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二千年史(卷五 明清一)
- 鄧之誠
- 1261字
- 2020-04-10 10:14:07
明清一
明世系
自太祖稱帝(一三六八年),至永歷帝被執(一六六一年),凡十九主,共二百九十四年。
太祖姓朱名元璋,字國瑞。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帝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孤貧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以元順帝至正十二年(一三五二年),從郭子興起兵于濠州。二十四年(一三六四年),稱吳王,用韓林兒龍鳳年號。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即皇帝位,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在位凡三十一年。
惠帝名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標第二子也。洪武二十五年,立為皇太孫。太祖崩,繼立,改元建文。燕王兵入京師,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在位凡四年。
成祖名棣,太祖第四子也,封燕王。削藩議起,遂舉兵反,稱其師曰“靖難”。建文四年(一四○二年)六月,陷京師,即帝位,仍以洪武三十五年紀年。明年,改元永樂,在位凡二十二年。
仁宗名高熾,成祖長子也。嗣立,改元洪熙,在位凡一年。
宣宗名瞻基,仁宗長子也。嗣立,改元宣德,在位凡十年。
英宗名祁鎮,宣宗長子也。嗣立,改元正統(十四年)。土木師潰,帝被虜北去,景帝即位,遙尊為太上皇帝。景泰元年歸,入居南內。八年正月,景帝有疾,石亨、徐有貞等迎太上皇帝復辟,改元天順(八年),在位凡二十二年。
景帝名祁鈺,宣宗次子也,封郕王。正統十四年八月,英宗北狩,繼立,改元景泰(七年)。英宗復辟,仍廢為郕王。在位凡七年。
憲宗名見深,英宗長子也。嗣立,改元成化,在位凡二十三年。
孝宗名祐樘,憲宗第三子也。嗣立,改元弘治,在位凡十八年。
武宗名厚照,孝宗長子也。嗣立,改元正德,在位凡十六年。
世宗名厚熜,憲宗孫也。父興獻王祐杬。武宗無嗣,慈壽皇太后與大學士楊廷和定策,迎王即帝位,改元嘉靖,在位凡四十五年。
穆宗名載垕,世宗第三子也,封裕王。繼立,改元隆慶,在位凡六年。
神宗名翊鈞,穆宗第三子也。隆慶二年,立為皇太子。嗣立,改元萬歷,在位凡四十七年。
光宗名常洛,神宗長子也。嗣立,改元泰昌,在位凡一年。
熹宗名由校,光宗長子也。嗣立,改元天啟,在位凡七年。
思宗名由檢,光宗第五子也,封信王。繼立,改元崇禎。李自成破京師,帝崩于煤山。在位凡十七年。
弘光帝名由崧,神宗之孫也,襲封福王。李自成破京師,避地至淮安,鳳陽總督馬士英等迎王入南京。甲申(明崇禎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四月,稱帝。明年,改元弘光。乙酉(順治二年)五月,清兵破南京,帝走蕪湖,依黃得功。清兵追至,被執北去。在位凡一年。
隆武帝名聿鍵,太祖九世孫(太祖第二十三子??之后),襲封唐王。南都破,南行至杭,鎮江總兵官鄭鴻達等遂奉以入閩。乙酉閏六月,立于福州,改元隆武。丙戌六月,清兵取紹興。八月,清兵入閩,帝至汀州被執,死之。在位凡一年。
永歷帝名由榔,神宗之孫也。隨父桂王避地于梧州,隆武被執,于是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共推監國,迎立于肇慶。丙戌十一月,稱帝,改元永歷。后為清兵所逼,于甲午(清順治十一年)奔云南。己亥(順治十六年),奔緬甸。辛丑(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清兵臨緬,執之而歸。明年四月,為吳三桂所弒。在位凡十五年,明亡。
附明帝系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