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家庭背景

如今研讀偉人,人們總愛追根溯源,覓其家譜,似乎覺得,偉人成功背后,必有先天因素可尋。然而,以此探究毛澤東,恐怕要大失所望,因為毛氏家族史,實在平淡無奇,沒啥猛料可挖。

據記載,毛澤東的先祖毛太華,原籍江西吉州龍城,元末為避戰亂,由贛入滇,落戶云南瀾滄衛。到了明初,為了生計,太華參軍,因戰功卓越,明洪武十四年,以軍官身份進駐湖南。兒子清一、清四同行,十余年后,兩兒子先后成家,扎根湘潭,葉落韶山。從此,毛氏一族,開始在這里繁衍。從家譜上看,毛澤東的這一支,上推五代,既沒朝中之官,更沒進士舉人,祖祖輩輩都是靠田吃飯的本分農民,所以毛澤東常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倒也名副其實。

毛澤東的祖上,雖非大富大貴,卻也是殷實之家,只是到了祖父這一輩,家道開始中落。由于祖父毛恩普,性格懦弱,敦厚老實,不善經營,最后連祖上傳下的一點田產,也被迫典給了別人,從而使全家的生活,變得十分窘迫。

父親毛順生倒是生性剛毅,十分要強,十七歲就擔起養家重擔,可年輕時,卻因交友不慎,欠下外債,逼迫之下,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闖蕩。幸好,他后來參加湘軍,長了見識,攢下本錢,有了創業資本,才使家境出現轉機,否則,以毛家當時的窘狀,毛澤東的少年時代,別說有書讀,有學上,恐怕終日都要為溫飽而掙扎了。

毛氏家史的平淡,讓毛澤東的研究者們,總覺心有不甘,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一份縣志上,他們找到這樣的記載。據傳乾隆年間,一位名叫戴炯的舉人,受邀來到韶山,為毛氏族人修家譜,剛到此地,就被其秀麗山色所吸引。先生感慨之余,信筆寫道:“夫山水秀絕,必生奇才。韶山雖不在中州往來之地,賦客騷人所不到,必將秉山川之秀,追蹤古先生其人者,為國之華,為邦之望,使人與地俱傳矣……”

沒想到,戴舉人一語成真。156年后,1893年12月26日,一位國之華、邦之望的曠世奇才,果真在韶山誕生了。先不管此說是真是假,至少這段傳聞,為毛澤東的出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家中喜添男丁,毛家后續有人,按理兒,這是件值得慶賀的喜事,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毛澤東的父母在他降生后,不僅沒有喜上眉梢,反而眉頭緊鎖,整日顯得坐臥不安,這又為什么呢?

原來,毛澤東出生前,母親也曾懷過兩胎,不幸的是,嬰兒剛生不久,就在襁褓中夭折了。這在講究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鄉村,是種不祥的預兆。所以毛澤東剛一落地,父母就開始為他擔驚受怕,生怕再有什么閃失。據說,為了祈求佛祖保佑兒子平安,母親文素勤天天燒香拜佛,四處叩頭作揖,直到毛澤東過了周歲,全家人見他生龍活虎,身體格外健康,父母那顆懸著的心,這才終于落了地。

毛澤東的降臨,不但給家里添了喜氣,也給父親帶來了財氣。毛順生剛回鄉時,由于資金有限,做的是小本買賣,他克勤克儉,精打細算,每年的剩余并不多,直到兒子的出世,他才交上好運,生意變得紅火,最終憑借不懈努力,終于實現了夢想,贖回被父親典出去的祖產,讓毛家在韶山揚眉吐氣,重新有了立足之本。毛澤東剛剛過了兩歲,母親又生下弟弟澤民。兒子多了,毛順生覺得生活更有盼頭,這時他又做起販豬、販米的買賣。隨著錢財的增多,毛家的境遇,也有了質的飛躍。據毛澤東回憶:

“我小的時候,家里有田十五畝。我父親是個中農。后來,他又買了七畝地,我家有了富農的地位。可到了小弟出生后,家里的田加典進的田,已有三十多畝,父親手中的資本,也增加了兩三千元。”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第119頁。

有錢之后,毛順生不僅修房添地,還雇起了長工短工,前后不過十年間,毛家一躍成了村里的富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万源市| 岫岩| 岳阳县| 台南市| 宝鸡市| 墨玉县| 含山县| 丘北县| 昂仁县| 同江市| 伊金霍洛旗| 蕉岭县| 辽宁省| 天长市| 滦平县| 启东市| 车险| 丰原市| 虹口区| 淮北市| 翁牛特旗| 鄂伦春自治旗| 平湖市| 镇平县| 德江县| 正宁县| 水城县| 美姑县| 宜州市| 买车| 玛曲县| 吕梁市| 兴海县| 于都县| 临颍县| 永康市| 伊通| 阳江市| 土默特右旗|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