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依次亮起。陳恒一個人坐在公車亭繼續打游戲,心里卻想著趙筱筱的話。令他感到愉快的是,幾分鐘過去后,趙筱筱乘坐的公車依舊在眼前緩緩移動——
N市已經從某個地方在修地鐵變成了到處都在修地鐵,一到晚高峰車流就緩緩移動,陰郁的表情寫滿人們的臉上。
地鐵,一個代表速度與便捷的名詞,裝滿了許多人對新生活的向往。遺憾的是,隨著地鐵線大熱起來的不是薪水,而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住宅樓盤,吸引買家的強勢圍觀。
陳恒總是會想:有錢的人怎么那么多呢,他們的錢都是從哪里來的?
愈想愈失落,“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這樣對比起來,趙筱筱擔憂的事情就像是一種無謂的煩惱,而如何在這座城市安家明顯更令人焦灼。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日,陳恒坐上朋友的車到正在建設的新城區去逛了一圈,目睹了那里的規劃有序,未來的城市中心讓人充滿期待,他腦子里甚至蹦出了“浦東新區”這個名詞。
朋友一直慫恿他過來買房,說現在不下手,以后就越來越貴了,特別是地鐵修好后,房價肯定翻倍地漲。而他只是笑笑,表示再考慮考慮,畢竟按現在的工資水平,月供之后就要吃土了。
陳恒心里一陣悵然,在這個城市生活真是艱難,他就像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人,連最基本的房子都解決不了,還需要跟高中同學合租一套兩居室的房子。
他想,到北上廣深混買不起房叫勇氣可嘉,在N市買不起房應該叫作沒有能力吧。
在25歲的年紀,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開始顯現出來。按照高中時的想象,此刻他應該在巴黎喂鴿子,但沒想到卻是在尋求一個鴿子籠。
其實,陳恒的家境尚可,從小到大吃穿用度并不比別人差,只是買房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幾乎要掏掉家里的一大半積蓄。
一想到這,他就特別焦慮。那是父母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足夠父母過上豐足的晚年生活。而現在他每月領著幾千塊的工資,如果把錢花在買房上,那未來的生活將變得不可預計。
單就最基本的生活來說,房貸、聘禮、小孩的教育……哪一項都是大頭。毋庸置疑,買了房以后生活質量肯定是不能保證了。
陳恒曾跟趙筱筱說過自己的困擾,他覺得如果老老實實回家,肯定會過得更有尊嚴。
而趙筱筱總是說他想得太多,房子可以慢慢來,戀愛該談就談,不是富二代就別想著像別人那樣一步到位,一件一件解決即可。
雖然話很有道理,但看似獨立的事情,哪一件不是牽扯在一起?
就拿房子來說好了,不在N市安家,結婚還是難了一點。畢竟已經步入職場,大家都越來越現實了,不像大學談戀愛那樣以共同興趣、彼此喜歡為主,要考慮的都是生活的現實問題。
想到這,陳恒意識到自己成長得太慢,有些同學早早進入成家立業的階段,混得風生水起,而他還在繼續摸索。
以前總是會在影視作品里看到男主角為房子憂心的橋段,如今真實地在自己身上上演,陳恒想以前還是太高估了自己,白費了那些預警。
相同的悵惘,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輪回,一個人一個人地歷經,陳恒仿佛看見人生的列車從自己身旁呼嘯而過,閑庭信步的他奮力拔腳追趕,卻怎么也追不上。
趙筱筱說得很對,這個小公司的確沒有什么前途,連總監都在為房貸車貸叫苦不迭,他們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繼續待在這里,好的話過幾年再升個職啥的,壞的話還是原位不動,拿幾千塊的工資,房不敢買,女朋友不敢談,最年輕的時光就要在焦慮中過去。
換工作吧,大公司難進,像他這樣有點小聰明但不善于交際應酬的人,實在是沒有多少勝算。那如果不能去大公司,換了就跟沒換一樣,還是那么一點薪水……
所以路只有兩條:一是收拾鋪蓋回家,二是繼續耗著,積累經驗,希望有一天能達到大公司的標準。
工作了兩年,陳恒深知是吃了沒有明確職業規劃的虧。
大學四年,他思維較為凌亂,看似積極參加了一些活動,也主動到校外單位去實習,拿過幾個獎,其實沒什么含金量,純粹是跟著別人的腳步走。
那時他最明確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有錢人,總想著未來有無限可能:他可以是一個穿梭在高檔寫字樓的白領,也可以是一個平步青云的公務員,更有可能是一個登上財經新聞的青年企業家……
他自認為只要有才華,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等機遇降臨或是別人慧眼識珠了。
而到了畢業那會,面對眾多的“可能”,他又開始作妖,放著專業對口的工作不做,選擇了從沒有過實習經驗的策劃崗位。
為了提高被錄取率,他把目光投向小公司,打算從最基本的職位做起,慢慢積累經驗。仍記得面試時,領導問為什么一個理科生要來做策劃工作,他說覺得自己的身體里住著一個文科生,想遵循內心的聲音云云。
是的,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文藝的理工男,不經歷一次“男怕入錯行”的體驗,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這不,走著走著就到了今天。
總結一下,陳恒覺得都是自己的“等來主義”在作祟,而這可追溯到從小到大深入骨髓的“良好”學習心理。
在他的潛意識里,認真學習就是最好的成長方式,只要成績好表現優秀,老師的夸贊同學的羨慕家長的獎勵都會主動到來,不同學習階段自動銜接,該上重點初中就上重點初中,能上重點大學就上重點大學,完全不需要進行過多的考慮。
在大學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陳恒甚至抱著“雖然沒有工作分配一說了,但只要自己表現得好,好單位就會求賢若渴找上門來”的念頭,不愿拉下臉闖一闖,只想過優雅從容、淡定自若的生活。
毫無疑問,天真可愛的他低估了社會的殘酷,連手握科研成果的學霸都要為生活奔波,更何況是他這樣只會寫寫空間日志的偽理科生?
找了家店悶悶不樂地吃著飯,陳恒突然收到了兩條信息,一條是趙君發來的,他說:“謝了,兄弟,以后別跟她一般見識。”第二條是云蘇發出的邀請:“有空出去走走?”
陳恒立馬給兩個人回了信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