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大提琴家的最后一躬
1973年2月11日,倫敦泰晤士河畔的皇家節日音樂廳座無虛席,在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Zubin Mehta)的指揮下,新愛樂樂團正在演出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獨奏演員是英國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
1959年,年僅14歲的音樂天才杜普蕾開始了她的演奏生涯,首次登臺就演奏了這首協奏曲,轟動一時,好評如潮。從此以后,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成了杜普蕾經常演奏的保留節目,為這位天才少女贏得獎項無數。她1965年與倫敦交響樂團錄制的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眾多音樂愛好者的熱門收藏。在許多行家的眼里,杜普蕾傾注心血的激情演奏,精準嫻熟的行弓和指法,完美詮釋了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至今無出其右者。著名音樂評論人雷蒙德·埃里克森(Raymond Ericson)在為《紐約時報》撰寫的評論中驚嘆道:“杜普蕾小姐與這首協奏曲彼此成就,因為她的演奏是如此完全地充滿了浪漫的精神。她的音樂氣場宏大,優美動聽。無論是演奏協奏曲開頭的大和弦時表現出令人陶醉的輕柔,還是演奏詼諧曲中反復出現的快速音符時保持著的均勻節奏,她的技巧幾乎都是完美無缺的。”
然而今晚,挑剔的音樂評論人與老資格的交響樂愛好者們卻注意到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杜普蕾的行弓似乎不再像先前那般收放自如,力度的把控略微有點生硬;她的觸弦也不再似往日那樣精準嫻熟,流暢的滑動略微有些滯澀;她的神情似乎不再如過去那般忘我投入,凝重的面色略顯痛楚……
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第一主題的高潮中結束,現場聽眾全體起立,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而杜普蕾卻癱坐在演奏椅上,顯得筋疲力盡。指揮家梅塔示意她和樂隊成員一起向聽眾致謝,杜普蕾這才艱難地扶著椅子站起來,緩緩地向熱愛她的聽眾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是杜普蕾在倫敦音樂舞臺上的最后一躬,那一年她才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