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激勵的前提是信任與尊重(1)

尊重與信任是人與人友好相處的基礎,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也不例外。父母如果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就會在被尊重中學會自我激勵;如果父母常常信任孩子,孩子會在父母提供的自由空間里發揮最大的潛能。父母應該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等待展現,但他的潛能需要父母的激勵,所以,請父母用一份尊重和信任激勵孩子把它展現出來吧!

1.相信孩子就是激勵孩子

信賴是人與人互助合作的基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意味著對孩子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一旦感受到這股強大的力量,就會以飽滿的熱情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所以,父母激勵孩子的基礎就是對孩子的信任。

【經典事例】

曾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幼年時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丘吉爾上學期間,沒有耐心學習拉丁語和自然科學的公式和定理,所以成績是出乎意料的差。但他卻對本民族語言、歷史和哲學都表現出了特殊的興趣。

后來,他以勉強及格的成績進入了一所專門培養英國貴族子弟的學校,但他的學習成績依然很差,差到引起學校老師的多次警告。不過,丘吉爾的父母始終認為丘吉爾的智力是優良的,而且英語寫作和演講能力也非同一般。他們相信丘吉爾只要找到一個與他特長相符的專業,一定會有所成就。

丘吉爾軍校畢業后,被派往印度服役。在這期間,母親把丘吉爾感興趣的一部英國年鑒寄給了他,年鑒中收錄了有關英國政治及世界情況的豐富材料。母親還在信中鼓勵他說:“希望這部年鑒可以幫助你,媽媽始終相信,我的兒子會是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得到母親的鼓勵,丘吉爾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研讀年鑒,并認真記筆記,從中掌握了大量有用的知識。對那些重要的議會辯論文章,他不但反復揣測琢磨,還把自己對有關問題的分析與講演人的觀點對比,有意鍛煉自己的雄辯能力。

當丘吉爾退役回國后,就開始投身于他向往已久的政治生活。經過幾年的努力,加上他出眾的演講才華以及家人的支持,他終于在33歲那年登上了內閣大臣的寶座,并開始了他長達半世紀的政治生涯。

【教育啟示】

丘吉爾的父母相信兒子一定會在自己適合的行業有所建樹,這種信任是激勵丘吉爾前進的動力,這也是丘吉爾沒有在自己成績差的時候自暴自棄的重要原因。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本身就是在肯定孩子的價值,盡管這個價值可能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體現不出來,但是,父母的信任是孩子人生旅程永久的加油站。

家庭教育主體就是父母和子女雙方,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信任時,往往會把父母看成是生活上的領路人、德行上的好榜樣、學習上的導師和情感上的摯友。能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自信、陽光、充滿活力,即使遇到了困難,也容易主動向父母請求幫助,得到幫助的孩子更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

反之,父母總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和行為,孩子的自信心不但不容易建立,而且,孩子很有可能向著父母懷疑的方向發展。父母和孩子雙方沒有了信任的基礎,就談不上良好的互動,因為懷疑會使交流變得障礙重重。那么,在懷疑氣氛的籠罩下,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都無法起到激勵作用。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用“信任”建立起和孩子良好互動的橋梁,這是家庭教育的基礎。那么,在生活中,父母應該怎樣做才算是相信孩子呢?

【教育建議】

建議一、不要無端猜疑孩子

無端猜疑孩子的父母只能說明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但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有限,就不容易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父母缺乏對孩子的了解,就有可能會猜疑孩子,而無端地猜疑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而非激勵。

一位父親經常忙于自己的工作而疏忽了和孩子的交流,加上耐心不足,和孩子之間很少有互動。在孩子上六年級時的一次家長會上,老師特別提醒家長最近班里有丟東西的現象,一時還沒有查出原因,請家長注意孩子的常用物品,讓每一個孩子遠離隨便使用他人物品的壞習慣。

家長會開完,父親回家就對孩子說:“我有時會看到你拿一些新奇的玩意玩來玩去,是你的嗎?是不是同學的?你可不能隨便拿人家東西??!有沒有經過同學同意?”聽到父親的話,孩子把所有自己的玩具拿到父親面前說:“爸爸,您知道哪個是我的?哪個不是我的嗎?”問得父親啞口無言。

這位父親無端猜疑孩子,就是因為不了解孩子。如果忽然有人告訴這位父親說:“您的兒子因為偷東西被警察抓走了!”父親心中的答案是:“不可能!”還是“這個小子,什么時候學會偷東西了!”……父母心中的答案完全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了解。

所以,父母首先用時間和精力來換取對孩子的了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無端猜疑孩子,只有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才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

建議二、給孩子展現能力的機會

如果說父母對孩子信任的前提,是孩子要做出讓父母放心的事情,那么,父母就首先要給孩子做事的機會。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父母對其寵愛有加,很少讓孩子獨立完成事情。而孩子沒有在形成習慣的過程中提升能力,等到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有能力的時候,孩子的表現通常會讓父母失去信心。追究源頭,還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

10歲的昕昕被母親視為掌上明珠,母親從來不肯讓她自己一個人出門,母親想法較多:孩子過馬路會碰著、遇到突發事件怎么辦……昕昕有幾次想獨立地辦自己的事,都被母親阻止了。

有一次,昕昕想自己去書店看書,母親沒有答應,她非常正式地跟母親說:“媽媽給我一次機會,信任我吧,我肯定沒有問題?!泵鎸⒆咏破砬蟮恼Z氣,母親決定給她以信任。兩個小時后,昕昕高高興興地從書店出來了,一種自豪的表情掛在臉上。

從這以后,母親開始放手讓昕昕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有時,還把一些重要的事交給昕昕,她完成得都還不錯。昕昕感覺到了母親對她的信任后,變得越來越懂事,也越來越有能力了。

父母對孩子的不放心其實就是對孩子的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往往是沒有依據的,是憑自己的想法而判斷的,但事實是怎樣,一定要通過孩子的嘗試才知道。只要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孩子的表現通常會讓父母意外,因為每一個人都渴望被肯定和賞識,而信任本身就是孩子完成任務的最好動力。

建議三、對失敗的孩子充滿信心

孩子成長的過程不可能不犯錯,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犯錯就否定孩子,也不能因此就表示出對孩子沒有信心。這種心態的傳遞不但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養,也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最終導致父母對孩子的教導沒有激勵可言。

所以,當父母放心地把某件事情交給孩子去做的時候,要清楚地知道,放手讓孩子做事的初衷是通過事情了解和鍛煉孩子,而不是評價孩子。當孩子沒有圓滿完成,父母首先要告訴孩子:“沒關系!”并理智地給孩子分析問題出在哪,以后要怎樣做,并且幫助孩子總結經驗和收獲。

如果父母能這樣對待孩子的失利,相信孩子一定會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因為父母的教導其實就是告訴孩子:雖然你沒做好,但是我相信你下次能做好!在這樣的鼓勵下,孩子會表現出最棒的自己。

建議四、不養成否定孩子的習慣

當孩子漸漸長大,由于時代和自身性格的因素影響,往往會和父母的處事觀點有所不同。此時,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要認為孩子一旦沒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就是做得不對。

比如,母讓孩子去買東西,發現買回來的東西明顯偏貴。父母不要說:“你真是傻??!你要討價還價的?。∧阌直蝗嗽琢耍 焙⒆诱娴谋蝗嗽琢瞬灰o,要緊的是父母的否定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很失敗,如果父母因此就不相信孩子買東西的能力,孩子的積極性就徹底被打擊了。

然而,比起保護孩子自信心來,父母損失一點錢真的不重要。所以,父母在平常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少說否定、打擊、不滿的語言,而多說表示理解、原諒和信任的語言。父母信任的態度,會激勵孩子大膽地去嘗試、去成長。

建議五、信任愛說謊的孩子

當孩子滿嘴謊話的時候,是不是就不值得父母信任了呢?當然不是,而且父母要反省,孩子為什么愛說謊。孩子說謊一般是父母“逼”出來的,當父母經常過激地批評犯錯的孩子,孩子為了躲避暴風驟雨的襲擊,就會用謊言來掩飾錯誤,又會用下一個謊言去遮蓋前一個謊言。當謊言躲過了父母的責罵時,孩子就學會了用說謊解決問題。

有時,孩子說謊也是父母“教”出來的。當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和成年人打馬虎眼或有意無意說謊時,孩子就會知道“說謊”是一種交往手段,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把這種手段用在父母這里。所以,在父母唉聲嘆氣孩子說謊的毛病無藥可救時,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孩子說謊的“幫兇”。

此時,父母如果能體會到孩子每次說謊時的心驚膽戰和忐忑不安,就應該給予孩子最大的理解和體諒,用屢次的信任去洗刷孩子受傷的心靈,只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孩子最終不會讓父母失望。

所以,孩子越愛說謊,父母越是要用信任去幫助孩子。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會激勵孩子不斷地改過,展現出誠實的本性。

【教育箴言】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這種信任會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踏實。同時,信任的力量是異常強大的,孩子體會到來自父母的信任時,會有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而這種內心的感受會激勵孩子做得更好。

2.支持孩子的選擇和決定

對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最親近和最值得信賴的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而父母的支持就是在幫助孩子完成夢想。當然,夢想實現的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酸甜苦辣,但家庭強大的后盾會讓孩子勇敢前進。

【經典事例】

安徒生出生于丹麥的一個小鎮上,當地住著不少貴族地主,而他的父親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他的童年不僅經常和饑餓打交道,還處處遭到人們的鄙視。但是,父親為了不讓安徒生感到孤獨,就經常陪他玩耍。而且,父親把家中僅有的一間小房子布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墻上掛了許多圖畫和瓷器,櫥窗柜上有玩具,書架上也放滿了書籍和歌譜,一幅漂亮的風景畫貼在門玻璃上……這多彩的小屋豐富了小安徒生的童年生活。

漸漸地,少年時代的安徒生對舞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藝術家。于是,14歲的安徒生對母親說:“媽媽,我想到哥本哈根去學本事!”

“去吧,孩子,出去興許能有好運氣!”母親完全支持他的決定。到了哥本哈根,安徒生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打拼,但是,他的“藝術家”之夢與他出身很不相稱,因此常常遭到別人的譏諷和嘲笑。但是,當他在信中向母親訴苦時,母親都會說:“孩子,無論你做什么選擇,媽媽都支持你!”

在母親的鼓勵下,他一邊工作謀生,一邊學習,克服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后來,他學著寫作,通過長年的努力,終于成為世界上有影響的童話大師。

【教育啟示】

安徒生的家境貧寒,父母并沒有在他實現理想的道路中給予經濟上的支持,直到安徒生成名之前,他的生活常常饑寒交迫。但是,母親對他的認同就是他克服困難的最大動力。

美國前總統里根曾說:“缺乏父母支持的孩子往往自我價值感較低,父母的不支持妨礙了他們建立良好的品行和達到較高的成就,這不但影響孩子個人和家庭,而且對國家也不利。”可見,父母一定要盡可能地支持孩子。

父母可以仔細觀察,當孩子提出一項建議的時候,如果父母表現出支持的態度,孩子的眼睛都會一亮,接下去的實施更是勁頭十足。孩子常常得到父母的支持,就總是會以飽滿的熱情去投入待處理的事情。這說明,父母的支持可以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

然而,當孩子的決定得不到父母的認同時,孩子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曬蔫的黃瓜一樣沒有斗志。孩子的激情有可能就在父母的一次次不支持中磨滅了,最后孩子展現出的就是無所事事、對一切都毫無興趣。孩子沒有了爭取的信念,又怎么會獲得幸福的生活?

所以,當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做出了合理的決定時,請父母一定要大力支持。那么,父母要在平日里如何支持孩子呢?

【教育建議】

建議一、重視孩子的小決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是只在求學、找工作、結婚等重大事項上需要做出決定和選擇,而孩子平時穿什么樣的衣服,周末要怎么樣安排,晚飯吃什么都是一種選擇。孩子在這些小事上的選擇積累起來,就會影響他對待大事件的決定。一個人對待大事件是否有準確的判斷力和預見性,就看他平時在點滴的決定中如何做出反應。

而每一個孩子最初的反應都是聽父母的意見,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支持就等于給孩子架設了一個鍛煉的平臺。而面對孩子每一次小小的提議和請求時,請父母不要以一句簡單的“不行”來阻斷了孩子成長的空間。

比如:當孩子說:“媽媽,我能不能去樓下玩一會兒!”如果母親說“不可以”,孩子就會悻悻地呆在家里,做不想做的事;如果母親說:“好啊,但是要注意安全,一個小時之后就要回來!”孩子雀躍地下樓,他可能會去約小伙伴,然后在他們自己的世界里學著與人交往,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漸漸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

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小決定不當回事,更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情緒來簡單地回復孩子。只要孩子自己的選擇沒有妨礙到他人的生活,父母完全可以大力支持和贊同,孩子會在每一次點滴的選擇中變得獨立、自強、勇敢、積極。

建議二、提出自己誠懇的意見

孩子在選擇和做決定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或對將要面臨的問題無法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此時,父母給孩子的意見,無論本質上是反對還是贊成都是一種支持。

李佳在18歲生日那天對父親說:“爸爸,我今天18歲了,我想去獻血以示紀念?!?

“嗯,獻血是件好事!為什么一定以獻血以示紀念呢?”父親問道。

“因為,我同學都在18歲時以獻血的方式表示紀念?!崩罴鸦卮?。

父親并沒有很快批評李佳的盲從,只是提供給他一個獻血的官方網站,讓他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和常識。

第二天,李佳依然興奮地對父親說:“爸爸,原來這么多人,特別是病人,都很需要健康的血液,那我更應該獻出一點愛心啊!”

“嗯,你比昨天知道你獻血的理由了,有進步!”父親繼續說,“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你現在的身體狀況和你所面臨的學習壓力?你的身體盡管看起來很不錯,但是,你現在高三了,還有半年緊張的學習任務要靠你健康的身體去支撐,你覺得這時候獻血合適嗎?”

“這個……,”李佳猶豫了一下說,“可是宣傳資料上說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休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公安县| 和田县| 广州市| 申扎县| 微博| 青田县| 苍梧县| 保定市| 浏阳市| 邻水| 福贡县| 文安县| 应城市| 罗江县| 贡觉县| 阿拉尔市| 淮滨县| 措美县| 宁津县| 漠河县| 清水县| 洪湖市| 黎川县| 天全县| 庐江县| 呼伦贝尔市| 平原县| 灵武市| 南江县| 定结县| 北票市| 道孚县| 石景山区| 犍为县| 大宁县| 高邑县| 威信县| 惠来县| 柳林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