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年為約,以十年為期。
回首往事,翻閱那些曾經留下的印記,認識的朋友們,留下彼此交談的記憶。無論從生活中,抑或是網絡聊天平臺里,那些話語,簡短中透露著溫馨和真誠。
“我相信,那些朋友們,即便彼此不曾相識,而那份交流過的感情卻是最真實的。”
這是沈雨涵在p市高校迎新大會上講的話。
她說這句話時,給學生們講了一個故事。是關于她的,和她這些年來,對生活的認知,對寫作的堅持與付出。
二十多年前,還是個網絡信息不發達的年代。
在那個年代里,沒有網絡聊天軟件,更沒有視頻朋友圈及各種娛樂平臺。
人與人之間交往卻比現在密切,朋友圈里認識的是生活中熟知的人,會聊些日常,也會聊興趣。
“雨涵,最近忙什么呢?”這是朋友多日不見,再次聚會時問她的問題。
“寫小說。”沈雨涵簡單回答,她從對方的表情察覺到,朋友對自己說的話題并不怎么感興趣。
果不其然,接而來的是一陣大笑。除了笑,還帶著一絲諷刺和輕蔑。
“你真當自己是作家?現在寫書的,除了名家和出版的那些人,有幾個能成為眾所周知的?”
“章玲,別把話說那么直接,我倒是覺得雨涵挺有毅力的。”旁邊坐著一直不說話的劉露幫沈雨涵圓場。
章玲滿臉不屑:“雨涵同學,不是我打擊你,一個要寫小說的人,首先得有好的環境和條件,你有嗎?還需要有平臺發展,才能有一批讀者,包括你寫完后聯系相關出版社。這些條件你都不具備,何況我們現在還是學生。”
“我只是為了興趣。”
沈雨涵望著遠方碧藍的天空,陽光投在石桌上,泛著淡淡的溫暖。
她覺得,只要有陽光的地方,就是希望。
“好吧,執著是件好事,哪天成了大作家可別忘了我們幾個。”
章玲換了一種語氣。
明知對方漫不經心,甚至帶著嘲諷的心態,沈雨涵依舊滿臉堆笑。
“謝謝你們的鼓勵,我會把自己想到的故事用心寫下來的,寫好了給你們看看。”沈雨涵把章玲和劉露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有高興的事,總會和她們分享。
章玲借口有事先離開。
背過面時,劉露拉著沈雨涵小聲說道:“放棄吧,我知道你興趣很濃厚,但是你的想法不切實際,章玲雖然心直口快,但她說得沒錯!你沒有固定的讀者,就算我和她支持你,你想過如何打開自己的寫作之路嗎?”
“沒有想好,但是已經想到了好故事。寫小說的本子也買好了……”沈雨涵依舊信心滿滿。
“那好吧,你覺得高興,或者有價值,就寫,不過,不要因為這件事耽誤自己的學習呀!”
劉露好心勸慰。
沈雨涵回到家后,興沖沖地翻出了新買的藍皮筆記本,本子很厚。看樣子,她打算寫長篇故事,因為怕紙張不夠,所以在買的時候,特意選了本厚的。
隨手翻了翻本子,厚厚的紙張更燃起了沈雨涵的寫作愿望。她越來越滿意,心底的興致也隨之增加。
“這要是能堅持寫完這一本,該多好!”
她開始沉浸在自己的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