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羅宗強文集
- 羅宗強
- 490字
- 2020-04-10 10:36:58
第一章 建安的文學思想
建安文學的斷限向有不同意見。我想把上限斷在建安元年(196),理由有二:一是建安元年,曹操將兵迎獻帝于洛陽,遷都于許,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實際上政歸曹氏。二是東漢后期的一批重要作家相繼離開人世,如,趙壹死于建安前十八年,蔡邕和盧植死于建安前四年。而新的一代作家,有的這時剛剛步入文壇,如,建安元年,王粲二十歲,徐幹二十四歲,吳質二十歲,楊修二十二歲;有的要到建安中期才成長起來,如曹丕和曹植。可以說,這時的大多數作家,都與曹魏政權有關。他們開創的文學新風氣,當然與東漢末年的文學風氣有銜接關系,但究竟已經不同,把這一代人作為文學新時期的標志,似較合適。至于建安文學的下限,我想定在魏明帝太和六年(232)。這一年,繼活動于建安年間的重要作家先后去世之后,曹植也離開了人世;而下一代作家,如阮籍,才二十三歲,何晏也方進入文壇。他們的主要活動,是在正始年間。正始文人出來,思辨的時代也就開始了,文學思想風貌又一變。
這樣劃分,建安文學共三十七年。這是中國文學思想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它不僅決定了中國文學思想發展的主要方向,而且對中國文學思想的特質也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