埋的方式祭地,是就陽即陰之義。古代的天子在其所都之處就近祭祀。以往武帝住在甘泉,所以在云陽立泰畤,在甘泉宮南邊祭祀,也是符合“就近”“就陽”的原則的。但是成帝長期居住在長安,祭天卻要到長安北邊的甘泉,祭祀后土要到東方的河?xùn)|,這違背了陰陽五行的原理。
而且,大老遠地跑到云陽與汾陰祭祀,中途非常艱險。到云陽,要路經(jīng)長達百里且特別險厄的溪谷。而到汾陰呢,則要渡過黃河,有風(fēng)波舟楫之危。這都不是皇帝應(yīng)該冒的險。因為遠道而來,經(jīng)過的郡縣都要花很大的精力接待。吏民困苦,百官煩費。像這樣“勞所保之民,行危險之地”,是難以得到神靈的保佑的,也不符合承奉天道、愛護人民的原則。周文王、周武王都是在豐、鎬郊外祭的天,成王則是在洛陽進行的郊祀,可見古代的明君都是在所居地附近祭天地。因此,建議將甘泉泰畤、河?xùn)|后土祠遷往長安,希望大臣們討論這個問題。
成帝把這個提議交給大臣。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嘉等八人認為武帝時的祭儀由來已久,不宜加以改動。而右將軍王商、博士師丹、議郎翟方進等大臣認為應(yīng)該按照《禮記》的規(guī)定,在都城的南北郊祭天地。于是,成帝就按照多數(shù)大臣的意見,在這一年的十二月,廢除了甘泉和汾陰的天地之祠,在長安的南北郊建造了祭壇,并在第二年的正月在長安進行了第一次祭天儀式,三月,在北郊舉行了祭后土的儀式。
就在撤銷甘泉泰畤改作南郊祭天的那日,大風(fēng)吹壞了甘泉的竹宮,拔取十圍以上的樹木百余棵。怎么會出現(xiàn)這么嚴重的災(zāi)異天氣?成帝下詔詢問以博學(xué)見稱的劉向。劉向說:“普通人都不愿意斷絕后嗣,更何況是國家的神寶舊畤?甘泉泰畤、河?xùn)|后土祠、雍地的五畤,它們初立的時候,都是有神祇感應(yīng)的,并不是隨便就立祠的。武帝、宣帝的時候,對它們的禮敬特別恭順完備,所以神驗尤其顯著。祖宗所立的祭神的舊位,是不能輕易改變的。貢禹改變了前代的祭禮禮儀,易大傳上說:‘不信神的人會殃及三代。’遭殃的可能不止貢禹等人呢!”成帝這時候就已經(jīng)很后悔了。
建始三年(前30年),匡衡因為多取了四百頃的封地,而且他手下的屬官盜取所主管的財物價值十金以上,匡衡因此而獲罪,免為庶人。于是很多大臣紛紛說,不應(yīng)該改變郊祀地點。在揚雄來到京師的前幾年,已經(jīng)開始不斷地前往云陽、雍地去祭祀泰畤和五畤。如鴻嘉二年(前19年)春,成帝來到云陽甘泉宮,祭泰畤。到永始二年(前15年)冬十一月,又來到雍地,祠五畤。
永始三年,皇太后下詔說:“武帝時在甘泉祭天,在汾陰祭地,神祇安之,享國長久,子孫蕃延,沿襲到今天。今上寬仁孝順,并沒有大的過錯,之所以沒有繼嗣,原因想來就是將天地之祭遷到了南北郊,違先帝之制,改神祇舊位,失天地之心。我六十歲了,一直沒有皇孫,食不甘味,寢不安席。”下令恢復(fù)甘泉泰畤、河?xùn)|后土祠,雍地的五畤加上陳寶祠一并恢復(fù)。
然而成帝還是沒有繼嗣。實際上,成帝還是太子時,與許妃有過一子,夭折了。即位后,許妃成了皇后,兩人有過一女,又早亡。成帝與班婕妤也有過一子,數(shù)月后夭折。所以,成帝并不是沒有生育能力,他沒有子嗣,和神鬼沒有關(guān)系,真實原因就在于他后期寵信趙飛燕姐妹,而趙飛燕姐妹不允許他接觸其他宮女。
趙飛燕本是長安宮人,初生時,父母想拋棄她,結(jié)果她三日不死,才又撫養(yǎng)。成年后,做陽阿公主家的婢女,學(xué)習(xí)歌舞,取名飛燕。成帝喜歡微服出游,到陽阿公主家,公主舉行音樂舞會,成帝對飛燕一見鐘情,就召入宮中。后將其妹妹也召入宮,同為婕妤,貴傾后宮。趙飛燕立為皇后以后,寵幸稍衰,而其妹妹則受到成帝的特別寵愛,進為昭儀,居住在昭陽舍。其中庭全用紅色,而殿上髹漆,門限都用銅制并鍍以黃金,白玉為階,壁上的橫木飾以黃金,鑲嵌藍田璧、夜明珠,飾以翠羽。后宮從沒有如此豪華富麗過。趙氏姊妹專寵十余年,都沒有生子。
成帝死后,司隸校尉解光曾經(jīng)審訊過宮廷內(nèi)的掖庭獄丞、中黃門、官婢和趙昭儀的御者,據(jù)他們的交代,成帝和中宮史曹宮生過一個孩子,當(dāng)時有六個婢女在場。結(jié)果曹宮被趙昭儀所逼服毒自殺,六個婢女同日上吊,這個孩子被人從乳母手中抱走,不知去向。成帝也和許美人生過一個孩子,趙昭儀聽說了,對成帝說:“你常欺騙我說是在皇后宮中住宿,要是在皇后處,那許美人的孩子是怎么來的?難道你想許美人再當(dāng)皇后嗎?”于是大哭大鬧,啼泣著不肯吃飯,說:“你要安置我,讓我回娘家去……陛下常對我說永遠愛我,今日卻變心了,這是為什么?”成帝不得不安慰說:“約好了以趙氏為后,所以才不立許氏為后,讓天下沒有比趙氏更尊貴的,何必擔(dān)憂!”然后成帝下詔讓許美人將孩子送過來,許美人用一個蘆葦編的筐子裝著自己的兒子,送到成帝身邊。成帝把隨身宮女都支走,自己關(guān)門與趙昭儀在一起。不久開門,把一個密封的篋及綠色方盒交給掖庭獄丞籍武,讓他把篋中的死兒埋掉。籍武在獄樓墻下挖一坑,就將死兒埋在了里面。
如果他們的交代屬實,那成帝是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祭祀又有什么用呢?
盡管依然沒有什么效果,卻依然要年年祭祀。永始四年(前13年)春正月,成帝又來到甘泉,郊祀泰畤。三月,來到河?xùn)|汾陰,祭后土。
這一連串的祭祀活動,需要有人來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