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鄭天挺歷史地理學講義作者名: 鄭天挺 孫衛國 段曉亮 任芮欣等整理本章字數: 1302字更新時間: 2020-04-10 10:39:06
整理說明
鄭天挺先生以明清史研究著名,而他最早在大學講授的課程則是國文課與地理課。從1922年到1936年,他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師范大學、國立北京法政大學、外國語專門學校等很多高校講授過地理學方面的課程,出版過有關教材,后來也寫過不少論文,在歷史地理學領域應有一定地位,但并不為學術界所關注,以至于被有關專家稱為歷史地理學科的“隱身者”。隨著這部講義的整理出版,相信大家會逐步認識到他的相關成就。關于這部講義,有幾點需要說明。
第一,在近年來已整理出版的鄭天挺講義中,本講義是唯一原來有內部刊印講義的。《古地理學要略》和《世界人文地理講義》,都曾由北京大學內部刊印,大約刊行于20世紀30年代初期。因其傳世極少,幾乎不為人所知,鄭天挺先生生前也甚少與人道及。《古地理學要略》今藏于鄭先生哲嗣鄭克晟先生家,《世界人文地理講義》則只是在極個別圖書館有收藏。前者似不全,后者則很完整,都是鄭先生為教課所編。《古地理學長編》也是為教學所編,因屬于古地理要略部分,現根據手稿整理。
第二,整部講義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古地理學講義》,包括《古地理學要略》和《古地理學長編》,乃是為講授古地理學所編寫的。《古地理學要略》曾錄入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清史探微》之中。第二部《關于絲綢之路》,乃是“文革”后期,鄭天挺先生受邀撰寫有關絲綢之路的書籍而準備的,后來出版社出現變數,致使鄭先生所編書稿并未出版,最終稿以《關于絲綢之路》為標題,收錄于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探微集》中。因其刪節甚多,今發現其最初的卡片和初稿,與收入《探微集》中的文章,差別甚大,故而一并整理收入。第三部《世界人文地理講義》,乃是鄭先生根據當時所能接觸到的有關歷史地理學中外文著作所編寫的教材,相當完整。以上三部分構成本書的主體。鄭先生有關歷史地理學的成就還有數篇重要的學術論文,收錄在《探微集》、《及時學人談叢》等書中,都比較容易看到,故而不錄。
第三,鄭天挺先生所見文獻版本與今天通行之本多有不同,且摘錄文字常依己意簡括或重述,此類情況,均從原貌,遇有錯字、訛字,徑改不出校。卡片中著重號等記號的使用,一仍舊式。
第四,本書第一部與第三部,由石家莊鐵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段曉亮博士整理初稿,錄入電腦,加以校對;第二部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任芮欣同學錄入整理;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斌協助段曉亮、楊潔瑩協助任芮欣都做過一些校對整理工作。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秦麗博士對全書進行了細致的校對。全書由孫衛國教授統一編排、校對統稿,尤其是對第二部《關于絲綢之路》重新編排,原稿凌亂,現據已發表的文章,進行編排,使之條理化;并撰寫《鄭天挺先生歷史地理學之教學研究歷程與學術成就》,以代后記。
最后,本書在整理過程中,得到鄭克晟教授、常建華教授、封越健研究員、俞國林先生等多方幫助。孫衛國教授曾在有關學術會議上,宣讀《鄭天挺與歷史地理學研究》一文,受到復旦大學張偉然教授、太原師范學院王尚義教授、蘭州大學趙梅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丁超教授、天津社科院王貞研究員等專家的指教,對于我們進一步理解鄭天挺先生在歷史地理學上的成就,頗有幫助。特此一并謹表謝忱。
整理者
2018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