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責備、痛苦及共情

責備的力量也有另一個來源:共情(也翻譯為同理或神入,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指與別人的共鳴感,或感同身受。——譯者注empathy)。人類天生有共情能力。事實上,作為社會性動物,受他人情緒影響是我們進化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這一敏感性自人出生起就誕生了。在醫(yī)院嬰兒房里會響起此起彼伏的哭聲,并不是因為所有的寶寶在同一時間感到饑餓,而是嬰兒聽到其他嬰兒的哭聲而做出了反應。

科學家在研究8~16個月大的嬰兒的共情能力期間,觀察到了認知和情感兩方面的反應。也就是說,嬰兒不但能對痛苦的哭聲有感情反應,也能表現(xiàn)出對究竟是什么制造了痛苦以及如何減輕痛苦的理解。當嬰兒看到他們的母親(假裝)用錘子砸了手指或撞了膝蓋,哪怕最小的寶寶也垂下嘴角,皺起眉頭,表現(xiàn)出自己的難過。再大一些(16個月大,已經(jīng)能自己走動)的嬰兒會走到母親身邊,輕拍她或發(fā)出呵護的輕柔聲音。

共情或許起始于我們最親近的人,但它并不終于此。1歲大的孩子會因為看到另一個孩子在游樂園摔跤而感到緊張。那個1歲大的孩子能夠?qū)λ说耐纯喔型硎埽⒖克弊约菏种负妥プ约侯^發(fā)來鎮(zhèn)定自己。

當那個孩子的1歲生日過了大約1個月之后,他會上前輕拍或撫摸那個摔倒的孩子。他也許會提供自己最喜歡的玩具,試圖安慰或撫慰對方,尤其當另一個孩子放聲啼哭時。如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會有更多的招數(shù):發(fā)出滑稽聲音來分散他的注意力,搖晃著把自己的臉湊到他眼前,做個好笑的鬼臉,或是做一些以前曾讓對方尖叫或發(fā)笑的小把戲。只有當他自己是對方悲傷的原因時,他才會退行到更小的孩子特有的、被動地僵硬不動的共情反應。

等到了2歲,他會對他人的情緒更加敏感,從而分析更復雜的線索。他的朋友不必靠摔倒或啼哭來激發(fā)他的共鳴。他能從說話聲音、臉部表情或肢體動作看出對方不開心。因為共情讓情緒有傳染性,他自己的情緒也會隨之改變。等到了5歲,他不靠線索也能明白他的朋友會因為媽媽出門而不高興,他的哥哥會因為打碎了東西而感到內(nèi)疚。等到了7歲,他會理解某些事情,比如被驅(qū)離家園或家鄉(xiāng)被轟炸,能給人造成長久的痛苦。現(xiàn)在,共情與想象力融合在一起,將孩子推上了人際聯(lián)系的新層次。到了這個階段,一個孩子會對一整個群體產(chǎn)生共情,他也許會希望為改善他們的狀況盡一分力量,哪怕這會讓他不那么舒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威海市| 平山县| 陇西县| 赤水市| 江北区| 博罗县| 桃源县| 应城市| 漠河县| 神池县| 马关县| 公安县| 绥江县| 如皋市| 墨江| 永和县| 岑巩县| 芜湖市| 三穗县| 孟村| 阿拉善右旗| 锦州市| 买车| 陵川县| 白银市| 乐山市| 耒阳市| 资溪县| 安阳县| 阿拉善盟| 邵武市| 五原县| 开阳县| 黄冈市| 清流县| 宁明县| 水富县| 贵阳市| 册亨县|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