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安全意識更重要(3)

當今社會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頻發,媽媽對小雨進行了嚴密的保護,生怕小雨遇到意外或危險。于是,除了小雨上學之外,媽媽從來不允許小雨單獨外出。有時,小雨的伙伴叫小雨一起玩耍,媽媽要么當起了孩子們的監護人,要么就是讓孩子們在自己家玩。如果遇到自己沒有時間陪同,孩子們又不愿意在家玩的情況時,小雨就只能和媽媽呆在家里了。慢慢地,小伙伴們也漸漸遠離了小雨。

不僅如此,媽媽從不會讓小雨操作家用電器。小雨想嘗試的時候,媽媽都會說:“危險,別動!”就這樣,小雨從來就沒有學會做家務,而且自理能力越來越差,性格也變得孤僻。每天,在媽媽視線里的小雨總是一副悶悶不樂地樣子。

小雨的媽媽認為,只要對孩子進行嚴密的保護,孩子出危險的可能就會大大減少。但是,孩子生活的安全性看似提高了,但是孩子應有的成長機會卻減少了。當媽媽看到身體健康,但心靈不健康的小雨時,會不會感受到自己一開始就走入了安全教育的誤區?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時,很容易走入“過”或“不及”的誤區里。大部分父母一談到孩子的安全,就會狹義地想到孩子的人身安全。這樣,就很容易忽視孩子身心安全的完整性。而有的父母往往會用成年人的能力去衡量孩子的能力,以至于在給孩子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后,就誤認為孩子可以把這些理論應用在危險時刻。而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視線中是最安全的,但是,根據2002年美國一家兒童安全咨詢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在2—6歲的孩子中,有將近50%的孩子是在父母面前出現意外傷害。

因此,父母對于孩子的安全教育,只有適度才會有最好的效果。父母既不能過于“放心”地讓孩子去成長,也不能過于“緊張”地把孩子包裹起來。只有走出誤區,孩子才會是真正安全的。

培養建議

建議一:不過度保護孩子

受過度保護的孩子就像溫室里的植物,雖然看起來完整鮮嫩,但根本禁不起風吹雨淋。

父母要明確,保護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健康成長,而“健康”和“安全”本身是為孩子今后接受社會的風吹雨打做準備。父母萬萬不可以在保護孩子的同時,剝奪了孩子成長和鍛煉的權利。

其實,確保孩子的安全與讓孩子去鍛煉并不矛盾。如何完美地結合,就看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了。比如,如果父母怕孩子使用家用電器的時被電到,那就要告訴孩子正確用電的方法,最好給孩子演示一遍,而不是簡單地告誡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因此,請父母不要讓自己的過度保護,使孩子成為身體安全的“廢物”。

建議二: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要探索的時候,都會關注一個重要的問題:安全。當孩子告訴父母自己想和小伙伴去小溪邊玩耍的時候,父母的心理是不是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探索自然的奧秘,一方面又擔心孩子會溺水或受傷。那么,父母該如何做呢?

其實,父母的選擇應該是讓孩子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去探索、去玩耍。當孩子尚且不會判斷什么是相對安全的環境時,“陪伴孩子”就是父母最好的選擇,當然,陪伴不是監視,而是陪著玩耍。這樣,孩子出危險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與此同時,父母要盡快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和對環境的掌控能力。當父母通過實踐確保孩子已經掌握了自我保護的能力時,就可以讓孩子自由大膽嘗試了。所以,父母要明確,也要孩子明白,鼓勵他探索并不是鼓勵他冒險,鼓勵他勇敢,也不是鼓勵他魯莽、逞能。

當然,“相對安全”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只要父母提起安全教育敏感度,并培養孩子判斷能力、肢體平衡能力等各種能力,相信孩子會選擇在安全的范圍內探索自然。

建議三:重視孩子的精神安全

在安全教育中,有一個很明顯的誤區是:父母過度地重視孩子的身體安全,卻很少關注孩子的心靈安全。而一個健康的孩子不僅僅是要求人身的完好,更要求具備健康的精神。

在一個學校對全體學生進行的“最害怕事件”調查中,有41%的孩子選擇了“害怕受到別人威脅”,36%的孩子把父母吵架列為最害怕的事件,還有9%的孩子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是最害怕的事情。

同時,淫穢、色情書刊、影視會最大程度上地侵襲孩子的精神。孩子一旦誤入其中,看似完整的肢體,也會慢慢地變成一個沒有健康靈魂的“軀殼”。

諸如此類的安全,父母一定要給與關注。家庭的和諧是讓孩子有安全感的前提,孩子遇到受驚嚇時,父母及時的疏導就是保護孩子的心靈。因此,請父母從孩子的身與心兩個角度實施安全教育。

金玉良言

任何一個人都有遇到意外的可能,只是安全意識越強的孩子遠離危險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如果父母常常走入安全教育的“誤區”,孩子也會隨之走進受安全教育的“盲區”。因此,為了孩子能夠全面地提起安全意識,父母一定要理智地實施安全教育。

6. 遇到重大變故后的心理干預

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但是在突然發生的重大變故面前,孩子并沒有豁免權。意外事故、自然災害都可能傷害到孩子。孩子的身心一旦受到傷害,就會影響以后的成長,甚至留下一生的心理陰影。父母需要注意,在發生重大變故后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負面影響,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一次大地震中,9歲的寧寧一家三口都活了下來。但是當地震過后,生活逐漸恢復平靜時,父母發現一向學習優秀的寧寧成績開始下滑,而且平時溫順乖巧的她開始變得愛黏人,動不動就和父母撒嬌、哭鬧,一定要纏著父母陪在她身邊。

剛開始的時候,媽媽知道孩子被嚇到了,還會安慰她,可是時間長了孩子還是這個樣子,媽媽逐漸失去耐心了。孩子是不是為了讓自己陪在她身邊故意鬧情緒呢?為此,媽媽帶寧寧去了心理門診。經過診斷,寧寧這種情況是創傷后出現的應激障礙,在醫生的建議下,媽媽和爸爸開始對寧寧進行家庭心理輔導。

寧寧做作業的時候,媽媽在身邊陪著她。晚上睡覺時,媽媽會給她跑一杯熱奶,握著她的手聽她說話。爸爸媽媽盡量讓家里的一切活動都十分有規律,來減輕寧寧的不安。同時媽媽還抽出時間和寧寧玩游戲《森林里的熊家族》,讓寧寧通過扮演失去房子的小熊來重新體驗自己的情緒,將內心深處的不安和恐懼表達出來。

在經過幾個月的家庭輔導之后,寧寧逐漸平靜了下來,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之中。

媽媽在寧寧發生情緒問題時,并沒有斥責寧寧不懂事、愛纏人,而是耐心地安慰她。當孩子長時間不見好轉時,媽媽也沒有敷衍了事地回避問題,而是及時地帶孩子來到心理門診。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對寧寧進行家庭輔導。可以說,如果不是寧寧的媽媽及時干預,寧寧的情緒問題會一直持續下去,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學業問題和適應障礙。

在孩子遇到意外變故時,父母總是盡量去平息事件影響,讓生活恢復正常,但是卻忘了處理孩子內心深處的恐懼和不安。而孩子的經驗少,表達能力差,往往不能將自己的感受清晰地表達出來,只能采取哭鬧的形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若是不予理睬,或是認為孩子不懂事加以斥責,就會錯過對孩子進行心理干預的最佳時期。因此,一旦發生意外變故,父母要對孩子多加關注,及時為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以免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培養建議

建議一:重視對孩子的心理干預

在發生重大變故后,有些孩子會有很明顯的創傷后應激反應,如:吃不下飯、噩夢、驚醒、哭叫、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另外一些孩子看起來并沒有什么變化,這時父母會想:“我的孩子挺正常的,不需要做心理干預。”

其實,不管孩子是否表現出嚴重的應激反應,父母都應在重大變故后對孩子進行心理干預。因為傷害有時具有潛伏性,這種情況下孩子受到的影響會更深。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干預,讓孩子遠離陰影,健康成長。

建議二:引導孩子把情緒表達出來

發生重大變故后,孩子的內心震驚、混亂、痛苦、悲傷等情緒需要有一個渠道宣泄出來。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別哭了”“不要難過”“堅強起來”等類似的話是不利于他心理健康的。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宣泄,積郁在心中,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兒童神經癥和行為障礙問題。

正確的做法是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對10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詢問他們對事件的感受;而對10歲以下的孩子,可以用玩偶劇的方式模擬當時的事件場景,然后問孩子:“娃娃現在是什么感覺呢?”讓孩子通過描述玩偶的感受而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耐心傾聽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用大道理來否定他。

建議三: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

當孩子不幸遭遇搶劫、兇殺、強奸、地震等重大傷害性事件后,經常會對周圍的環境失去信任。無論是孩子自己經歷,還是目睹傷害性事件,他都會受到驚嚇,甚至在內心留下陰影。有些孩子充滿恐懼感,把自己封閉在屋子里。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一種安全感。首先,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讓他感受到身邊的人可以信任。其次,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管孩子說什么,父母都不要對他的想法作評價。最后,等孩子稍微平靜些,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另外,如果孩子的狀況得不到好轉,要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建議四:幫助孩子理性認識傷害

校園外,搶劫時有發生。當孩子遭遇搶劫后,有些孩子則產生報復心理,聲稱“要把那些搶我的人全殺掉”;還有些孩子會埋怨自己軟弱可欺,對自己產生憎惡感。這些情況如果不及時地進行心理干預,會給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這時就需要父母協助孩子“消化”這些傷害。

首先,要讓孩子了解到這是一個意外的事件,要反省,但也沒必要太埋怨自己;其次,讓孩子明白吃虧的是搶劫的人,他們做了錯事,一定會受到懲罰,不要去報復他們,否則自己也會違法犯罪;再次,要讓孩子明白,周圍的人都在正常的生活,不要因為幾個不良分子影響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建議五:嘗試與孩子做心理游戲

孩子受到驚嚇后只是有哭鬧、驚恐的反應,往往很難認識到自己的情緒。這時,父母可以嘗試用心理游戲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疏導,讓孩子在扮演游戲角色的過程中重新認識、體驗自己的情緒,并從游戲的故事情節中獲得啟發,合理地認識、接納自己的情緒。

不同的情況適合使用不同的心理游戲,父母需要咨詢心理醫生,針對孩子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游戲進行輔導。

金玉良言

重大變故往往來得突然,很難避免。孩子一旦受到傷害,就可能產生心理陰影,從而影響他的一生。因此,重大變故后的心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父母一定要對心理干預重視起來,不要抱著“時間長了,自然會好”的想法,要及早處理孩子發生的問題,讓孩子遠離傷害造成的陰影,健康成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山阴县| 东明县| 静乐县| 武鸣县| 皋兰县| 东丰县| 永德县| 疏勒县| 西盟| 沙湾县| 屯留县| 大兴区| 前郭尔| 班玛县| 遂溪县| 眉山市| 仁化县| 横峰县| 松江区| 亚东县| 吴川市| 丰原市| 滨州市| 寿阳县| 鄢陵县| 镶黄旗| 黎平县| 铁岭县| 临桂县| 达日县| 崇左市| 集安市| 黄山市| 兴文县| 化隆| 闽侯县| 田阳县| 鄯善县| 冀州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