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十倍:散戶也可以學習的量化投資方法
- 金偉民
- 655字
- 2020-05-08 10:27:52
第五章 量化擇時
第一節 擇時概述
所謂擇時,是根據某種方法來判斷將來是上漲還是下跌,從而決定倉位安排從0到100%。一般來說,和擇股一樣,我們可以用技術面和基本面兩種方法來判斷。技術分析基于以下三個假設:
第一,所有的外界利好、利空的信息,都已經在價格中反映了;
第二,價格會受趨勢的影響;
第三,歷史會重演。
而在技術分析中最常見的是趨勢指標和反轉指標。技術指標中幾乎絕大部分都可以用這兩種來概括,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把思路再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周易》中說道:“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我們再來看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當你把一個足球往空中踢的時候,足球受到慣性的影響,會一直往空中飛行,直到地球引力和慣性平衡的瞬間,足球到達最高點,然后下落(反轉),到了地上,不是就不動了,而是受到彈性的影響,再次彈起,落下,再彈起,再落下,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直到落到地上靜止不動為止。其實股市的價格也會有類似的現象。
例如,中國股市經過了2001—2005年長達五年的熊市,經過股權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終于迎來了2006—2007兩年的大牛市。但在前半階段,是價值回歸,糾正了5年熊市的低估;到了后半階段,就是因為慣性把上證指數推高到6124點,甚至“5·30”半夜加稅都無法抵擋住這種趨勢。一直到2007年的10月,上證指數創出了歷史高點后拐頭向下,再加上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上證指數一路下滑到2008年10月的1664點,直到2009年開啟了四萬億計劃后再次反彈。從中國股市的變化,我們清楚地看到,在反向的外力不足以改變趨勢前,股市會因為慣性而無視這些反向力量,直到慣性打破趨勢改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