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常用舞姿體態(tài)

小垂手式

雙臂微彎,分別于體前體后下垂。(圖84)

圖84

長(zhǎng)虹式

雙直臂旁伸,一高一低,成一條斜線。(圖85)

圖85

拈花式

折臂,沉肘,肩前托腕,拈花手。(圖86)

圖86

托月式

沉肘、托腕過頭,宛若手托滿月。(圖87)

圖87

環(huán)抱式

手肘彎曲,直腕,環(huán)抱虛空。(圖88)

圖88

陰陽掌式

雙臂同向一側(cè)沉肘,直腕,自然掌(手心一上一下)齊胸高。(圖89)

圖89

撥柳式

在陰陽掌的基礎(chǔ)上,雙手同時(shí)內(nèi)外撥動(dòng),好似撥動(dòng)柳條般。

亮翅式

也叫白鶴亮翅。雙臂左右旁伸,沉肘,提腕,平掌齊肩高。(圖90)

圖90

擔(dān)山式

也叫二郎擔(dān)山。雙提肘,翹腕,分別置于胯斜后。(女,圖91A,男,圖91B)

圖91A

圖91B

追風(fēng)式

一臂亮翅,一臂擔(dān)山。(圖92)

圖92

追日式

雙臂上舉于一側(cè),斜上亮翅。(圖93)

圖93

垂柳式

雙臂半彎上舉,頭上垂腕、自然掌。(圖94)

圖94

吐信式

臂微彎,拐腕,虎口掌(手心向下)。(圖95)

圖95

踏歌式

一臂折臂,平開肘于肩前垂腕,自然掌;一臂前小垂手。(圖96)

圖96

并翅式

雙臂伸向一側(cè),沉肘,提腕,平掌。(圖97)

圖97

折立式

旁折臂,肩前立腕。(圖98)

圖98

展翅式

也叫大鵬展翅。雙臂左右平伸后拉,拐腕,虎口掌(手心向下)。(圖99)

圖99

挽臂式

也叫挽臂搭肩。折臂,夾肘,腕內(nèi)旋,手指搭肩。(圖100)

圖100

指問式

也叫指天問地。雙臂直臂分別指向一、五點(diǎn)。(圖101)

圖101

交臂式

一臂向另一肩上斜伸,一臂向另一側(cè)肋下斜插。(圖102)

圖102

圍腰式

雙臂微彎,分別于體前體后,扣腕。(圖103)

圖103

旁半月

側(cè)出胯,拉肋,使身體呈“半月”弧形形態(tài)。

前半月

腆胯,送腹,挑胸腰,使身體呈“半月”弧形形態(tài)。

側(cè)半月

側(cè)胯向斜前腆出,同側(cè)胸腰上挑,使身體呈“半月”弧形形態(tài)。

斜塔

身體整體呈直線,可對(duì)各方向傾斜。雙腿重心實(shí)腿與身體成一斜線,虛腿與身體成一斜線。

元寶

身體呈“半圓”形態(tài)。

前元寶

虛腿前抬腿,實(shí)腿半彎;收臀,含胸,軀干前彎呈圓形。

后元寶

虛腿后抬腿,實(shí)腿半彎;腆胯,送腹,軀干后彎呈圓形。

旁元寶

虛腿旁抬腿,實(shí)腿半彎;軀干旁彎呈圓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丘市| 大英县| 江孜县| 夏河县| 苏尼特右旗| 定兴县| 商河县| 白银市| 东平县| 蓬莱市| 金平| 东明县| 陵川县| 永昌县| 灌阳县| 彰化市| 涞水县| 延吉市| 宜章县| 铁岭县| 黔西| 本溪| 陈巴尔虎旗| 江西省| 象州县| 蓝山县| 罗平县| 桂东县| 黄石市| 汉源县| 醴陵市| 普安县| 石景山区| 西林县| 伊宁县| 开封市| 大关县| 福清市| 连南| 永靖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