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重來第二十七章又一個出口
陰間究竟有多少個入口?就好像佛家說的恒河之沙,那陰間有多少出口呢?
忘川河上電光閃爍,雷聲不息。
“這不是陰間的手段!“
“不錯,天庭的天蓬和卷簾兩位大神轉世下凡時,誤入忘川河,不幸被困,現在天庭獲得了他們的位置,想必又要引發一場爭端。“
“你想告訴我的就是這是個離開這里的機會?“
“解開那三個封印肯定是一個機會,忘川河不過是一個嘗試。“
“那無字天書呢?“
“無字天書的傳說千千萬,誰又能證明他真正得到過?“
“你是說,無字天書其實并不存在?“
“我沒有說過,不過有個人說過一句話,他說:所謂的無字天書也許就在每個人心中。“
“你和我玩文字游戲嗎?“
“如實轉達而已!“
“為什么是我?“
“你是他要等的那個人。“
“你就不怕找錯人?“
“還記得你的輪椅么?無數的歲月里我們諸葛世家一共送出一百二十六臺,每個人都知道它有機關,只有你能給它上發條。雖然你隱藏的很好,但是你還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上發條?“玉京背在身后的左手緊緊握住,芥子宇宙里凝聚的力量也慢慢匯聚成一個點。
“你以為這里的那些大爺都是貪財好物之徒?他們接受你的孝敬,無非就是知道自己惹不起你,是他們要巴結你,可是他們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他們在等你開口說話。“
感覺到玉京神情緩和下來,諸葛豐整整儒士巾又繼續說道。
“剛才和尚也已經給你誦經祈福,李先生,您還要等羅酆山登門拜訪么?“
“你們?你們都知道了什么?“玉京只覺得后背發涼,長期生活在這個充滿灰暗的世界,哪有一個癡呆傻啊。
“我想,我們應該什么都不知道。“
諸葛豐揮袖轉身走回大帳,玉京的內心卻五味雜陳。
“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這個調子很有韻味。“
玉京沒有回頭,他接著唱到:“...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看到紅的花呀看到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雷電交加的忘川河水,此刻出奇的平靜、安詳,原本翻滾腥臭的暗紅色也清新了許多。
孟莊,高墻聳立,紅磚碧瓦,朱欄玉砌,雕梁畫棟,珠簾半卷,玉案中陳,正房一面翡翠屏風內,上首端坐一名女子,紅裙翠袖,妙常筓,金縷衣,身側站立著一男一女,正是費家兄妹。
費蘊清雙眼死死盯著對面那個嬉皮笑臉的家伙。
“孟姐姐,小弟剛從地獄回來,口渴的緊,還請姐姐賞碗泥渾湯喝喝。“
“還是那句話,你從我這里走不出去,何必為難自己呢?“
“姐姐又何必為難?你們三家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小弟甘拜下風,這些年唯有姐姐對我說過實話,小弟不是實在沒辦法也不會求到姐姐這里。“
孟姜聽罷,眉頭緊蹙,猶豫再三之下還是問道:“你要多少?“
“一千萬份。“
“有點多!“
“那八百萬份。“
“要三天時間,你能等么?“
“姐姐聽聽外面的聲音,小弟能等,他們不會等。“
“唉,外面真是吵死了,聽著就頭疼得厲害,我要去休息一會兒,你口渴就自己去喝湯吧。“
說完她就起身轉入內堂,只留下面面相覷的費家兄妹疑惑的看向玉京。
沉默的房間空氣凝重,玉京無奈的呼出一口氣。
“費姑娘...你又何苦來哉,令兄既然已經轉世,你如此對待自己也于事無補。“
費蘊清卻盯著他的眼睛說道:“我最大的遺憾莫過于,不能用岱山府君祭來找回我的木頭,不知玉京先生有何指教呢?“
沒有躲避她炙熱的眼神,玉京內心深處的激蕩并沒有表露出來,他的眼神平靜語氣平和的繼續說道:“相信費姑娘一定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下還有要事在身,日后...或許...日后還能...相見,還請姑娘保重身體!“
費蘊清怔怔的望著窗外閃爍的電光,身旁費云武還處在前世記憶恢復的關鍵時刻,她胸中熊熊的生命之火也在他離去之后迅速衰敗,僅剩的一點火苗宛如風中搖曳的燭光……
“傻妹妹,為什么不告訴他?萬一你要是等不到他回來……“
“謝謝姐姐出手相助,上一世我不能和他白首齊眉,這筆債總是要還的。“
“正因為他沒有來世,你更不能……“
“姐姐!你不要生氣好不好,等大哥恢復正常,還要麻煩姐姐送他回昆侖山,可惜姐姐的恩情也不知何時能報。“
“但愿他能明白你的心意,但愿他能解開這陰間隔絕的緣由……“孟姜聲音越來越輕,那后半句話,費蘊清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沒有聽到。
玉京最后一個拜訪的是大哥崔判,主要還是他準備看看能不能仔細瞅一瞅傳說中的人書《生死簿》和判官筆。
他還要讓崔判幫他轉交一樣東西給那對缺心眼兒的兄妹,那個帶給他召喚的女子,那個不惜用自己生命呼喚他的愛人。
“玉京兄弟,為兄困守地府三千余年閑話也不多說了,總之一句話,有什么能用到為兄的事情,定不會令賢弟失望。“
“大哥客氣,小弟的確有事相求。“
“但講無妨!“
“不知借人書一觀可好?“
一卷竹制的書冊在桌案上攤開,翻到寫著李天樺名字的那頁,崔判表情有些尷尬。
相傳能記載大羅金仙九十九世功過生死的人書上面李天樺沒有出生日期也沒有記載他的死期。
李天樺,前世不詳,壽不詳。轉世昆侖之山,名玉京,無后世。
“大哥,這玩意兒是啥意思啊!“
“咳、咳,為兄也不知,持掌人書三千年都沒有你的名字,直到你來了才發現有些不同之處。“
“那個潘曉潘又是什么情況?他應該認識我,我卻想不起在哪里見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