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校園內外的安全(4)

  • 好父母 教安全
  • 張振鵬
  • 5448字
  • 2013-12-27 14:54:42

孟丹7歲了,一次在學校門口,一個平時經常去家里的叔叔走過來對她說:“你爸爸出車禍了,要我接你去醫院。”孟丹本能地想跟著走,這時剛好一位老師看到,就拉住了孟丹,詢問原因后給孟丹家里打電話。

在老師打電話的時候該男子轉身就走,老師迅速叫學校的警衛截住了他。最后終于確認,男子與孟丹的父親發生了經濟糾紛,想通過綁架孟丹來勒索錢財。

孟丹的父母事后知道真相時相當后怕。老師以這件事情為例,在全校開展了一場安全教育活動,同時告訴孟丹的父母要注意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孟丹的父母反省道:“以前只知道叫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卻忘了告訴她熟人有時候也不能輕易相信。”

通過這件事情,全校的學生都知道了:熟人有時也不能輕信。遇到有熟人說要接送自己,或者一個人在家而父母的朋友要求開門都要相當小心。遇事先要打電話給父母確認,如果一時聯系不到父母,那么寧可不要相信,以避免發生意外。

“不要輕易地相信陌生人,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跟陌生人一起玩……”這些話,可能每位父母都和自己的孩子說過。可是現實生活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復雜,事例中的孟丹就遇到了一起這樣的事情,如果不是恰好被老師看到,處置得當,后果很難預料。

父母在教育孩子不要輕信別人時,不能再停留在不要相信陌生人這樣的老生常談上,以免孩子遇到熟人行騙時,因為沒有足夠的防范意識從而受到侵害。

現在的騙術變化無窮,父母只是教孩子一些防范的招數很難真正地為孩子隔絕危險。最好是培養孩子“不輕信”的性格。這樣一來,不管是醫療廣告、陌生人的誘拐、熟人的欺騙、街頭騙局,孩子都不會輕易相信,從而避免危險和損失。

要讓孩子養成“不輕信”的習慣,就要在生活中一點點地訓練他,讓孩子提高警惕性,學會保護自己。

培養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不要吃別人給的東西

父母可能經常對孩子說:“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可有時候孩子還是不夠警惕。所以,這就需要父母耐心地把吃陌生人東西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告訴孩子,并給他講一些案例。

3年級的周麗和表姐一起去公園玩,有兩個年輕人過來和她們搭訕,邀請她們一起喂鳥,還把自己的飲料遞給她們喝。周麗當時沒有在意,覺得公園人多也不會有什么事,于是拿過來就喝了。晚上,當周麗回到家中,她便開始出現惡心、抽搐、臉色發青等中毒癥狀,隨即被家人送往醫院。

第二天,周麗的家人就接到了敲詐電話,對方讓周麗的家人拿出3萬元去換解藥。周麗的父親報警了。后來,犯罪人員被全部抓獲。經其供認,他們將毒藥用注射器打入飲料中,專挑愛相信人,喜歡吃別人東西的孩子下手。在騙孩子吃完后,再套出孩子家中的電話號碼,接下來便開始敲詐。

可見,父母在教育孩子不要吃別人的東西時,不能只強調拐騙和不法侵害的可能性,要從提高孩子對陌生人的警惕性入手,在任何場合,即使是人多的公共場合,也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甚至孩子在獨自一人的情況下,也不要隨便吃鄰居、父母的同事等熟人的東西。

建議二:告訴孩子不要隨意跟別人走

壞人經常用一些食物、玩具來誘拐小孩子,利用小孩子愛玩、貪吃的特質來達到他們的目的。還有一些人利用問路,讓孩子幫忙帶路來誘拐孩子。

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要單獨給陌生人帶路。遇到有人問路可以告訴他,但是不要自己跟著他走。另外,曾經有記者穿著警服去學校試探孩子,結果孩子真跟著記者走了。父母也要告訴孩子,不能盲目地相信制服,遇到事情先打電話給父母求證,如果一時聯系不上父母就打給老師,不要輕易地跟別人走。

建議三:要孩子學會對家中的信息保密

常有不法分子騙取孩子的信任,套出孩子家中的信息后對孩子的父母實施詐騙。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對任何人都不要隨意透露家中的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2年級的琳琳和媽媽一起坐火車去姥姥家,火車上一個阿姨對琳琳特別熱情,又是給琳琳倒水,又是買吃的,還和琳琳的媽媽聊得很開心。媽媽去洗手間的時候,阿姨問琳琳家里電話多少,琳琳沒有什么防備心,就告訴了她。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媽媽接到琳琳爸爸打來的電話,問孩子是不是出事了?原來有人把電話打到家里,說琳琳在火車上因為好奇從窗口栽下去了,現在正在醫院搶救,讓他匯款到××賬戶。媽媽很奇怪,問琳琳是不是把家里電話告訴別人了。

琳琳想起了那個阿姨,卻發現阿姨早就不在座位上了。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不光是電話號碼,父母的姓名、職業、生活習慣、家庭住址這些信息也不要告訴陌生人,在一些如公交車,地鐵之類的場合也不要和熟人談論這些信息,以免有人聽到后跟蹤孩子,利用這些信息作案。

父母若是接到孩子出事的電話,一定要問清楚是送到哪家醫院,然后自己查醫院的聯系方式,打電話給醫院求證。而且在帶孩子外出時盡量不要讓孩子單獨與陌生人聊天,以免被套取信息。

建議四:讓孩子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接觸

一味讓孩子遠離陌生人并不是最好的辦法,孩子有時也會遇到需要向陌生人求助的情況。有一個小男孩與父親走失,他將父親的電話告訴給一個好心的叔叔,然后那位叔叔撥打了電話才讓那個小男孩回到了父親身邊。況且,很多侵害孩子的事件都是發生在熟人之間。所以要讓孩子學會分辨情況,作出處理。

父母帶孩子去一些公共場合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監管下嘗試和陌生人接觸,逐漸積累經驗,這樣他才能慢慢學會如何分辨情況,不輕信別人。

金玉良言

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提高警惕。詐騙、誘拐、綁架等案件的發生多是因為孩子輕易地相信了別人。要讓孩子提高警惕,不只是對陌生人,對熟人也要存有一份戒備之心,遇事一定要先聯系父母,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說辭。

14. 網絡犯罪:上網也需要孩子練就“火眼金睛”

網絡聯系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交易,如網絡購物,網上充值,等等。但是也有人利用網絡實施犯罪行為,各種詐騙招數層出不窮,網絡詐騙案件急劇上升。這就需要父母提醒孩子,在上網時提高警惕,不要因為一時大意,造成經濟損失和人身傷害。

14歲的林林在登陸QQ時發現了一條抽獎信息,她按照信息中的提示登陸網站,輸入抽獎號碼,系統提示她中了一臺最新款的索尼筆記本電腦。林林興奮極了,她打電話聯系網站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她需要繳納稅費和運費一共900元,并讓她將錢匯到指定賬戶。

林林匯了錢后,對方再次抬高價碼,以協助辦理網絡套餐、網絡中轉費、媒體費等借口陸續騙取林林2500元。當林林再次打電話詢問時,對方又說他們搞錯了,林林中的是一輛高級小轎車,讓林林再匯款2萬元。

林林再次編理由向爸爸要錢時,爸爸才提起警惕來,于是再三追問。最終,林林向爸爸說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爸爸聽后,馬上知道林林受騙了,于是立即報警,后在警方的協助下追回被騙的2500元。

爸爸告訴林林:“網絡詐騙就是利用人愛貪便宜的心理讓你上當,先是給你莫名其妙的好處,當你驚喜的時候他們趁機要價,逐漸抬高價碼,直到你難以承受為止。以后不要相信網絡上的中獎信息。凡是遇到讓你匯款,或者讓你登陸不明網頁輸入你的個人資料的情況都要提高警惕,堅決拒絕。”

網絡詐騙盛行已久,隨著人們越來越熟知這種詐騙形式,受害者越來越少。但是犯罪分子往往能想出新的招數來繼續犯罪,比如仿造像淘寶網、中國工商銀行這些有公信力的網站的頁面,然后在交易時發鏈接給對方,通過竊取對方在假冒網站上輸入的賬戶信息盜取對方財產。

孩子的分辨力差,就算知道中獎號碼不能相信,但是當他在進行其他交易時,對方“好心”地把銀行的鏈接發給他,他往往想不到那是假的。一旦輸入賬戶信息便中了對方的圈套,財產被竊是遲早的事情。

還有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犯罪的案例。犯罪分子先是將木馬程序偽裝成某個安全控件的壓縮包,然后在和對方交易時提醒對方下載,從而達到竊取對方賬戶信息的目的。

要想讓孩子在網絡中增強分辨力,學會自我保護,父母就需要在根除孩子貪小便宜心理的同時,讓孩子全面地了解網絡知識,注意自我防范,不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培養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小心木馬軟件

銀行賬號、游戲賬號失竊,這些案件一般是由犯罪分子利用木馬軟件得手的。木馬軟件隱藏在網絡的各個角落,如果孩子上網時不注意分辨,往往安裝了木馬軟件自己還不知道,這時所有的賬戶信息就處于危險之中了,甚至孩子電腦中保存各種文件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竊取后肆意傳播。

父母要告訴孩子:第一,下載軟件要去大型的軟件下載網站;第二,不要隨意點擊非正規網站上的圖片鏈接和懸浮窗口;第三,不要接收QQ上網友傳給他的不明文件;第四,定期掃描木馬;第五,當網頁提示下載某個控件時要注意分辨,不是正規的大型網站堅決不要下載。

建議二:告訴孩子提防網購中的陷阱

網上購物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網購的行列。當我們在進行網購時,我們的銀行卡信息也隨時處于風險中。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假的購物網站套取客戶的銀行卡信息,隨后竊取客戶的財產。

正規的大型網絡購物平臺有:淘寶、當當、卓越、易趣、百度有啊、騰訊拍拍。父母要提醒孩子在進行網購時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要在不知名的購物網站上購物;第二,不要相信對方傳過來的購物網站或銀行的網址鏈接;第三,一定要使用網站的支付擔保,不要直接給對方匯款;第四,絕對要在收到貨物驗看無誤后再確認付款。

建議三:提醒孩子注意網游騙局

網游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虛擬世界,很多孩子愛玩網游。在游戲世界中,擁有一套頂級裝備是是一件很令人羨慕的事,于是有犯罪分子針對孩子的這種心理實施詐騙。

14歲的小軍酷愛網絡游戲,一次在游戲中收到另一個玩家的信息,說是出售一套極品裝備。當時朱軍正需要這樣一套裝備,于是與對方詳談,對方開價600元。談妥后朱軍給對方匯款,可是對方卻并未給他裝備,而是消失了。

當小軍在游戲世界中搜索這個玩家時,才發現他的賬號已經刪除。后來在論壇上,朱軍發現被騙的居然有十幾人。

不只是網游中的裝備可以成為騙子詐騙的誘餌,游戲幣也是如此。網游世界中騙子很多,父母要讓孩子注意不要相信在網絡游戲中認識的人,尤其注意不要匯款,不要見面。其實,解決網游被騙的最根本的辦法是,徹底不讓孩子接觸網游。一旦接觸,有百害而難有一利。

建議四:讓孩子小心網絡充值詐騙

“QQ幣直沖半價優惠”、“手機充值,十分鐘到賬”……淘寶網上類似的賣家很多。大部分賣家都是正當經營,但是其中有一些人確是利用此經營項目專業詐騙,花樣很多,父母要提醒孩子注意。

16歲的馮云手機欠費了,她在淘寶網上看到過類似的充值項目,于是找了個價錢比較便宜的賣家開始聯系。對方在馮云將錢支付到淘寶后,給馮云傳了一張“天空充值中心”的充值成功的截圖,要馮云確認付款。馮云試著撥打了自己的手機,還是在欠費狀態,于是詢問對方。對方解釋說需要等一段時間才會顯示,然后不斷地以各種理由催馮云付款。

最后馮云經不住對方的勸說付款了,可是手機到第二天還是欠費狀態。她發覺受騙,打算投訴店主,卻發現那個店已經被淘寶查封了,但是被騙的錢卻無法追回。

除了手機充值,QQ的紅、綠、黃鉆的充值,可鉆的漏洞也極多。曾經有網友看到自己的紅鉆已經點亮后付款,結果只有3天,紅鉆又不能用了。預防類似詐騙,父母最好讓孩子通過官方渠道充值,比如銀行的網銀。如果需要用到淘寶,要告訴孩子不要貪便宜,選擇信譽高,價錢適中的賣家,以減少被騙的風險。

建議五:告訴孩子不要在網上填寫手機號碼

一些網站利用黃色信息為誘餌,讓網友填寫手機號碼注冊會員。而當網友填寫了自己的手機號后,就會被扣費;當網友按網站上公布的流程退訂該業務時,其實是又加訂了一項業務,再次被扣費。父母要讓孩子遠離黃色網站,同時告訴孩子無論在任何網站都不要輕易填寫自己的手機號碼,以免遭受經濟損失。

金玉良言

網絡環境相當復雜,很多時候真偽難辨。父母要提醒孩子在上網時注意提防:只上門戶網站,網購時使用支付平臺,堅持貨到付款的原則,使用官方渠道充值,不要相信中獎信息,不要相信別人給的銀行網址鏈接,不要點擊郵件中的陌生網址,不要接網友發過來的文件,不要瀏覽黃色網站以免被植入木馬。

15. 網絡黃毒:讓孩子遠離墮落的“毒瘤”

網絡黃毒是一種精神鴉片,它帶給孩子的精神沖擊是巨大的。有人認為現在孩子的精神狀態一代不如一代,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更深層的原因是社會精神生活被污染。黃毒的作用也類似于鴉片,它會毀掉一個人的靈魂,使人道德淪喪、精神墮落。而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為了保護這些祖國的花朵,一定要讓孩子遠離墮落的“毒瘤”。

某市法院剛剛審結了一例未成年網絡傳播淫穢物品的案件。一位年僅15歲名叫安遠的孩子,因為覺得“好玩”而染上網絡黃毒。并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轉載了50多個色情圖片、帖子和視頻,其點擊率高達5萬多次。

安遠的父親是包工頭,常年在外跑工程,母親對安遠的要求也只是“按時上學,別闖禍就好”。疏于管教的安遠經常逃課去網吧,有一天他在聊天時,從QQ的對話框里彈出一個網址,出于好奇他點開了,發現是個色情網站。

安遠對此很好奇,并在網站上注冊了網名。為了能看到更多色情圖片,他還申請成為了這個網站某個版塊的版主。成為版主后,安遠經常從其他網站搜索新內容粘貼到自己的版塊上。幾個月之內,他所管理的板塊上就有了大量淫穢圖片、文字和視頻,并賺得極高的點擊率,其中某視頻的點擊率竟然高達1萬次。

隨著網絡掃黃行動的開展,安遠被抓獲,并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散布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毒害了孩子的身心。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及未成年網民的增加,如何才能讓孩子健康上網,讓他們擁有一個干凈的網絡空間,成為每一位父母乃至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平陆县| 右玉县| 西林县| 高密市| 桐乡市| 开鲁县| 鄂伦春自治旗| 沈丘县| 招远市| 囊谦县| 留坝县| 新津县| 定襄县| 方城县| 荆州市| 桂东县| 信阳市| 名山县| 海淀区| 南汇区| 临安市| 房产| 合川市| 调兵山市| 锦屏县| 邮箱| 巴彦淖尔市| 新余市| 思茅市| 沁水县| 汉川市| 綦江县| 绵阳市| 平山县| 安塞县| 太原市| 阜城县| 合阳县| 荥阳市| 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