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晉之亂 賈氏 諸王 胡羯 江左中興附

【內容提要】

本篇敘述了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及西晉滅亡、東晉建立的過程。

在冊立長子司馬炎或次子司馬攸為世子的問題上,晉王司馬昭頗為猶豫。在重臣的壓力下,三國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司馬炎被立為世子。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魏元帝曹奐禪讓于司馬炎,是為晉武帝,西晉建立。第二年,晉武帝恢復分封制,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建國。之后宗室諸王的權力不斷擴大,諸王可以自行選用文武官員,收取封國內的租稅。

西晉武帝晚年,朝廷內外要求齊王司馬攸繼位的呼聲高漲,這引起武帝的不滿,荀勗、馮趁機進讒言,將司馬攸排擠出朝,司馬攸因氣憤吐血而死。晉武帝病重之時,托付后事,任命汝南王司馬亮與皇后楊芷之父楊駿共同輔政,在楊皇后的干預下,改為楊駿單獨輔政。西晉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司馬炎去世,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司馬亮恐怕楊駿害他,逃亡許昌,結果楊駿大權獨攬。楊駿專權引起皇親國戚及某些大臣的不滿,惠帝皇后賈南風是開國元老賈充之女,兇狠多詐,企圖操縱晉惠帝以把持朝政。在賈后的密謀策劃下,楚王司馬瑋帶兵進入洛陽。西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賈后令惠帝下詔,宣稱楊駿謀反,司馬瑋領兵圍攻楊駿府第,將其殺死,廢皇太后楊芷為庶民,又誅滅楊駿三族,其政治勢力被消滅。

楊駿被殺后,朝政大權由汝南王司馬亮與元老大臣衛瓘共同執掌,楚王司馬瑋因功被任命為衛將軍,兼領北軍中候,賈后的親戚也擔任了要職。司馬亮與衛瓘計劃奪取司馬瑋軍權,遣其回歸封國,于是司馬瑋投靠賈后,賈后封司馬瑋為太子少傅,然后令惠帝下手詔給司馬瑋,令他宣布司馬亮與衛瓘圖謀不軌。于是司馬瑋率軍包圍二人府第,將其殺死。

另一方面,賈后擔心司馬瑋權力過大威脅自己,在殺死司馬亮的第二天,她與惠帝采用張華的計謀,派人宣布司馬瑋偽造手詔,將其處死。由此朝政大權被賈后掌控,她的親戚多被委以重任,同時還起用名士張華與世族裴、裴楷、王戎等人,賈后掌權后的七八年間,政局還算穩定。

太子司馬遹非賈后親生,且二人一向不和。西晉惠帝元康九年(299年),賈后令人偽造太子要惠帝退位的書草,設計陷害太子。結果太子被廢,囚禁于金墉城。身為太子太傅的趙王司馬倫,在太子被廢后,與其親信孫秀等人密謀推翻賈后,他們設計誘使賈后殺死太子,再以為太子報仇之名誅殺賈后。結果賈后、張華、裴等人先后被殺,司馬倫一黨掌握了朝廷大權。西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趙王司馬倫自立為皇帝,晉惠帝被廢,囚禁于金墉城。

趙王司馬倫稱帝后,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經過六十多天的戰斗,司馬倫兵敗,被囚禁于金墉城,后飲金屑酒而死。司馬冏迎接惠帝復位,自己擔任大司馬一職,司馬颙、司馬穎二王被封高爵,擁兵自重。司馬冏獨攬政權后不可一世,政事荒廢,翊軍校尉李含詐稱受到惠帝密詔,要河間王司馬颙攻打司馬冏。西晉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底,司馬颙上表陳述司馬冏的罪狀,興兵討伐,同時聲稱長沙王司馬為其內應,致使司馬與司馬冏連戰三日,結果司馬冏戰敗被殺,司馬獨攬政權。

司馬颙不甘心司馬獨攬政權,西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司馬颙令部將張方與司馬穎起兵討伐洛陽。惠帝下詔令司馬為大都督,興兵迎擊。在朝任職的東海王司馬越乘司馬軍隊疲憊之際,慫恿張方派兵到金墉城抓捕司馬,司馬被活活燒死。司馬穎獨攬政權,廢除皇太子司馬覃,自稱皇太弟,處處展現其奪位野心,這使其他野心家有了政變的借口。惠帝以東海王司馬越為大都督,聚集十多萬士兵討伐司馬穎。司馬越大敗,司馬穎部將石超將惠帝抓捕后送到鄴城,司馬越逃回封地東海。

司馬越戰敗后,其親弟司馬騰聯合異族烏桓、羯人等勢力大敗司馬穎。司馬穎放棄鄴城,與惠帝逃到洛陽,洛陽守將張方又把二人挾持到長安。司馬颙廢除司馬穎的皇太弟地位,獨攬大權。司馬越再次集結大軍,討伐司馬颙,司馬颙命人暗殺張方,然后派人將張方首級送到司馬越軍中,以此進行和解。但司馬越不但沒有退兵,反而進軍長安,司馬颙單騎逃到太白山。司馬穎在逃亡途中,被范陽王司馬虓(xiāo)幽禁,其長史劉輿矯詔將其賜死。西晉惠帝永興三年(306年),晉惠帝暴亡,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懷帝下詔以司馬颙為司徒,在上任途中,被南陽王司馬模部將梁臣掐死。晉懷帝改元永嘉,令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輔政。在“八王之亂”中,東海王司馬越最終得勝,掌握了朝廷大權。

“八王之亂”期間,并州刺史司馬騰與將軍王浚聯合鮮卑貴族,進攻司馬穎駐守的鄴城,司馬穎不敵,匈奴貴族劉淵獻計,要回匈奴召集騎兵抗衡鮮卑人,得到司馬穎的同意。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劉淵返回左國城,自稱漢王,設置百官,打敗司馬騰,招降山東起義的王彌等人。西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年)劉淵稱帝,定都平陽。永嘉三年(309年)秋冬,劉淵派其子大將軍劉聰率領石勒、劉曜等人進攻洛陽,西晉軍隊頑強抵抗,匈奴敗退。

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后,其子劉聰自立為帝。第二年,劉聰命前軍大將軍呼延晏率兵進攻西晉都城洛陽,前后十二戰,晉兵皆敗。接著劉曜、王彌、石勒合兵攻破洛陽,殺死西晉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萬人,俘獲晉懷帝司馬熾,押送漢國都城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洛陽被攻破后,中原的衣冠士族大多南下江南,唯有并州刺史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繼續留在中原,與匈奴漢國政權對壘。其時,北方各州大部分地區淪入劉聰統治之下,劉聰命石勒主持冀、幽、并、營四州軍事,封石勒為上黨公。不久,劉聰首先對劉琨發起進攻,結果劉琨大敗。

西晉懷帝永嘉七年(313年),劉聰在平陽殺害晉懷帝司馬熾。消息傳到長安,司馬鄴(一作司馬業)即位,是為晉愍帝。愍帝即位后,決定對匈奴漢國發動總攻勢,收復中原,下詔派三路大軍進攻漢國,東路由司馬睿率軍進攻洛陽,西路由司馬保率軍進攻長安外圍,北路討伐大軍分為兩部,一部由劉琨率軍沿西河進攻西平,一部由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率軍直搗平陽。劉聰聞訊后,急調主力戍守平陽,命漢國大將軍劉粲阻擊劉琨,驃騎將軍劉易阻擊猗盧,蕩晉將軍蘭陽駐守西平。劉琨、猗盧兩支北路軍在漢國軍隊的嚴密防備下,推進受阻,被迫退兵。東、西兩路大軍也因司馬睿、司馬保拒絕出兵而中止。此后不久,劉聰以石勒為并州刺史,在并州形成石勒與劉琨對峙割據的局面。石勒先后擊敗幽州刺史王浚和并州刺史劉琨。西晉愍帝建興四年(316年),劉聰派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投降,被虜往平陽,西晉滅亡。

“八王之亂”中,處于帝室疏族地位的瑯邪王司馬睿,為了避免殺身之禍,采取恭儉退讓之計,設法脫身回到自己的封國。西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年)九月,司馬睿偕王導渡江,采用王導之謀,請求移鎮建鄴。朝廷遂任命司馬睿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在王導、王敦的輔助下,司馬睿優禮江南當地士族,始得立足于江南。西晉滅亡的第二年四月,司馬睿即晉王位,改元建武,東晉建立。他廣辟掾屬以為輔佐,有“百六掾”之稱。東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年)春季三月,晉愍帝死于漢國的訃告傳到江東,司馬睿即皇帝之位,是為晉元帝,改元大(太)興。

西晉末年到東晉建立之初,戰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北方少數民族紛紛內遷,建立政權,而西晉王朝內部則爭權奪利,不斷內訌,走向滅亡。司馬睿在南遷士族的支持下建立東晉,地位逐漸鞏固。此時期雖然經濟遭受破壞,人民生活困苦,但加速了民族的融合,是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時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永新县| 公安县| 行唐县| 四子王旗| 土默特右旗| 增城市| 新田县| 清水县| 永平县| 绥江县| 安宁市| 宁阳县| 磴口县| 安康市| 常州市| 兰州市| 定远县| 新疆| 新安县| 晋州市| 乐平市| 囊谦县| 祁东县| 桐庐县| 贵州省| 深泽县| 梅河口市| 景洪市| 阿拉善左旗| 团风县| 道孚县| 囊谦县| 青河县| 互助| 镇赉县| 鄂尔多斯市| 桂平市| 邵阳县| 汽车|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