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工程合同
- 謝華寧
- 906字
- 2020-05-08 10:26:29
序
這是一份等待了許久的作業。記得那是1989年初春的一個下午,我從美國帶回了一本《建設合同法律叢書》(《Deskbook of Construction Contract Law》),交由本書作者謝華寧,希望他能與同仁一同學習研究,期待他們能有所收獲,并提交相應的成果,但終究未能如愿。時隔多年的今天,謝華寧攜《建設工程合同》一書,懇請我為該書作序,心存感慨。無論作者經歷了什么,是從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到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的磨礪,還是又從協會到中國政法大學潛心對《合同法》的研究和授課,《建設工程合同》一書就算對我多年前所布置的作業的完成,盡管提交得太遲。
謝華寧曾跟隨我多年。在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時,他作為經濟與法律部法律處負責人,曾主持過建設工程相關合同范本的起草工作,并參與了許多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評估調研工作;在中國工程咨詢協會時是政策研究部處級干部,參與了協會有關政策法規方面的研究工作,其間,于1992—1993年在香港美國偉凱律師事務所(White&Case)工作學習,參與了相關國際工程項目法律業務;后來調入中國政法大學任教,講授《合同法》、《公司法》等商法課程,依舊堅持對建設工程合同方面問題的研究。
本書還是體現了作者的職業背景和風格的。首先從基本概念出發,對建設工程合同在我國的涵義、特征和產生的特定歷史背景作了闡述,體現了作者作為大學教師的一種治學嚴謹的態度,并有助于讀者了解有中國特色的建設工程合同內容及管理體制;縱觀本書內容結構,對建設工程合同涉及的問題較為全面,這與同類書籍比較,不失為特色之一,對讀者全方位地了解建設工程合同內容有很大幫助;在注重涉獵范圍全面的同時,也不乏對重點問題的關注和探討,如對建設工程合同效力方面,從理論到實踐都作了較為深入的分析。
建設工程合同是專業性、實踐性極強的合同,純粹的理論分析將使文章的價值大打折扣,作者了解到了建設工程合同的實用性和操作性的重要,在書中大篇幅地對FIDIC紅皮書和我國九部委頒發的《標準施工招標文件》及《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這三個國際和國內被廣泛使用的文本進行了比較分析,這有助于讀者在實踐中對相關文本的選擇使用。
《建設工程合同》一書,是一份完成得不錯的作業,也可以說是作者過去和現在的一份工作總結,望對讀者能有所裨益。
徐禮章
201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