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句話:孩子,學會感恩吧(1)
- 父母應該說的10句話
- 張振鵬
- 5581字
- 2013-12-27 19:38:42
如果你受苦了,感謝生活,那是它給你的一份感覺;如果你受苦了,感謝上帝,說明你還活著。人們的災禍往往成為他們的學問。
——(古希臘)伊索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后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英國)薩克雷
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法國)盧梭
感恩是智慧的營養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印度)泰戈爾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人品德的表現。當然,感恩也是一種形式,是健康社會人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行為,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孩子,如果你能擁有感恩之情,時刻有報恩之心,就能體會到充滿燦爛陽光的人間真情,這陽光般的真情,時時刻刻溫暖著人們的心田,也是人們朝著既定目標前進的取之不竭的動力源泉。
孩子,生活對于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可是每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卻不相同。有的人衣食無缺卻整天悶悶不樂,而有的人生活貧困卻依舊樂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人的心在作怪。
也許你會感到疑惑,為什么一個人擁有的多反而不快樂,而有的人擁有的少卻總是很開心。于是你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人幸福與否和擁有多少沒有直接關系。如果你真能得出這個結論,恭喜你,孩子,你悟出了人生的一個真理。
確實,一個人的幸福感和物質的豐盈與否沒有決定性的關系。通過觀察就能發現,只要是生活幸福的人,無論他有沒有錢,他都會過著一種無怨無悔、幸福快樂的生活。而他們的生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他們的心中,時時充滿了感恩。
孩子,感恩是一種生活狀態,如果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發現平凡中的美好,就不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個人的得失上;如果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時時處處體會到別人的需要,想到別人對自己的好,并想盡辦法去做些什么回報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收獲很多……
一天,一座修道院的大門被叫開,看門人驚喜地看到,旁邊果園的一個果農給他送來一大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果農對他說:“親愛的兄弟,感謝你在我每次來修道院時對我的關照,我送給你這串葡萄,來表達我的謝意。”看門人對于果農如此情意濃厚的禮物表示感謝,果農滿意地離開了修道院。
看門人把葡萄洗干凈,得意地望著它們。忽然,他想起修道院里的一個病人得了重病,身體正在遭受著折磨,而且什么也不想吃。看門人心想:“他多么需要營養啊!”于是,他決定把這好吃的葡萄送給他,讓他開開胃。
看門人把葡萄送到虛弱的病人床前,病人睜開雙眼驚喜地看著這串晶瑩剔透的葡萄。看門人對他說:“先生,有人送給我這串葡萄,但是我知道你什么都不想吃,我覺得它一定能帶給你食欲。”看門人拿來一個大盤子,把葡萄放在上面,讓病人享用。然后,他又回去繼續工作了。
病人正被病痛折磨著,看到看門人送來的這串葡萄,感覺病一下子好了許多。他從心里感激看門人,他明白這串葡萄里凝結著一片愛心。病人拿起葡萄,又想起應該把它送給對自己傾注了大量心血,整日整夜地為他操勞的護士,以慰藉自己的靈魂。
病人喊護士,護士迅速跑了過來,她以為病人出了什么問題。病人對護士說:“小姐,看門人惦記著我的病,送給我這串葡萄,讓我品嘗。由于我這段時間什么都沒吃,我吃了它可能傷胃,我想還是讓你吃,你對我一直很不錯。”護士堅持不收,她知道病人可以吃下這串葡萄,它看起來太鮮美了。可是,越堅持,病人越是拒絕,護士只好道謝收下。
護士邊走邊想,這串葡萄應該送給兢兢業業為大家服務的廚師。于是,護士來到廚房,找到了廚師,對他說:“你的心像這串美麗的葡萄一樣高尚,你的工作真的很辛苦,為我們提供可口的飯菜,這串葡萄送給你吧。”廚師謝絕了護士的好意,最后把葡萄送給了為大家操勞的修道院院長。
就這樣,這串葡萄在整個修道院里傳來傳去,最后重新回到了看門人手中。看門人驚奇地看著葡萄原封不動又回到了自己手中,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他決定,不能再讓葡萄兜圈子了,他不再遲疑,開始吃起葡萄來,他覺得這是他吃過的最甜美的葡萄。
其實,傳遞著的哪里只是一串葡萄,它是人們樸實真誠的感恩之心。修道院的人們懂得感恩,他們的心靈一定是安寧的,是感恩讓他們收獲了更為寶貴的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是感恩讓他們擁有了幸福的生活。懂得感恩,才能處處為別人著想。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時常忽略了自己的人,必然能得到大家的關懷和幫助。
孩子,當你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時,是不是時常念著別人對你的好處,而忽略了一些不如意;是不是時常想著別人對我們的付出,而積極地想做些什么去回報他們。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無論你以后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下,一定都能走出漂亮的人生之路。因為你的心是柔軟的,是富有愛心的,是懂得回報的,這樣美麗的心境,怎能沒有美好的未來?
父母的話
孩子,懂得感恩的人是美麗的人,也一定會有美好的人生。人生就像一盤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一盤。當你的棋是一副好棋,孩子,請不要得意,因為即使這樣,你的成長之路也同樣凝聚了眾人付出。當你懂得感恩的時候,你的這盤棋會更加地精彩。
如果你十分不幸,拿到了一盤壞棋,你也不要傷心,因為一顆美麗的心,哪怕面對再兇險的人生之路,也會逢兇化吉。因為,感恩的心會招來許多“貴人”,在他們的扶持下,在你自己的努力下,一樣可以把壞棋下得有聲有色。
給自己一顆感恩的心
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厲害。
——英國諺語
孩子,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所以,當有一顆感恩的心,用這顆心去面對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如果忘卻了感恩,只知麻木地索取,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在感恩的心緒中,人們總能自發地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才能收獲更多的幸福和快樂。就像那首歌中唱的:“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學會感恩,你就能體會到充滿燦爛陽光的人間真情,這陽光般的真情,時時刻刻溫暖著人們的心田,也是人們朝著既定目標前進的不竭動力。
二戰時期,在美國一個鬧饑荒的小鎮,一個家境富有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師每天按時在教堂門口給饑餓的孩子們發放面包。他對來領取面包的孩子說:“這個籃子里的面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面包。”
瞬間,饑餓的孩子仿佛一窩蜂一樣涌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著,為得是拿到最大的面包。但是,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面包師說聲謝謝就走了。
但是有一個叫琳達的小女孩卻例外,她總是顯得安靜又有禮貌,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籃子里最小的一個面包拿起來。最值得贊嘆的是,這還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每次拿完面包她并不急于離去,而是要向面包師表示感謝,在親吻面包師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師又把盛面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著。琳達這回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面包,但她依舊沒有忘記感恩面包師的賜予。
當她回家以后,媽媽切開面包,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媽媽吃驚地叫道:“琳達,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好心人揉面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琳達,趕快去!”
琳達拿著銀幣跑向面包師的家里,把媽媽的話告訴了他,并還回這些銀幣。這時,面包師面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面包里的,我要獎勵你。愿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
琳達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激動地跑回了家,告訴了媽媽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報。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人品德的表現。懂得感恩的人會有一顆感恩的心,當然這個人也一定是個幸福的人。孩子,現在我們來反思一下,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是像大多數人那樣哄搶一通,還是默默地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別人的幫助呢?也許,之前你也會像大多數人那樣,把別人的幫助當做理所當然,我希望你從下一刻開始,把感恩種上自己的心田。
當你慢慢學著去感恩之后,也許你會發現生活中很多細微的美好,發現人與人之間有很多平凡的感動。孩子,現在你該知道,一顆知足感恩的心是多么的重要了吧!那么,從現在開始,細心地體查和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吧!也許,你會發現自己日漸平淡麻木的日子,變得越來越豐厚而富有,但是,你不要感到驚訝,這是你那顆懂感恩的心對你的回饋。
父母的話
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是赤身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從一無所有到衣食無憂,從懵懂無知,到實現了自己的很多理想。仔細想想,這些成就里面,雖說有自己的辛勤工作,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但是,只靠自己各人的力量足夠完成這一切嗎? 如果沒有農民伯伯的辛勤勞作,你的早餐可能就沒有著落;如果沒有紡織工人的付出,你的衣柜就不會有這么多自己喜愛的衣服。當然,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和老師對你的幫助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雖不必去尋找和記住每一個自己要感謝的人,但是,你要記住,生活是自己的,社會是大家的,我們是社會的一分子,如果大家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這個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會更加的和諧。為了自己能有個更美好的明天,把感恩放在心中吧。
父母的愛是偉大的
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親人離去,但他們的愛卻永遠留在子女靈魂的最深處。
——(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有許多種愛,它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有父母對子女的愛,那是一種無私、忘我的情懷;有朋友之間的愛,那是純潔、互助的美麗;有人們對弱勢群體的愛,那是人類同情和慈悲的體現……孩子,這里面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這是世間最偉大的愛。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我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就來到了災區進行救援,在救援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當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母親的時候,她已經離開了人世,她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救援人員透過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去時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這個姿勢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
救援人員急忙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最終確認她已經死亡。接著,救援人員又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磚頭上敲了幾下,希望能找到別的生命跡象,可惜里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龐令在場所有的人動容。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孩子,當你看到這個故事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我相信,你也一定會為這位偉大的母親所感動,甚至流淚吧!是啊!在這場人類的浩劫中,是母親的愛讓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續。人們都說生命是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但是,在母愛面前,母親寧愿把最寶貴的東西留給孩子。
雖然大多數時候,父母的愛并不是以上面故事中這樣悲壯的形式表現出來。可是,孩子,你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子女永遠是父母的“心頭肉”。有人說,世上最難報的恩就是父母恩,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計報酬,無法計量。父母一顆熾熱的心,只是單純的希望孩子能好,能有個美好的未來。為了得到這些,父母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孩子,你要知道,沒有父母就沒有孩子,孩子托父母的福,才得以看見了陽光、彩虹、鮮花,才能聽見了鳥的歌唱、風和流水的交響……父母的恩是孩子今生最應該報答的恩情。一句體貼和感謝的話、一個幫父母分擔勞苦的動作,就會讓父母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悅。
父母的話
孩子,母親懷胎十月,忍受著妊娠的痛苦,生下了值得自己一生守望的寶貝。在哺育你的過程中,父母時時刻刻無不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再苦再累,也要讓你受最好的教育,當你生病的時候,父母又徹夜未眠守在床邊……
所以,當你了解了父母的心,就不會再埋怨父母沒給你買名牌的衣服,不會再埋怨父母沒有給你足夠的零花錢。去疼愛你的父母吧,像他們疼愛你一樣,即使你現在還不太習慣這樣做,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心。
懂得父母的辛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中國)孟郊
在多年前的某一天,當你呱呱墜地時,第一聲清脆的啼哭和父母疲憊而會心地一笑,昭示著世界上的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父母用含著淚水的幸福笑容迎接了你的到來,但也就從那一刻起,父母就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你。
孩子,為了給你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為了能夠讓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父母付出的不僅是物質,還有心血和青春。思考一下,你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能有一個溫馨的家,并且穿著得體,備受寵愛。此外,還能接受好的教育,在平日的空閑時間,還可以戶外運動,嘴饞了還可以出去大吃一頓……這一切,又是誰給的呢?還是父母!
父母給孩子的是最博大、最無私、傾其所有的真愛。他們用所有的情感來培育著孩子的成長,起早摸黑辛勤奔波,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勞苦與艱辛。仔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之中,都凝聚著父母的辛勞與付出。
孩子,不要簡單地認為父母的這些付出和愛是天經地義的,要不懂得父母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