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山中思道佛 洞外覓貂影(一)
- 啟世天芒
- 風雪生姿
- 2213字
- 2020-05-08 06:21:47
“呼!”
夏侯衍深呼一口清新空氣,見藏全擔心地望著自己,扯著嘴角,努力露出一絲微笑。
“亂世心眸”,自己不曾從“子不語”卷中見過這段文字。
可就是這段由他人告知夏侯家的文字,坐實了他父親奇人的身份。
究竟還有何人看過“子不語”卷?
家中書信誰人作假?
神絡派十三條人命當真是父親所為?
日頭漸升,春日陽光和煦明媚,卻晃得夏侯衍心煩意亂。
幸虧父親最后被姑姑的師父方壺翁帶回方壺山,這也是夏侯衍聽完空聞大師講述之后,沒有當即騎著青背白隼趕往方壺山的緣由。
人沒事就好,如今局勢還不明朗,也不知背后何人作祟,自己此刻決不能犯傻貿然現身,不然只會更加被動。
只是這奇人的身份,百年難得一見,怎會這么碰巧,是自己父親呢?
夏侯衍眉頭一臉苦澀,初春時節,鶯歌燕語三兩啼,而他只覺得鳥兒很吵。
“夏侯施主,你也不必擔心,畢竟令尊雖然重傷,但有方壺翁在,想來一定沒事的,說不定連“亂世心眸”也能一并治好。”
藏全只道這“亂世心眸”如同腳上雞眼,往腳上抹些膏藥便可治愈,于是按自己所以為的,出言安慰夏侯衍道。
藏全畢竟一番好意,空聞大師起初將父親事情告知自己,也是怕自己終日提心吊膽。
想到此處,也無論其安慰是否奏效,夏侯衍連忙謝過古道熱心的師徒二人。
夏侯衍也不愿二人再為自家之事勞神,謝過二人后就不再探討這個話題,只是心中巨浪滔天,旁人又豈會看不到。
“藏全小師父,不知不覺間這太陽又爬上三桿,眼看就是中午了,何不與我一起再尋些吃食?何況那傻狍子也快臨產了,多尋些山果野菜也是必要的?!?
空聞哈哈大笑,一口應下,“老衲也與你們一同前往,這連著兩頓吃得像過年,豈不妙哉妙哉!”
夏侯衍將心事深埋,學著空聞大師笑道:“妙極妙極,有大師前往,收獲豈不更加豐盛!”
藏全不知夏侯施主為何能在一瞬之間將憂慮盡數掃空,但心中覺得至少是好事。
轉頭看了洞穴一眼,糾結道:“妙倒是妙,但狍施主和小狼怎么辦,要不我還是留在洞里吧?”
嘴上雖然如此說道,內心其實也是想與師父、夏侯衍一道前往。
但其心性純良,為他人著想總勝過自己,故而情愿自己孤單一人守著洞穴。
這樣一來,師父既能找機會開導夏侯施主,自己又能保證洞中小狼和狍施主的安全。
“這有何難!徒兒看好了,為師再教你一招?!?
空聞褪下手中念珠擲向洞穴,佛光一閃,就見金色念珠飛至洞口,自行旋轉,懸而不落,上下起伏,金光燦燦,頗有鎮定山河之勢。
念珠見風就長,越轉越急,越轉越大,直到大得跟洞口差不多,一百零八顆佛珠,顆顆如同鵝蛋大小。
念珠圍著洞口不停旋轉,倏爾射出十道璀璨佛光,齊齊打在洞口之上,佛光綻放成蓮,十朵佛蓮凝成一道淡金色光屏。
妖邪退卻,鬼怪避易,外面妖邪根本無法入內,光明且無量,佛耀十方國。
佛佑十方!
世俗之人但凡眼明心清,就能辨清上天、下地、東、西、南、北這六個方位,而修佛之人勘破生死,不墮輪回,故而將世間六合,與修道之人才能感知到的生門、死位、過去、未來這四方,合稱為十方世界。
藏全愣愣地看著師父,心中正琢磨十方是哪十方,轉頭看向洞穴時,洞口已是金光燦燦。
這……自己什么也沒看著??!
“大師這招佛佑十方妙極妙極,想不到招式之中也能暗含佛法,一言一行是佛,一招一式也是佛,晚輩受教,晚輩佩服!”
夏侯衍這番招式賞析,更是讓藏全無地自容。
藏全抬頭看向洞口,只見狍施主正同自已一般,也迷惑地打量著金色光屏,只不過狍子在洞里,他在洞外。
頓時與狍施主惺惺相惜起來,只感覺雖然與狍施主相隔了十幾米,但此刻卻是世上最近的距離。
將洞穴暫時封禁后,三人安然離去,繞過山洞,腳下是春日松軟積雪,耳邊是松針柏枝雪水滴落。
此時上天是不公的,水滴掉落,打濕三人。
夏侯衍和藏全一頭長發遮擋,落在頭上,全無動靜,而落在空聞大師頭上卻鏗鏘有力,“吧嗒吧嗒”作響。
三人一路上有一句沒一句說著,見到長白山中珍稀草木獸禽,夏侯衍自是忍不住上前賣弄講解一番。而見到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空聞大師也免不了講一番生死輪回的佛理。
只剩藏全一人在旁不時點頭搖頭。
三人聊得正酣,卻見夏侯衍突然伸手彎腰,從身邊樹下隨手一撈,手掌攤開,卻是一把枯草。
微微一笑,指著手中枯草,問空聞師徒二人道:“二位師父,你們可知這是何物?”
藏全下意識地搖頭,待看清夏侯衍手中之物后,搶答似的說道:“我知道,這是烏拉草!”
“沒錯沒錯!”
夏侯衍點頭道:“此草的確是烏拉草,黑水白山有三寶:人參、雪貂、烏拉草,過去的貧窮百姓,冬季時把烏拉草填在鞋子里,以保證腳不被凍壞,所以烏拉草是窮人的寶;而富人穿棉靴,就不認為烏拉草屬于三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笑可笑!”
說道此處,夏侯衍心生感慨道:“大師您說,貧苦人家賣女換糧,而富甲豪紳余糧千石,這……這何談眾生平等?!”
“唉!”
空聞聞言也嘆了口氣,思考良久,才開口問夏侯衍道:“眾生皆有佛性,夏侯施主你覺得,你與藏全誰的佛性更高一些?”
怎么又是這種問題!
這次夏侯衍想也沒想,脫口而出:“自然是藏全小師父佛性高,不然又怎會被大師收入門下。”
說完抬頭見空聞微微搖頭,心中嘀咕難不成又錯了?
空聞一雙大手伸出,同時拍了拍兩人后背,看看夏侯衍,看看藏全,又看看山林間一顆百年老樹。
繼續說道:“眾生皆具佛性,而佛性在凡不減、在圣不增。所以,施主與我、我與藏全、藏全與它,其實佛性是相同的,此謂:眾生平等。”
轉而又道:“雖然每個人都有佛性,但因為一念心魔妄動,從而使各自的業力、因緣種子,變現出不同的果報,所以世間有人貧賤有人富貴,有人莊嚴有人丑陋?!?
“夏侯施主,老衲如此說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