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精致的生活

  • 大明柱國
  • 凱夫拉頭盔
  • 2851字
  • 2020-04-26 18:00:00

500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目,張蒼水倒是沒什么。

張徐氏翻來覆去睡不著。

修葺一下房屋,整理一下院子,對了,買個木門把柵欄換掉。

一定要換個大鐵鎖,家里現在可是值錢的很。

嗯,

買口大鐵鍋,現在是三個人吃飯,現在這口鍋都快露底了,炒菜鍋也要換個新的。

明天一早讓兒子去宣府買些女紅,扯幾匹布,她和小翠該做幾件新衣服。

雖說小翠身上這套就不錯,不過張蒼水的眼光屬于后現代主義,不符合現在的審美,張徐氏看著別扭。

買些青磚,把圍墻加固一下。

把柴房整修一番,加上窗戶,盤上炕,小翠以后住那里。

唔,

買兩只雞和兩只鴨,不愁沒有雞蛋吃。

額,

屋里鋪上地磚,免得整天塵土飛揚。

家具也要換一套,兒子的朋友們經常來家里,太寒酸了。

班兵營的雜活還要接著干,不能因為有點錢就不干活,有小翠幫忙,一家的吃食不用發愁......

張徐氏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候睡著的。

這是她落難后睡的最香的一晚。

“我兒子有出息了...”

她竟然說起了夢話。

張蒼水睡的倒是很快,不過半夜做起噩夢。

夢到那個被自己砍掉腦袋的牌子頭抱著他的腦袋向自己索命。

夢到一群俘虜張牙舞爪向自己哭訴。

夢到一群女人跪在地上,被楊本昌削去腦袋。

“啊!”

張蒼水大叫一聲,猛然坐起。

他渾身濕透,大口的喘氣。

東屋里響起穿鞋的聲音,接著是張徐氏和小翠的對話。

家里沒有蠟燭,小翠點燃煤油燈,披著大襖來到張蒼水的房間。

“少爺,做噩夢了?”

小翠顯然是過來人,一語中的。

“嗯。”

張蒼水點點頭。

“你也做過?”

張蒼水反問。

“我親眼看著姐妹們的胳膊,腿被韃子砍去燒烤,每天都做噩夢,現在好了,不用怕了。”

“弄口水喝,我渴了。”

正說著,張徐氏端著一個大碴子碗來到房間,把水送到張蒼水嘴里。

張徐氏丈夫被殺,兩個兒子被殺,大兒子不知死活,噩夢比張蒼水恐怖。

三個都是過來人,經驗豐富。

“睡覺吧。”

張蒼水不習慣被人盯著。

張徐氏撫慰兩句,帶著小翠離開。

第二天一早,張蒼水被小翠叫醒。

已經日上三竿,半晌午的時候了。

“少爺,該吃飯了。”

小翠輕聲喚道。

張蒼水迷迷糊糊的醒來,感覺這稱呼很別扭。

“誰讓你這么叫的?”

“昨天晚上夫人要求的。”

小翠笑呵呵的回答。

這說明張徐氏接受了她,她自然高興。

“少爺?我也成了少爺?呵呵。”

張蒼水心里的滋味無法形容。

“別,我自己來。”

見小翠兩只手拿起他的棉褲,等著張蒼水把腿伸進去,張蒼水立刻不干了。

小翠有些犯難:

“夫人教給我的,要不夫人該責備我了。”

“那你幫她去穿衣服,我用不著。”

張蒼水把棉褲扯到手里,讓小翠出去。

這個年代沒有秋衣秋褲,內衣褲倒是有,那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張蒼水就一個褲頭加棉褲。

不能讓小翠看到自己穿褲頭的樣子。

洗臉水是溫的,毛巾親手遞到手邊。

米粥是溫的,還不用自己洗碗。

有個丫頭就是不錯。

張蒼水不免自嗨起來。

“水兒,去府城買些庫林草回來,家里的跳蚤該治治了。”

張徐氏頗有些自豪的說道。

500兩銀子能買10套房屋或者20畝水田,一匹駿馬,三頭耕牛,一個未來媳婦,她如今也是個富農了,生活不能將就。

倒不是她貪圖享受,孟母三遷的道理她很清楚。

孩子的生活環境最重要,要好好培養一下張蒼水的修養。

那么從日常起居做起,免得將來在官宦人家面前露了怯。

“去南城根狗市買條大狗和一只小貓回來。”

張徐氏接著囑咐。

狗用來看家,

貓用來抓四處亂竄的老鼠。

“去木材鋪訂購一套家具,不要太貴。一個飯桌,一個書桌,一個八仙桌和四張椅子就夠了。錢要省著花。”

“去買齊筆墨紙硯,讓你把你爹的詩集臨摹一下。”

沈煉是越中十子之一,詩書大家,自號青霞,編纂有青霞集一套。

以前沒有條件,也不敢暴露,如今有了家資,經得起抄寫一遍燒一遍,該讓張蒼水了解一下自己父親的才華。

“去買些女紅,扯些花布和棉花,買些針線和頂針回來,我幫你們做兩套衣裳。”

“請泥瓦匠來一趟家里,我有話叮囑他們。”

“......”

張徐氏打開話匣子,說的張蒼水盯著大槐樹上的老鴰窩,不住的哼哼。

其實張蒼水有自己的打算。

這里的家是租來的,不用花費心思修葺。

他要在宣府城買一套兩進的住宅,把張徐氏和小翠接進去住,離開這個沒有人情味的地方。

然后買一個鋪面,把沈慶余堂開起來。

鹽茶需要鹽引,茶引才能做,跟官面上的關系一定要打通,本錢也大。

他沒這個資本。

張蒼水想先從鐵器和小物件下手。

有巴特爾這個大客戶,不愁沒生意做。

要快,

一旦茶馬互市開啟,鐵器價格一定高漲,先囤貨才是,光吃差價就能賺幾倍的利潤。

至于那些小物件,張蒼水一早就想好了。

邊貿賣茶都是大宗進出,小包50斤,大包100斤。

張蒼水要做1斤,5斤的包裝,從差異化上做文章,掙小錢,做大名聲。

他是個雕刻高手,在盛放茶葉的盒子上做文章手到擒來。

茶葉盒用完,還能放女紅,針線,銀子,銅錢等小東西,不光韃子喜歡,本地人家也會喜歡。

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承載著張蒼水的雄心壯志。

那便是煙斗。

制作煙斗很簡單,換著花樣做也不難。

木制,瓷制,玉制,混合制變著法的來,專門掙有錢人的銀子。本小利大,近乎搶錢。

把煙斗和煙葉免費供應給巴特爾,半年后吊起韃子的煙癮,銀子會源源不斷的送到手里來。

PS:

煙草在中國的應用歷史悠久,甚至有“煙草原產于中國”之說。

“中國之有煙葉栽種,早在漢朝以前。到了漢時,已設吏專管征稅。”

1575年(明朝萬歷三年)中國的煙草從呂宋(今菲律賓)傳入中國臺灣、福建,并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于1579年把鼻煙帶到廣東,于是抽煙就在中國流行開了。綜合文獻記載,中國本土應該產有煙草,只是與外來煙草種類不同,效力亦有不同。

這是普遍的說法,但是一起考古發掘讓事情有了變化。

1980年,鄭超雄參與了合浦縣上窯明代窯址的挖掘工作,當時發掘出三件瓷制煙斗,是我國發現最早的煙斗實物。鄭超雄還記得瓷煙斗出土時,好奇的民工們曾放入煙絲燒吸,通氣狀態良好。

既然出現了煙斗,必然離不開煙草。

自從三件瓷煙斗出土后,潛心研究的鄭超雄對傳統觀點產生了質疑,其中最重要的依據就是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件壓槌,壓槌背后刻著“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四日造”,說明合浦上窯窯址可確定的年代為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

若以時間推算,合浦瓷煙斗比煙草傳入我國的時間還要早26年,此外,根據窯址的堆積物情況分析,該窯使用時間很長,年代上限可能到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至1521年)。

據《明實錄》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五月記錄:“兩廣奸民,私通番貨,勾引外夷,與進貢者混以圖利。”由此可見,葡萄牙海盜曾在中國兩廣地區強行推銷他們帶來的貨物,其中自然包括煙草種子。

主人公在嘉靖三十六年的宣府搞煙草買賣,并不是不可能。

這東西利潤極大,后世的稅收高達萬億之數。

當然,這也會造成一定的社會問題。

《不居集·煙論》記載:吸煙者“頻頻熏灼津涸液枯暗損天年”

那個時候的古人就已經知道了香煙的危害。

不光如此,煙草除有害國民健康外,還影響了社會穩定、干擾了國內正常的糧食生產和經濟秩序。

王逋《蚓庵瑣語》記載,“關外人至以匹馬易煙一斤。”

方式濟所撰《龍沙紀略》記載,“邊卒攜一縑值三四金者易二馬,煙草三四斤易一牛……”

這造成“一畝之收,可以敵田十畝”的經濟現象。

毀田種煙成了必然趨勢,跟南方推行的“改稻種桑”一樣難以平衡各方利益。

主角有自己的辦法解決,后面會詳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市| 宁晋县| 东乌| 尚志市| 阳春市| 临朐县| 西乡县| 淳安县| 衡南县| 威宁| 越西县| 凤台县| 奎屯市| 木兰县| 邹平县| 石阡县| 宜宾市| 岳普湖县| 成安县| 平度市| 宁国市| 罗源县| 桂林市| 东源县| 岫岩| 密云县| 大埔区| 娄烦县| 嘉黎县| 六枝特区| 蒙阴县| 房山区| 阿荣旗| 上饶市| 黄大仙区| 江陵县| 衡阳市| 雷山县| 永安市| 渭源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