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311,縉猶在耶?
- 明日棋局
- 朱雀素羽
- 3069字
- 2021-02-06 08:00:00
不過這些官員雖然跪著略顯辛苦,卻比太子和那些被一起叫進文華殿的東宮屬官卻好得多了。朱棣剛一見到太子的面便大發雷霆,斥責他目無君父,大逆不道,嚇得太子和那些屬官又再次跪倒。朱棣罵了半天之后太子才意識到朱棣發怒的原因是自己遣使迎駕稍遲,于是連忙磕頭謝罪。
可是事到如今光謝罪卻也是不頂用了,朱棣又罵了一會兒后對著侍立在一邊的一個人道:“紀綱,太子犯下如此大錯都是這些東宮屬官沒有輔佐好太子,甚至是蠱惑太子。將這屬官全部抓起來慢慢審問,看看是否有謀逆之心。”
這時候太子才意識到紀綱居然也在旁邊,剛才進來的時候由于是低著頭并沒有察覺這個異狀。只聽得紀綱應了一聲,隨即便有幾十名錦衣衛沖進殿來將太子身邊的這些屬官都帶了下去。
朱棣看著臺階之下孤零零跪著的太子冷冷地下令道:“將太子帶回太子宮嚴加看管,沒有朕的旨意不允許出門。”隨后又對太子道:“太子回去之后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罪過。”
再看太子朱高熾,也不知道是因為跪的時間太長了,還是因為體型太胖的原因,他居然趴在地上老半天才哆哆嗦嗦地站起身來,不過剛站直身體一晃又險些跌倒。其他內侍也不敢上前扶著,好在朱高熾此時也只是晃了一晃。
他咽了好幾口穩住了心神才謝罪退出大殿。朱棣依舊冷冷地看著這一切,不過當看到朱高熾剛才險些摔倒的時候朱棣的臉上的肌肉不覺抽動了一下。
此前在朱棣回軍的時候,太子確實遣使接駕的時間確實有點晚,而一直跟隨朱棣出征的朱高煦立刻意識到其中的機會,當即便在朱棣耳邊吹風,說太子迎駕稍遲的原因是對朱棣處罰解縉的進行的抗議。
聽到朱高煦的告狀朱棣頓時大怒,本來就像當著朱高熾的面便想要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可是現在當他看到太子如此慌亂失措不覺也是心下不忍,畢竟即使是皇帝,這舐犢之情終究無法消除,更何況這個兒子是自己和自己最愛的徐皇后所生的孩子。
朱棣見太子離開之后,這才對還站在一邊的紀綱道:“紀愛卿,你來見朕是有什么事么?”
紀綱行了一禮道:“陛下之前吩咐要查看仍在關押的犯人名冊,微臣已將犯人清點完畢,請陛下御覽。”說著將手中的一本冊子捧過頭頂。
朱棣點了點頭說了聲“好”,隨即便一名內侍將名冊放在御案之上。朱棣一頁一頁地翻著冊子,忽然紀綱就聽到朱棣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這解縉還在呢?”之后直到朱棣將冊子翻完朱棣再也沒有說第二句話。
紀綱侍奉朱棣已經好幾年了,朱棣只要說上一句他便能知道朱棣的下一句的意思。剛才朱棣那句莫名其妙的話對于紀綱來說卻是意思再明確不過的命令了。紀綱等朱棣將名冊交還給他之后也沒有多話,行禮磕頭便退出殿外。
太子出事了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南京城,畢竟這么多東宮屬官同時被抓進錦衣衛只要不是瞎子肯定能看到。林菁霜差不多第一時間便聽到阿雪跟她說起這件事。
“霜妹妹,你說皇上是準備要廢了太子么?”
“依照這跡象極有可能,如此興師動眾恐怕快則明天,慢則十天便會有廢黜的詔書出來。”林菁霜皺著眉頭道,“不過我現在擔心的不是太子而是楊溥大哥,他是太子洗馬想必也被抓進了錦衣衛。”
阿雪一哆嗦,被抓進錦衣衛的后果她從岳麟禹口中已經聽說好幾回。她問道:“那他不會有事吧?”
林菁霜雙眉緊鎖,憂道:“現在不好說,這是欽定的案子,除了皇上誰也不能保證。不過既然楊溥大哥是東宮屬官,那也是和太子榮辱與共的。如果太子被廢,那楊溥大哥多半是走不出錦衣衛了,如果太子能夠保住位子或許還有回旋的余地。現在就只有等皇上是如何處置太子的了。”
這一天除了錦衣衛滿大街在抓其他東宮屬官之外,皇宮之中并沒有再傳出什么消息。而就在第二天突然從錦衣衛中抬出一具尸首,自從錦衣衛成立以來從里面抬出尸體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到后來已經到了哪天不從里面抬出尸體旁人還覺得奇怪的地步了。
不過抬出的這具尸體依然引起不小的騷動。很快這消息便已經傳遍整個南京城——原來是前內閣首輔解縉暴斃在錦衣衛中。
紀綱雖然作為朱高煦陣營里的人,對于能除掉太子陣營里的解縉是不會手下留情的,可問題是解縉以前是內閣首輔,朱棣面前的紅人,朱棣將其扔到詔獄中說不定只是為了懲戒警告一下解縉,要是沒得到朱棣的首肯下黑手殺了解縉,萬一被朱棣知道那就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解縉在詔獄之中雖然比不上以前做官的時候,不過紀綱卻也沒有虐待他。而朱棣的那句話卻讓紀綱明白皇上已經不想再聽到或者看到解縉這個名字了。
聽到解縉死于詔獄,林菁霜也只是嘆息了一聲。由于已經是十一月底,這天林菁霜和阿雪帶著幾個從人坐著馬車準備出發去總壇。剛來到南京城外的長亭時卻見已經有幾人坐在長亭之處,林菁霜微微一笑走出馬車上去見禮。
原來前一天楊榮派下人來岳府請林菁霜過府一敘,林菁霜知道楊榮深夜派人前來定是有要事,不過一來見天色已晚,二來南京城里說不定也有紀綱的耳目,于是便暗示他第二天來長亭。
林菁霜也不客套直接便問:“此處雖然在城外,說不定也會有錦衣衛的人,勉仁兄有什么要事請講當面。”
“前日東宮官屬被抓,太子被幽禁;昨日縉紳也慘遭毒手。不知林姑娘有和妙策可解此局么?”這縉紳乃是解縉的字。
“以勉仁兄的才智恐怕早就已經胸有成竹了,來找我恐怕是想知道我師兄的意思吧?”林菁霜也是直截了當地說道。
“林姑娘聰慧,在下確實有些想法,之前確實去見過姚師,不過姚師對于此事并沒有任何說法。在下想莫不是此事事關重大,姚師不敢妄議。不過姑娘您是姚師的師妹,想來姚師應該和你談起過他的想法。不知姑娘您是否可以指點一二。”
林菁霜也不騙他,道:“我雖然去過師兄那里,不過師兄對于此事卻沒有說什么。不過據我觀察師兄心里還是支持太子的。”
楊榮見林菁霜也并不確定,不覺一陣失望。可他轉念一想此前和這少女接觸下來知她見識匪淺,不如和她計議一番說不定也會有什么收獲。于是道:“既然這樣,在下想聽聽林姑娘對于眼下有什么看法么?”
林菁霜其實早就想好說辭,當即說道:“其實也沒什么好辦法,如今這樣的局面想要毫發無損地救出太子根本不可能。所以現在唯一要做的或者說是唯一能做的就是要保住太子的位置,只要保住這一點其他一切皆可放棄,就連皇上要幽禁太子也可以忍讓。等皇上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以后的事可以慢慢再想。”
“林姑娘這法子確實不凡,不過群臣們都對縉紳之死心存恐懼,而且他們得知陷害縉紳的是漢王。所以他們都想聯名參劾漢王。”楊榮試探道。
林菁霜搖了搖頭道:“漢王現在圣寵正隆,參劾他無異于以卵擊石么?小妹倒是覺得與其參劾漢王不如參劾紀綱。解大人此前是內閣首輔,雖被捕下獄但皇上并沒有下明詔處死解大人,紀綱濫用私刑致使解大人瘐死獄中難道不該參劾么?”
說到這里林菁霜突然湊近楊榮的耳邊輕聲道,“勉仁兄可以想想當年太祖高皇帝是怎么整治胡惟庸和誠意伯的。現在誠意伯已經不在了,那皇上還留著胡惟庸干嘛呢?不過如果言官御史直接以妄殺大臣參劾恐怕未必有效。不如直接參劾紀綱不法謀反之事,想這紀綱飛揚跋扈,作惡多端多年,他的那些爛賬對于御史來說應該不難找吧。”
楊榮悚然而驚,胡案過去只不過二十年,胡案的卷宗還沒有泛黃,楊榮怎么會不清楚。雖然當年處理胡惟庸案的時候其中一條罪名就是胡惟庸毒害誠意伯劉伯溫,但是在朝的眾官員大多都心里清楚,即使胡惟庸毒害劉伯溫這條罪名成立,那也是得到朱元璋的首肯甚至是授意的。不過此事畢竟關聯到朱元璋,誰也不敢說出來罷了。
這些想法其實楊榮在來之前便已經大致都考慮好了,只不過事關重大想聽聽林菁霜乃至姚廣孝的意見,可現在聽林菁霜這么說出來還是有些訝異。
楊榮默默地點了點頭,卻聽得林菁霜微微一笑繼續道:“這只是小妹的一些淺見,至于怎么做如何做小妹乃是一介女流就不便參與了。勉仁兄謹慎周到又才智過人,在皇上身邊這么久了肯定有不少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