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商:學會充分調動自己的情緒
- 胡安·莫伊塞斯·德拉·塞納
- 7329字
- 2020-04-22 11:19:17
第一章 定義情商
你可以說你生活在一個情緒化的世界里,就像你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化的世界里一樣。這意味著控制自己情緒發展的人也是最成功的。例如,任何產品或服務的銷售員,他的工作主要是銷售情感,以便別人購買或得到其提供的東西。
媒體、電視、廣播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媒體,都試圖讓人產生興奮感,以此來銷售更多的產品或服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情緒控制水平,有些人由于某種原因而沒能將其發展完全,這就是為什么多年后,心理學的研究和工作會創造一個新的領域——情商,它最初得名于丹尼爾·戈爾曼寫的一本書,其名也叫作情商。
如果我們在谷歌上查一下關于情商的搜索結果,從2004年到2017年的搜索量表明,它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不相同,你可以看到最擔心它的國家是秘魯,其次是洪都拉斯和危地馬拉,西班牙排在第二十一位,而在谷歌搜索結果的七十六個國家中,美國排名第四十五位,日本排在最后一位。
其中有必要強調的是,在前二十名搜索這個詞的站點中,有十六個來自拉丁美洲。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范圍內,這一術語的使用量在過去幾年中大大下降,它在2012年的搜索量不足其在2004年搜索量的30%,后來才逐漸增加,直到現在。
我們必須考慮到,傳統上的智力被定義為由遺傳學決定的目標群體通過“標準化”測試的能力。
這意味著,在向普通人群提供該測試之前,已經有了先例對此進行驗證,而且它分為內部驗證和外部驗證,也就是說,這個測試測驗了應該測驗的東西,它也是專門為特定人群設計的,并適用于特定的年齡范圍。
丹尼爾·戈爾曼所理解的最廣為接受和提出的情商定義為“情商是識別、接受和引導我們情緒的能力,讓我們的行為圍繞自己所期望的目標展開,而能實現目標并與他人分享這個成果。——黑山共和國的情商專業培訓師D.Bruno Moili。
智力問卷的應用始于19世紀,但有很多人一直反對這種測試,他們認為用“同樣的標準”來評估整個群體是“不公平的”。
上個世紀初,由于軍隊對智力和種族之間的關系做過研究,而引起了很多爭議,也就是說,他們分析了美國人口的研究結果,如果是黑人或是白人,結合“美國本土”人口和移民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出結論,與其他種族群體比,具有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白人有最好的成績;他們與母語不是英語的移民相比,成績也更好。這個現象推進了教育政策的出臺,以此來彌補這些差異。
后來的研究留下了測試“失敗”的證據,將成為研究對象的目標人群沒有采用術語,這意味著目標人群的缺陷更多是不能理解測試要求,而不是缺乏接受測試的能力或知識,這導致測試適應了特定的測試對象。
然而,智商(或智力系數)仍然是有效衡量通過心理學家設計和準備一系列測試能力的指標,它需要遵循心理測量學(測量科學)建立的嚴格控制標準,這樣才能確保結果有效,并讓人信服。
正因如此,學術成就才可以預測,借助智商的參考,甚至在學生能意識到他們的技能和可能性之前,就預測學生的職業未來;它也廣泛應用于人才招聘領域,為每個職位尋找理想的候選人,也就不需要最具資質或最有經驗的人了。
這些年來,心理測量學得到了完善,而受到廣大人群的信賴,這就是為什么公司根據人力資源部門所做的測試結果來決定“職業者的未來”。
談論至今,智力評估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即關于它的定義與如何將其應用于社會。有很多人說智力是單一的,也就是說你要么聰明要么不聰明,如果你具有智力,你就“與他人一樣”,處于平均水平之下或之上。還有最后一種情況,你可能比其他人更聰明,極具天賦或者是一個天才,從而有等級之分。如果我們仍然使用過時的傳統智力模型,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智力的概念受到了質疑,人們所理解的智力不是一個單位,而是多功能的智力組合:空間智力、語言智力、數學智力、音樂智力等等。
舉例來說,一個在音樂能力上迅速發展的人將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肖邦”或“莫扎特”,但在處理積分、導數或三角學方面可能就無法脫穎而出了。
另一個不同是,“天才”能夠在各種智力領域脫穎而出;盡管目前沒有達成科學共識來明確證實這一區別。
另一個方面是有天賦的人對社會的影響,一些人會“害怕”或“忽視”他們;數年來,有些國家通過人口篩查做出不懈努力,也就是說,國家在所有的學校都發放了智力問卷,以此來尋找這些“潛在的天才”。 同樣,在大學中,特別是那些在世界名列前茅的大學,知道給那些在高中脫穎而出的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獎勵,以便招納他們進校學習,也知道這些學生中的大部分可能最終會成為教授或研究人員。
就像評估智力的重要性一樣,也就是人們所說的IQ,從童年時期開始,它就預測一個人未來的學術和專業成就,它能區分對社會“有用”或“無用”的人群,并從中挑選出將會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個社會的大部分人都反對這種做法,他們認為這對天賦不足的人來說是一種“譴責”,給其貼上了殘缺的標簽,而這僅僅因為這些人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富有成效。
這個社會里,成功的價值取決于你能達到的成就和目標。有時,智力低下的人可能不“適應”;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人組成了人類的多樣性,就像白膚碧眼或皮膚黝黑、身材矮小還是高挑……
之前所說的情況與因為某些人的膚色黑或白、身材矮小、胖嘟嘟的而拒絕他們是一樣的,意思是說,他們不滿足人們所期望一個有用的人的“理想化”標準。
直到今天,在雇傭一個智力障礙的人來做需要過高資歷的工作時,仍然需要克服對其存在的偏見。
近年來,人們關注點已經發生了轉變,開始接受了其他類似于智力的概念,而不僅僅是關注智商,就像人們特別關注情商的概念一樣,與其他能力聯系起來,當然,這要歸功于包圍我們的情感世界。這種智力最初似乎是由早期的經歷決定的,它與母親遺傳和家庭教育方式緊密相連。
后來,所得的經驗、與他人接觸及反復嘗試,都將會以一種特定的方式進行回應,或對自己和他人的另一種情緒做出反應。
一種能夠區分你所信奉的事物的能力,可以通過培養它而得到訓練和改善,讓以前在某些情形下不能以一種合適的方式發泄情感的人,在經過培訓后可以從容面對任何狀況,也知道如何作出出相應的行為。
某些基于情感、同情、同志情誼,甚至是親密關系的事物可能會直接影響社會關系。
你遇到并交談的每一個人都能喚起你不同的情感,管理好與他們的關系能在你結束一項業務或開始一段夫妻關系之間產生重要影響。
盡管在大多數場合,這些零散的接觸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情商的適當發展將讓這一點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并且不會讓人生活在充滿壓力或反抗的環境中。
“情商”指的是一種能力,能夠傾聽自己的身體、情緒,并根據所處的環境作出適當的反應,同樣它也指能夠充分觀察和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我們在談論智力的“起源”時,經過支持遺傳起源說和支持環境起源說的人們之間的激烈討論之后,大家認為80%的智力基于遺傳,其余20%主要是通過發展和自身的潛力而努力獲得。
V.U大學心理生物學系、蒂爾堡大學的方法與統計學系和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的方法心理學系進行了一項聯合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心理科學》上,并對以前發表的關于這個問題的科學文章進行了書目分析。
23項研究的結果與智力支配的實際理論相矛盾,這表明遺傳學具有更高的價值,其歸因于它所在地文化的同質效應,這將推動一定的發展,而這些發展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特定的地方保持下去。
因此,基因似乎能比預期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人們基本上是在一個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環境中成長的。
回到情商這個話題,基于基因的作用,你通過社會經歷可以與生俱來地擁有這種能力,而越過“入門級”。
這樣,情商高的人不需要言語就能夠理解他人,這也是人們所說的高度同理心。另一方面,情商低或沒有情商的人,就缺乏傾聽自己情緒和正確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最著名的情商實際應用領域通過傳授技巧而為人們所知,它最初專注于幫助人們找到他們的價值和動力以達到目標,而如今它通過商業、體育、學術,甚至醫療保健被應用于不同的專業領域。
<<傳授技術推崇改變,人們為了維持健康并提高身體素質,就需要改變態度和行為。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時刻,健康都會直接或間接(家庭疾病等)地影響我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理論,健康不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精神和心理健康的一種正常狀態。我們如果考慮到這個寬泛的概念,也許會將生活中的某些領域變得更好。即使我們認為自己很健康,反思一下這種狀況也很好。
由于教學采取問問題的方式,所以我借此機會問讀者一些與社會心理方面有關的問題:我有朋友嗎?我有時間和他們聯系嗎?我在工作日里有花時間放松和娛樂嗎?要不考慮下照顧自己?不斷改善這些方面就是對健康進行投資,其中也包括你在生病時下決心進行治療的情形。——Jaci Molins Roca博士,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個人和機構教練研究院主任。
可以將許多方面包含在情商中,包含在無須擔心個人結果的社會里,在這里偶爾會忘記這些方面中某一個的發展,如同情心。
在眾多文化中,人們將同情視為人類的“弱點”;但你要是停下來想一想,會發現這正是我們與許多動物的不同之處。
你在看到老人、病人或殘疾人時,就會“激活”同情心,會變得更愿意施舍和保護他們;在最早的人類身上就已經發現了這點,他們在古代墓葬遺址中找到人們的遺骸并發現其活著時有治愈過骨折,這意味著這個組織群照顧過傷者,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來愈合。
在一個社會性問題或災難發生時,同情心是驅使團結一致的緣由,并且會得到“完全陌生的人”的幫助。
此外,可以將同情心看作是對消極情緒的保護,如焦慮、憤怒或恐懼,培養友誼和社會關系。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與同理心密切相關的概念,即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并站在他們的立場,而且,這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或多或少地根據情緒發展狀況來衡量。但是,男人與女人之間誰更富有同情心呢?
這就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傳播系所做的一項研究,以尋找答案,該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雜志《快樂與幸福》期刊上。
這項研究由613名年齡在18歲到42歲之間的大學生參與,其中310名是女性。
他們所有人都收到了一系列的標準化問卷,用同情量表來評估這些學生的同情程度;用P.R.C.A.-24(社交恐懼個人報告)來評估他們交流時個人的緊張程度;用H.S.N.S.(過度敏感的自戀量表)評估他們自戀程度;并采用言語攻擊量表評價其正常使用言語攻擊的行為。
實際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類型大學生的同情心差異顯著,女性的同情心普遍較高。
在溝通緊張程度和使用言語攻擊方面也有顯著差異,在這兩種情況下,男性都高于女性。
最后,這些人在自戀方面沒有差異。
由于交互因素,一個人更富有同情心時,會發現其溝通緊張的程度、言語攻擊和自戀程度較低。
該研究具有諸多限制因素,它只是在評估中應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而不是通過其他觀察性研究或角色扮演來驗證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做的事情。
此次研究并未對情商進行評估,情商并未成為證實培養人際關系能力的根本因素;它也沒有評估述情障礙的程度,述情障礙與對他人情感的感知能力和對其做出適當的回應有關。
同樣,正如該研究的作者所示,在發現顯著差異的同時,并沒有一種理論來解釋這些結果,也沒能闡述其蘊含的含義。
研究者指出,需要基于接受者的情感親密度及自動調節的同情心,來分析同情心的不同類型。
考慮到之前的限制因素,如今出現的新型研究著重于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眾多差異,并沒有將這些發現進行“好或壞”的比較,也沒有試圖消除其中任何一個。
話雖如此,通過培養情商而形成的同情心,將會降低言語攻擊行為和交流緊張感。
這不是“削弱”個人,而是讓個人建立一種更牢固、更持久的友誼或親密關系,同時讓人擺脫個人緊張感或消除使用語言攻擊,進行更密切與直接的交流。
但直到現在,我們仍說情商是靜態的,不會隨時間變化,有些人出生就具有智商,并且伴其一生,而考慮到大量的教育機構不斷努力提高學生的智商水平,希望通過教育提高他們的智力,這時還能說在生命的進程中智力水平不會發生變化的嗎?
西伊利諾斯大學心理學系和洛約拉瑪莉蔓特大學(美國)心理學系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點,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雜志《智力》(Intelligence)期刊上。
這些數據來自穆雷研究檔案(Murray Research Archive)的多因子縱向研究,該研究對參與者進行了30年的分析,分別在177名參與者3至4歲、11歲、18歲和32歲時獲取數據。
他們之前都接受了多次標準化問卷調查,但在這項研究中,只應用了與高能力相關的信息,即Q-sort方法論,它由C.C.Q. (California Child Q-Set)進行評估。
4歲兒童的學術能力的發展狀況通過韋氏學前兒童和小學生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進行測量;在11歲時通過W.I.S.C.(韋氏兒童智力量表)進行測量;在18歲時通過W.A.I.S.(韋氏成人智力量表)進行測量。
此外,這個研究還考慮了其他變量,如類型、社會經濟水平和父母的最高學歷。
研究結果表明,智力的初始水平與其隨時間的發展狀況和通過學術發展進行評估之間存在著顯著的關系。
即使這項研究明確強調可預見性智力的能力,它也不會繼續評估教育與智力的關系以及評價更高或更低的學歷水平是如何與高智力產生關聯的,這將驗證教育機構付出的努力是否有效,也將對教育水平與智力之間的相關性提出質疑。
這項研究也主要關注學術方面的才智,即正確回答處在各教育水平的學術機構的需求與責任的能力,它沒有采用多維研究的方法,即使該方法考慮到你智力正常也可能會在學術方面取得合格的成績,但后來你的能力會逐步凸顯出來,在諸如藝術、社交等方面甚至會被認為是個天才。由于沒有對學術機構進行評價,學術機構也沒有對學生提出的需求進行改善,所以人們認為學術機構是“無用的”,但是,它們對情商的培養會產生什么作用呢?
你想到情緒時,你似乎不是在談論某個靜態的東西,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甚至取決于與你有關的人,你可以用任何一種方式進行感知,并解釋自己說話的方式是好是壞取決于那個對話者。
如果對話者是你的朋友,你聽到他說的笑話后會大笑,但如果對話者是一個陌生人,同樣的笑話在幽默方面產生的效果就不一樣了。而且,相同時期的情緒也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正因為你的經驗越來越豐富,無論你的情緒狀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都知道該如何處理它們。就像你長期篤信的事實一樣,你在面對特定的環境及自然產生的情緒時,是什么讓這些經驗指導你應該做出何種反應的?
研究者也已做了平行實驗來分析情緒對健康的影響,就像強烈的情感會引起暫時的變化一樣,人們的記憶經過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模糊;但這些研究人員主要關注積極的情緒,試著去學習,然后進行鞏固,找到這些特定的情緒中,在特定的年齡下哪些是最佳狀態,尤其是那些被稱為“青春期”的極度敏感的情緒。
根據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系發表在科學雜志《健康心理學》上的研究成果,他們一直在嘗試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研究負面情緒是如何影響并具體困擾老年人的。
在這項研究中,6817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參與了一項縱向研究,該研究早已因2006年到2010年間的健康與退休研究而為世人所知。
所有參與者都收到了關于他們健康狀況的各種標準化問卷;問卷基于這些人的伴侶、孩子、其他親戚或朋友等來源,調查了他們所遭遇麻煩的數量和嚴重程度;也測量了他們的貧血狀態和血壓。
調查的結果與先前根據其年齡和社會人口狀況確立的預測標準進行了比較。當然,基底節區高血壓和服用控制情緒藥物的人群不包括在內。
得到的數據顯示,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再處于被保護的狀態時,對負面情緒會越來越敏感,至少研究人員在4年的研究中發現29%的參與者患有高血壓,而38%的人有著負面經歷。
這種關系在50歲至65歲的女性中更為強烈,而她們所遇到的麻煩來自家人和朋友時,她們的健康更容易受到影響。
盡管結果似乎很清楚,但仍有62%的高血壓病例不能用煩惱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來解釋,就像男女之間的差異一樣,雖然差異顯著,但不能對它們的來源作出任何解釋;如果人們都是生物性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活經歷或面臨困境時能“消除”緊張感的其他因素都會受到負面影響,而讓他們完全失去健康。
結果,包括前面提到的限制因素,都清晰地表明老年人應該受到充分的照顧,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更容易激動,而且他們的健康會通過各種方式受到影響,這就是可能對老年人進行消極情緒和煩惱試驗時,他們必須受到很好照顧的原因所在。
如果到目前為止,已將情商確立為對情緒進行適當管理的一種能力,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緒管理,那么它將在情感、思維和行動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情商低的人會在高程度的述情障礙中脫穎而出,因為根據一些研究者的說法,這是一種持續的現象。
已經觀察到,患有高程度述情障礙的人,通過自身或他人而暴露在危險環境中,是如何產生反社會行為的,從而可以證實他們的健康狀態及人格的完整性。
一個人在想到危險行為時,可以通過極端的行為來實現,比如高速駕駛或蹦極,但同樣的危險行為沒有那么夸張,比如過度吸煙、酗酒或注射其他藥物,情商在這些危險行為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這正是阿斯圖里亞斯腫瘤研究所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所做的研究;英、德、法語言學系、奧維耶多大學和阿斯圖里亞斯(西班牙)衛生服務醫院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科學雜志《護理教育雜志》上。
在這項研究中,有275名學生獲得護理專業學位。他們所有人的情商水平都應用舒特情商標準化量表進行測量,就像測量現有的危險行為一樣,如吸煙、飲酒或服用毒品,以及不健康的飲食,還有身體的肥胖特征表現與否,個人是否習慣久坐或愛動,其在太陽下暴曬的程度和進行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此外,這個研究還收集了社會人口和生活滿意度的數據。
研究結果表明,情商高的學生展現出較少的酗酒行為,不易形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進行性行為時會有保護措施,另一方面,情商低的學生顯示出更高程度的述情障礙,更易形成酗酒等危險行為,也不遵循健康飲食習慣和進行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
基于情商的不同水平,在吸煙或服用毒品、肥胖程度、久坐或在陽光下暴曬等危險行為之間,并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指出,較高的情商是控制飲酒的主要因素,在應對來自同輩的壓力時,其益處多多。
需要說明的是,該研究只通過自我評定報告挑選出了有關危險行為的信息,在回答基于社會可接受行為的問題時,像社會期許現象的可能性仍處于開放狀態,而沒有驗證這個行為是否真實。
同樣,在試驗特定的人群時,比如大學生,沒有對這些年輕人會怎么樣進行推斷。
即使我們考慮到之前的限制因素,有關教育那些情商得到培養的年輕人的便捷性的結果似乎也很清楚,因為這將預防其未來的危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