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全球房地產
  • 夏磊 任澤平
  • 904字
  • 2020-04-17 14:12:28

第一節(jié) 經濟高度繁榮,住房面臨困境

一、香港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區(qū)之一

香港自開埠以后,從傳統的小漁村轉變成重要的貿易港口,經濟實現騰飛,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地區(qū)之一。20世紀50—70年代轉型工業(yè)化,紡織、成衣、電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快速發(fā)展;80年代以后,金融、地產、貿易物流等成為主導產業(yè),推動香港經濟向金融服務業(yè)轉型。1961—2017年,香港GDP(不變價)從988億港元增長到25 852億港元,年均增長5.89%。2017年,香港人均GDP高達57 713美元,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區(qū)之一。

二、房價居全球前列

香港房價與房價收入比均領先于其他國際大都市。2018年11月,香港城區(qū)平均房價2.88萬美元/平方米,郊區(qū)平均房價1.85萬美元/平方米,房價收入比接近48倍,房價與房價收入比均領先于其他國際大都市(見圖1.1)。

從房價絕對漲幅看,香港房價漲幅遠超其他主要經濟體。1980—2017年,香港名義房價上漲15.8倍,而英國、法國、韓國、美國、德國分別上漲9.7倍、4.0倍、3.9倍、3.6倍、0.8倍。1980—2017年各經濟體名義房價漲幅對比情況見圖1.2。

圖1.1 全球大都市房價與房價收入比情況

資料來源:Numbeo(城市生活資源數據分析網站),恒大研究院。

注: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在房價收入比計算中,假設房屋面積中位數為90平方米,價格取城區(qū)與郊區(qū)價格的平均值。

圖1.2 1980—2017年各經濟體名義房價漲幅對比情況

資料來源:BIS,恒大研究院。

高房價令市民背負巨大的購房壓力。一方面,高房價脫離了居民購買能力,自置居所住戶在香港家庭住戶總數占比從2004年的54%下滑到2017年的49%;另一方面,高房價使小面積戶型廣受歡迎,居民住房條件改善有限。2009—2017年,香港40平方米以下的私人房屋竣工量占私人房屋竣工總量的比重從5%提高到39%。1982—2017年香港自置居所住戶占比情況見圖1.3。

圖1.3 1982—2017年香港自置居所住戶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恒大研究院。

三、住房面積小

香港房屋普遍小型化。2015年,香港公屋、居屋、私人樓宇的面積中位數分別為23平方米、51平方米、5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僅為15平方米,顯著落后于其他發(fā)達經濟體。

近20萬名市民租住劏房,人均住房面積5.8平方米。劏房即分間樓宇單位,指住宅單位被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較小單位用于出租。2016年,香港劏房居住人口達19.99萬,占總人口比重約3%,人均居住面積僅5.8平方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毕节市| 喀喇沁旗| 长海县| 石嘴山市| 兰坪| 荥经县| 沭阳县| 延川县| 富宁县| 乐昌市| 泰来县| 昔阳县| 延津县| 乌拉特前旗| 南溪县| 科技| 泾阳县| 崇州市| 连云港市| 雷波县| 桦甸市| 外汇| 兴安盟| 无极县| 武胜县| 鄂尔多斯市| 湾仔区| 京山县| 桐庐县| 和龙市| 临潭县| 谷城县| 安义县| 德安县| 嘉禾县| 涿鹿县| 昌图县| 延长县| 铅山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