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伍·海峽兩岸的謝幕

清明雨沾濕文廟戲臺的燕尾脊時,阿月腕骨似乎已能反向彎折。父親那對檀木偶的懸絲纏在惠安女銀腰帶扣上,隨著她鑿刻影雕的節奏輕輕震顫。海峽對岸的晨霧里,臺南老戲院正在拆卸封墻,李師傅的戲箱露出斑駁的一角。

“阿月,電壓不穩!“陳金水在配電箱前嘟囔著‘新機關吃不住舊戲的魂’。她將最后半闕工尺譜刻進漢白玉板,臺灣傳來的實時投影突然晃動。李師傅那半箱木偶爬滿船蛆,惟獨生角偶的控線板閃著暗金色澤。

當兩岸木偶背靠背拼合的瞬間,二十四尊傀儡突然掙脫懸絲,像深海盲鰻找到失散半身的神經索,在投影交織的光幕中自行起舞。

母親捧著朱漆食盒踏上戲臺,揭開時赫然是當年燒毀的船票殘片。糯米漿粘合處嵌著枚鑰匙齒模,玉佩紋路是李師傅的血刻航標,航標用漢語、荷蘭語、日語重復書寫,每個語種都缺了最后一筆,像被海峽咬斷的舌頭。這與阿月頸間玉佩完美咬合。

“你爸把渡船刻成了鑰匙,“母親將齒模按進影雕板的浪花紋,“他說過,海峽最窄處,不過是一出戲的轉調。“

子時整,兩岸戲臺同時點亮玉蘭花燈。阿月左手牽動陳三拾荔枝的懸絲,右手控著五娘拋羅帕的柔腕,她踏著母親擦拭玉蘭燈的碎步,懸絲卻在空中走出父親刻刀的折線。當臺灣會場飄來《共君斷約》的南音時,她突然松開所有絲線——改良后的惠安影雕術觸發機關,木偶被地磁牽引著凌空飛旋,缺失的“私奔“一折在月光中自動補全。

投影幕上,李師傅的生角偶忽然睜開琉璃眼。阿月仿佛看見1987年的臺風夜:渾身濕透的李師傅將戲箱推給父親,自己卻被浪卷入礁石群。瀕死的藝人用血在箱蓋刻下航標圖,最后那筆拖得太長,成了阿月玉佩上的紋路。

母親忽然起身唱起《因送哥嫂》。沙啞的嗓音驚起檐角家燕,那些父親生前雕刻的石鳥紛紛在投影中羽化成光,銜著懸絲飛向海峽中軸線。

當泉州東西塔與臺南赤崁樓的倒影在月圓之夜重疊時,檀木偶脊柱裂開細縫,李師傅當年塞在偶身的荔枝肉,經父親用海鹽腌漬和卅載黑潮暖流窖藏,竟在兩岸月光交疊中釀成酒露,滲入臺灣海峽最深的那道海溝。

“謝幕!“陳金水敲響云鑼。所有木偶紛紛朝著古航道方向深揖,阿月摸到檀木偶脊柱新增的刻痕,正是父母當年初遇的崇武燈塔。母親的手指在銀腰帶纏枝紋上忽然凝滯,突然從襟口摸出片焦褐的紙,那是1987年船票燒剩的殘角。

她將它折成拇指大的紙船,輕輕放進阿月腳邊的鐵桶。漢白玉廢料堆成的雪丘間,紙船載著父親的石粉起伏沉浮,像那年暴雨夜未出港的渡輪,終于駛入了女兒掌紋里的海峽。

臺灣會場倏然響起蒼老的南音吟唱,聲線里纏著基隆港的咸澀。

觀眾席前排,戴斗笠的老者顫巍巍起身。他殘缺的右手小指撫過生角偶脊背,荔枝紋路間簌簌落下漢白玉粉末,與阿月褲管上未拍凈的石屑一模一樣。褪色戲帕從斷指間垂落,帕角血漬暈開的“李”字下,泉州東西塔的繡紋正與投影幕上的赤崁樓疊影。

老者將帕子輕輕覆上琉璃眼,生角偶的睫毛忽地顫動,三十年前懸在龍眼樹梢的銀鈴鐺,突然從海峽月暈中叮鈴墜下。海風裹著兩岸的掌聲在戲臺盤旋,阿月望著投影幕上拼合完整的荔枝殼,月光從機械齒輪與花崗巖雕紋間折射而過,掌中木偶的懸絲垂入歷史褶皺,牽起的不止隔海相望的戲臺,還有代代匠人用體溫焐熱的文明信約。

對岸漂來的燈籠與泉州漁火連綴成鏈,恰似黃五娘拋向陳三的那串琉璃瓔珞,在海峽中浮沉三十秋后,她突然讀懂父親刻在鑰匙柄的“開元“和那句“非啟城之鑰,乃解時之器”的真義——開萬世之蒙昧,元本心之赤誠。原來所有文明的鎖孔都是同一把鑰匙的倒影,從瑪雅文字到量子密碼,人類始終在破解自己設下的謎題。

她腕間的銅鑰匙微微發燙,像極了母親分娩那夜,父親在產房外煨熱的雕刀——那夜他邊刻滿月賀禮邊哼戲文,把新生兒的啼哭譜成了《荔鏡記》的新腔。

(全書終)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秀山| 积石山| 福鼎市| 会理县| 梧州市| 金秀| 永年县| 莱西市| 吉水县| 天水市| 林芝县| 福海县| 乃东县| 九寨沟县| 安龙县| 桃园县| 汉沽区| 盐津县| 如皋市| 和平区| 周口市| 璧山县| 册亨县| 柞水县| 福州市| 巴马| 娱乐| 砀山县| 云霄县| 栾川县| 湖北省| 新邵县| 岗巴县| 拉萨市| 忻城县| 韶山市| 六枝特区| 新源县| 望谟县| 广德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