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速度
速度是決定歌曲表情的重要因素,一般可分為慢速、中速和快速三大類。歌曲的速度和人的脈搏跳動有一定的關系。正常人的脈搏跳動一般在每分鐘60~100次,因此每分鐘60~100拍的速度是歌曲的常用速度。
如果當歌曲速度低于每分鐘60拍時,就超過了人的脈動最低限,會給人造成壓抑、沉重的感覺。例如,我國流行的《哀樂》本是一曲陜北安塞地區的“商調式”民樂,作為“哀樂”它的速度在每分鐘40拍以下,如果將速度加快到每分鐘100拍,它就是一首歡快的民歌。可見速度對于歌曲表情的重要性。
例1-1 《哀樂》

如果當歌曲速度高于每分鐘100拍時,就達到了人的脈搏跳動最高限,因此速度在每分鐘100拍以上的歌曲,總是能帶給人激動的心情,越快越激動。再如,人在跑步時,脈搏跳動一般不宜超過每分鐘160次,因此當歌曲速度超過每分鐘160拍時,聽著就會顯得格外激動或興奮。
以上通過歌曲速度和人的脈搏跳動數的對比,可以得出一個歌曲速度的基本定律,即每分鐘60拍以下為慢速,60~100拍為中速,100拍以上為快速。下面是音樂速度的分類,以供參考。
慢速:
莊板 40~44
廣板 46~50
慢板 52~54
柔板 56~58
中速:
小廣板 60~64
行板 66~69
小行板 69~72
中板 88~104
小快板 108~116
快速:
快板 132~144
活潑的快板 160~176
急板 184~200
最急板 208~210
鑒于以上速度分類,每分鐘60拍以下的慢速是不太適合用于歌曲中的,流行歌曲中,大部分歌曲都在每分鐘60拍以上,160以下。至于“慢歌”和“快歌”的分類,有時候還和編曲有關。不過,在流行歌曲中常見的抒情歌曲一般都在每分鐘60~90拍之間,此類歌曲最多見。因此,在創作一首歌曲的時候,首先要考慮速度的選擇,它是決定音樂形象的關鍵因素。
下面,列出部分歌曲的速度,以供參考。
《原來你什么都不要》(張惠妹)每分鐘60拍
《大約在冬季》(齊秦)每分鐘64拍
《一千年以后》(林俊杰)每分鐘66拍
《剪愛》(張惠妹)每分鐘72拍
《心如刀割》(張學友)每分鐘84拍
《寧夏》(梁靜茹)每分鐘84拍
《不得不愛》(潘瑋柏、弦子)每分鐘90拍
《遇見》(孫燕姿)每分鐘92拍
《在他鄉》(水木年華)每分鐘96拍
《花香》(許紹洋)每分鐘96拍
《燕尾蝶》(梁靜茹)每分鐘108拍
《花田錯》(王力宏)每分鐘120拍
《桃花朵朵開》(阿牛)每分鐘約132拍
《大女人》(張宇)每分鐘140拍
《哎呀》(王蓉)每分鐘156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