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天天外天
忉利天宮十二年
下界宗標異同處
天皇上帝十善安
欲念一妒生嗔恨
天道修羅斗法歡
六人顯能法句喻
自他不二是真詮
天一等六人從琉璃陲的南方增長天辭別,朝著朝須彌山頂的忉利天繼續行進,這也才了解原來神與仙竟然是不同的;
途中打開彌伽行者的『音聲輪字訣』功法詳閱,發現這是一本天上人間物種語言的翻譯課本,內容詳盡、森羅萬象,幸好幾人已經能夠熟練的掌握‘異時空’功法,在異時空中學習用功,是事半功倍的,幾人一路并不懈怠,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磨合與歷練,彼此之間已經成為了超越一般友情的存在,說是生死至交也不為過;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從須彌山的山腰到達山頂的過程,盡管有古小曼經常用神仙筆所化鹿蜀騎乘前行,竟也用了十二年的光景,才最終到達;
天一等人變化很大,已經出落成另一番氣質模樣了,經過十二年的光景,自然本事也見長了不少,當初學習的易筋經、洗髓經與達摩劍譜功法都已大有所成,又通過歷練與學習,各有所長:
天一一副英俊模樣、才思敏銳、善變化之術、棍法超絕,少廣知英氣逼人、善惡分明、劍術高超、尤善刺擊,金貝貝乖巧可愛、嬌嗔可人、善將幻術御以刀中、迷惑對手,古小曼身材曼妙、絕色傾城、善于利用神仙筆、尋敵弱點以擊之,古小乙深沉穩重、思維縝密、善于統領陣型、知各人所長、尤善策略,只有圓真大師似乎依舊沒什么變化。
這一天,他們終于來到了須彌山頂,見有二人把守城關,看模樣兇神惡煞、為天兵之相,將幾人攔住,問其去處;天一回答說:“從南瞻部洲五臺山尋師訪道,后經須彌山腰琉璃錘南方增長天,得增長天王毗琉璃及彌伽行者指引,來忉利天宮參訪!”
天兵詫異的說:“怪哉!我忉利天中,已經幾十萬年未曾有人類到過與此,但聽你們所說,倒也不像假話,稍待片刻,我等傳報一聲,再做回復。”
天一等人于城外等候,四下環顧,見這天宮也有牌坊矗立于擎天華表柱上,匾額寫著‘忉利天’三個大字,左右篆刻一詩句:
左側寫著: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
右側寫著: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天一問圓真:“先生,這句詩也不難理解,難道這天宮中也有凡人來做神仙的么?”
圓真回答說:“應是如此,但我也未曾到過這里,對這里的情形不是很了解,不敢妄斷。”
天一依然對圓真作揖禮拜:“先生人品至善,不因身居師位而作妄談,以事實為依據,不以名聲為尊,是我學習效仿的有德恩師!”
圓真擺手道:“天一,你福德智慧超與常人,總能看到他人長處,學以致用,為師有你這般徒兒,也是榮幸。”
正聊著,天兵回傳,喚幾人進入忉利天城中,徑入主城,這天宮主城名為‘善見城’。
無量擎天華表柱高聳入云、不能見頂,華表柱上雕琢著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神奇動物圖騰,城中的神明仙人得知幾人是從下界南瞻部洲經十余年到達這里,很是新奇,紛紛看向他們,并七嘴八舌的詢問,讓天一他們有一種被狗仔隊圍觀的感受:
原來神仙們也有如此大的好奇心的;幾人看到這天宮中的神明身材比增長天宮中的神人更加高大威猛、相貌殊特,不多時,來到主城宮殿的會客廳‘善法堂’內,一人端坐中央,看形象與那毗琉璃倒有幾分相像,但更加威嚴肅穆,有不怒自威且桀驁不馴的氣度。
開口對幾人道:“幾位遠來于此,很是辛苦,我是這天宮的負責人,這里的人稱呼我為帝釋天主,名為釋提桓因;在下界也有許多人知道和供奉我的牌位的,但稱呼有別,有的地方稱呼我為玉皇大帝、有的地方稱呼我為上方帝王、也有稱呼我為真命天主、還有叫我天皇老爺等等,很多很多,但實際都是供奉我的。
我這忉利天,是距離下界的第二層天,也叫‘三十三天’,因為我這天宮四周東西南北各有八個天宮神祇,四周三十二個天宮,加上我這中央的天宮共計三十三個天宮,故有此名;
每一個天宮的樣式與風格都有不同,而下界的各個族群因為一些至誠之請,在夢中得到我們天神的感應,工匠們根據在夢中我們授意的一些影像,使他們造種種與天宮比較接近的形象宮殿用來供奉于我,如種種廟宇、閣樓、教堂、宮殿等,都不過是我三十三個天宮中其中之一的形象,但我天宮中金銀水晶琉璃等寶物屬于平常之物,并無稀奇,但下界少見,因此以為稀有,不過表以誠心、倒也很感動。
但供奉與我并不能得生到我這里,因緣果報的事兒還是得自己做好分內之事,常行十善才有希望來我這天宮投生為天神;我忉利天宮的天神壽命無極,我看下界的人作惡多端、心思詭秘,所以很少能夠投生在我這天宮中的,很是可憐,因而制定了十善法,希望下界的人們能夠遵循,最終得生我處、壽命無極、受樂無邊。”
圓真大師開口道:“敢問釋提桓因帝釋天主,您說十善法,若行的好,可得生到你這忉利天中,不知何為十善?我等得知,也好回下界時方便授人、免得眾生受苦無量。”
釋提桓因回答說:“十善者:一不濫殺無辜;二不偷盜他人財物;三不淫他人妻女;四不以撒謊為生為業;五不以華麗辭藻說淫色話、引人生欲;六不搬弄是非黑白、心思險惡;七不過分言語辱罵、如刀如劍、惡語傷人;八不過分貪于財物、吝嗇絲毫不施;九不逞勢欺人、怒火沖天、陷害他人;十不邪說邪見,見人行好人好事,不但不鼓勵幫助,反而譏諷招嫌,自私自利等。”
這‘十善法’是我根據因緣果報投胎生到我這里的天神們的觀察與仔細研究,所推究出來的,假若下界的人們能夠按照這些去做,必然可以投生到我忉利天來,若是做的不足,能夠盡心的,也不會投生到那些惡處的。
圓真大師道:“好的,貧僧記下了,但我聽說有些地方教派也有十戒之說,但略有出入,不知為何?”
釋提桓因回答說:“剛剛不是說過嘛,供奉我的下界地方,因夢中所見天宮形象略有區別,我指令其余三十二天宮根據不同地方的文化習慣等差別,將這十戒十善法,可略作調整、便于他們接受,所以有些差別,但都是讓他們能夠投生到我這里,我們為了這個目標,也是蠻拼的!”
天一等人心想:這帝釋天主釋提桓因雖然貴為天主,但似乎養尊處優、有些傲氣、言語輕浮,該不會來錯了地方吧?
正說著,聽到空中人未到、語先至:“釋提桓因此言有正有誤,不可盡信之!”只見一人騰空而至:眉如遠山、眼似皓月、發絲須白、身軀巍峨、語似泰山、氣定安閑。
釋提桓因聽到有人質疑,略顯生氣:“來者何人!竟出言不遜,不經通報的闖入?”
這人笑了笑,開口道:“天主莫怪,我知你近日天宮有大難降臨,特來幫扶!您這三十三天其余諸天我多有往來,來您這里倒也是第一次呢。”
釋提桓因心想,這人不但出口不遜,還詛咒我天宮有難,莫不是來砸場子的?
正要發作,這人又說:“我乃下界居于林中城中,解脫長老,修煉『莊嚴解脫相法』,能推衍諸天劫難,推算出忉利天將有大難臨頭,所以特來救助;剛剛聽您所說十善之法,確實可令人投生于此,但你說忉利天神壽命無極,其實不然。”
釋提桓因聽解脫長老如此說,繼續請益;天一等人見到解脫長老,紛紛作揖禮拜,說明來意;
解脫長老說:“這忉利天神,確實福報綿長、下界不及,尤其帝釋天主釋提桓因,統領三十三天、及下方四天王天、庇佑下界凡世,居功至偉;但釋提桓因,你可知自己如何生于此界,受此福德呢?”
釋提桓因回答說:“我即出生,便居于此,壽命無量,也未見有夭折死亡的天神,所以我說壽命無極,有何不對呢?而我居于此,雖偶爾有些下方動亂,但下界法力低微,并不能對我這里造成什么影響,還請長老賜教。”
解脫長老說:“久遠之劫,你曾經在下界中投生為一個女子,因為所行善事很多,恰逢久遠劫前大圣先知名為迦葉出世,迦葉先知教導大眾功法修為,你也深受其教,那時有一個廟宇供奉著迦葉先知的雕像,時間久了,無人問津,灰塵滿壁,你想要將這廟宇重新修繕,但錢財有限,所以多方游走,共尋找到三十二位志同道合的女子,一起出錢出力,最終使這廟宇煥然一新,你們又宣說迦葉先知所教導的功法修為,因這種種善事行為,使很多人重歸信仰、彼此和善;
你們死后投生,六道中投生不止,后來福德所感,便投生至此,因為你的福德最大,業力因緣所感,作了這帝釋天主、現在那其余三十二天宮的天主,就是你在久遠劫前所召集的那三十二位女子了;
你投生到此,至今天壽三百歲,所以尚且未見已過世者,這忉利天中,天神壽命一千歲,此間一日人間百年,天壽合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實際在這三界輪回中,壽命有生、必致終亡。”
釋提桓因聽到后,問:“長老請開示于我,更有何劫難,如何度脫?我在此間,所行種種善行,利益下界凡人,傾心盡力,應該并無不妥,為何還有劫難呢?”
解脫長老說:“忉利天為六欲諸天的第二層天,壽數甚長,而且享受諸樂,無病無苦,衣食自然,卻免不了欲望纏縛,如飲食、**、睡眠等,這忉利天的天神們淫心略減,但仍有婚喪嫁娶等事,昔日,你是否曾迎娶一位阿修羅公主入天界?我推衍此劫與此事有關。”
釋提桓因回答說:“是的長老。那一日我巡游下界,來到下界天神中的阿修羅族,這個族群居住在大海底部,但在大海底部中央,有一座城池,叫做光明城,海水浮懸在他城池宮殿之上,地域廣闊,這光明城收藏了水中的許多至寶。
但我對這些并不感興趣,這阿修羅族群的人們,男的相貌丑陋,可女的卻美若天仙,那里的阿修羅王叫做羅睺,我見他女兒翩翩若仙子,非常喜歡,所以有了納娶之意,阿修羅王將我迎請至他的七葉堂上商議婚嫁之事,羅睺想到女兒可到天宮作妃,她女兒見我相貌儀容也很喜歡,欣然同意了;
我將他女兒迎娶到天宮中,并未怠慢,賞賜給阿修羅族一座七寶宮殿,將他女兒封為悅意王妃、一切用度、悉皆聽便;又聽說他女兒喜歡吃如意果,特意栽種了一顆如意果樹,因為這果樹高大,與那羅睺商量,將果樹栽種在阿修羅族的七葉堂旁邊,這果樹長成后,頂端正好在我天界、便于悅意王妃享用,這些又有什么問題呢?”
解脫長老未等開口,只聽門外天兵急報:“天主大事不妙!三十二天天主傳口諭,說阿修羅族率領大軍,攻上天庭了!各方正積極應戰,但這阿修羅族平日修煉功法非常刻苦,神通廣大,我們恐怕不能僵持太久!”
解脫長老對釋提桓因及天一等人說:“沒想到來的如此之快,這阿修羅族,身經百戰、驍勇好勝、神通廣大,很難對付;這一族群的人暴躁易怒,所以經常會引起紛爭,這次也一定是做了萬全的準備,各位也做好應戰準備,待退敵之后,再尋根源吧!”
釋提桓因命令各方嚴陣以待,身披鎧甲,拿起自己的武器金剛杵出門迎戰!天一等人也跟隨前行,見到阿修羅王羅睺,這阿修羅王相貌丑陋,但三頭六臂,身形如巨獸,手中武器各異,身邊五位將軍領軍:
捉持將軍,雄力將軍,武藝將軍,頭首將軍,摧伏將軍,這五大將軍善于使用種種法術,兇猛異常!兼有大鵬金翅鳥、海中惡龍、無量鬼神等,面露兇相!
羅睺見釋提桓因,開口道:“好你個釋提桓因,欺辱冷落我的女兒、又讓我族人替爾等栽種果樹、你們坐享其成,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今天,我就要坐一坐你這天帝的位子!享用天界的美女作陪!如若從我、還則罷了,如若不從,讓你這天界永無寧日!”
釋提桓因聽后大怒,道:“虧我叫你一聲丈人,我天界豈是你隨便撒野的地方,就莫怪我了!”說罷號令天兵天將,頓時漫天廝殺、場面血腥而慘烈!
而天一等人無法袖手旁觀,這阿修羅眾視他們為釋提桓因同伴,不由分說,上來就砍!圓真告訴徒眾們注意自身安全,一場神界廝殺就此展開!
圓真大師將錫杖持在手中,默念咒語,以十二只镮為武器,周身運作,打的虎虎生風;
天一至心一念,將清凈棍提在手中,輾轉騰挪,異常靈敏,擊打到的敵人,頓時六感全無,感到一片昏暗,看不到也聽不到,只能混亂的胡打一通;
金貝貝將鳴鴻刀持在手上,在身前揮動鳴鴻刀,出現一片扇形區域,只見這扇形區域內有錢幣、美女、種種美食等,敵人搞不清狀況,上來哄搶錢幣、美女、食物,但碰到后,竟變成刀山火海,傷其性命,又有許多微小的蚊蟲,叮咬到敵人,敵人便昏睡過去;
少廣知在金貝貝身旁,擔心金貝貝戰斗經驗不足,一面擊打敵人、一面便于隨時保護她;
古小曼念動‘隨心咒’,將神仙筆在空中畫了畫,無數的龍蛇虎象等從中化出,動作凌厲、頗有大將之風;
古小乙展開雙臂,只見他張開雙臂,抬眼望天,不知口中默念著什么,忽然在古小乙的雙手和額頭上都出現了黑色六芒星的標記,天現異象,仿佛半空中出現了一個扭曲的時空,從中有四匹天馬從中躍出,一匹白馬,騎乘者手持弓箭、頭帶冠冕,拉弓射箭、無往不勝;一匹紅馬,騎乘者一手持權柄、一手持大刀,所過之處,片甲不留;一匹黑馬,騎乘者手持天平,所到之處,手取敵人心肺,至于天平之中,天平隨之變大變長,威力隨之增長;一匹灰馬,騎乘者一身四臂,手持刀劍,所過之處,哀嚎遍野;
仔細看這四位騎乘者,竟都是古小乙,應該是古小乙的幻相功法,可何時他竟有如此本事的呢?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打斗多時、分不出個勝負來;
阿修羅王見攻不下來,將五位將軍叫到身邊,耳語幾句,只見五位將軍:捉持將軍,雄力將軍,武藝將軍,頭首將軍,摧伏將軍,站穩五角方位,將阿修羅王羅睺各用一只手撐起一處法陣,將其托起在虛空中,另一只手各個出不同法術:
雷電、大水、烈火、颶風、塵土,紛紛傳輸到羅睺身上,羅睺雙手高舉,朝天打去,頓時天空變了形狀,猶如書卷擰曲一般,剎那間雷鳴雨嘯、大地涌動、塵土飛揚,戰場如人間煉獄,打的天神無有招架之力;
天一等人眼看也躲閃不及,釋提桓因拿出金剛杵,大喝一聲,朝著大地猛然扎去,但也只能平復一小片的區域不受其害,心想難不成這帝釋天位就要騰挪了么!
解脫長老及時出現,口誦真言:ga te ga te pra ga te pra Sam ga te bu ddbi Sva ba.....;雙手舉入空中,一堵金色結界墻漸漸變大撐起,將天神們保護起來,羅睺也施用功法、雷鳴雨嘯更甚,彼此僵持了一會,解脫長老用力擎天推舉,釋提桓因趁羅睺不備,將金剛杵抽出,打在了羅睺身上!
這金剛杵威力異常,將羅睺打斷了一只胳膊,這通天的法術被破解了;天神趁勝追擊,越發勇猛,羅睺見事不妙,與五位將軍施用法術,使大地變為蓮藕狀,紛紛從蓮藕的孔中逃離,回到自己的地界,但這阿修羅王羅睺卻沒能逃脫,被釋提桓因捉到;解脫長老告訴釋提桓因莫再追擊,幾人返還到善法堂內。
解脫長老讓釋提桓因請悅意王妃出來,查明真相;
不多時,悅意王妃來到善法堂,見到父親被抓,哭訴著說:“我自從來到這天宮中,一開始帝釋天主對我確實不薄、寵愛有加,但時間長了,帝釋天主經常去這城中的極樂花園內同其他女子歡愉,冷落了我;
我甚是嫉妒,所以差人告知父王愁悶之事,沒想到會舉兵來犯,請天主不要傷我父親性命!”說完撲倒在地、悲憤交加。
阿修羅王羅睺開口道:“我知女兒愁悶,身邊大將告訴我說,天庭女子唯美,享受的種種欲樂物品都好于我族,又種那如意果樹,我們族人一心種養,可卻不能吃到果子,心想著天主何德何能,憑什么他能作得、我作不得?內心不忿,所以舉兵前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吧!”
釋提桓因就要處殺阿修羅王及其族眾;解脫長老說道:“天主請勿如此,想來你與這阿修羅族也屬同源、況又結親,悅意王妃因愛生妒,其父內心不忿,本來生性好斗,所以一時莽撞行事,而天神與這阿修羅族的爭斗,其實何止這一世呢?
恩怨纏繞,已經多劫未果了,冤家宜解不宜結,天道常行善法,又教下界行善,何不藉此良機,化干戈為玉帛,從此兩族交好,不至再有損傷,你也算是頭功一件。”
帝釋天主釋提桓因與阿修羅王羅睺聽后都覺得休戰對各自都好,經過再三談判,終于握手言和。
解脫長老又說:“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從初樂愛欲,因淫入胎影,受形命如電,晝夜流難止。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世間之事,莫過于此,一切禍端的根源不離種種欲想,帝釋天主及阿修羅王,你們各位一方主,當少欲知足,一切因緣果報唯有自食其果,豈可貪戀呢?萬法以戰爭為最下品,傷人傷己,人間如此,天界亦是如此,而天界作為表率,又要庇護人間,當以身作則為要。
帝釋天主及阿修羅王悔過,五體投地,拜于解脫長老。
解脫長老說:“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財寶,飽暖恣欲心,人形畜無別。”我恰巧有機緣在這里,將那止戰的真言『護國般若咒』教給你們,各奉行八戒十善之法,便勿再生事端了。
然后對天一等人說:“天一,你慈悲之心已發,哪怕在戰斗中,也以護生自保為要,深契妙德,你六人經此一事,亦是小劫,之后當往忉利天上的夜摩天宮去了,夜摩天宮在這須彌山頂之上,須學會空行之術才可,所以你們再此處修煉些時日,完全掌握后再出發吧!
我以『莊嚴解脫相法』教人,體悟自他不二之門,思維自己的身體與他人身體沒有兩樣之別,自己出生的世界與其它世界無別;
凡人的身軀與天神的身軀,形象有別,但壽命都有盡時;凡人的世界與天神的天宮,環境有別,但不過都是身外所受,并不牢靠,唯有超越自我的境界,才是真正堪為人天的主人,境隨我心,身隨我意,得大自在!
我也留些時日,與你六人及二主探究玄妙,然后作別吧。有一神人,名為‘海幢妙境’,真身難覓,其分身常住夜摩天宮,可去參學。”
就這樣,天一等六人接受解脫長老的教誨,漸漸熟練掌握空行之術后,再次辭行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