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內設計風格詳解:日式
- 鳳凰空間·華南編輯部
- 2832字
- 2020-04-22 18:45:50
二、日本庭園設計元素
1 水元素
池泉
在日本庭園設計中水元素的構成非常重要,在枯山水庭園出現以前,園林中必須有水的存在。水元素的運用基本采用“從上落下”和“積水倒映景色”兩種方法,“從上落下”基本以瀑布和水流營造,“積水”則基本以池泉營造。在日本庭園中,池泉自飛鳥、奈良時代起就被作為海的象征沿用至今,這些池泉中有被草地包圍著安穩悠閑的池子,也有用石頭堆砌的氣勢險峻的湖泊。

二條城二之丸庭園。池塘岸邊用斑駁的石頭堆積兼具擋土墻的作用,保護周圍的河岸不被水所侵蝕,此外,由高低不同石頭所組成的池岸營造出一種庭園險峻層次豐富的印象。攝影:663highland
瀑布
瀑布的觀賞角度以正面居多,但也有側面觀看水流落下時形成的弧線景觀。瀑布落下的形式在平安時代末期的造園書《作庭記》中就細致入微地進行了說明,根據水量的區別,形成的瀑布不同,瀑布的落式也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向落”“離落”“段落”“線落”“棱落”“片落”“傳落”“重落”。
瀑布口一般布置有瀑布石組,瀑布石組由各種役石組成,根據置石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瀑布形式也不同,瀑布役石有“不動石”“水落石”“童子石”“受水石”“分水石”,以及可以使流經上面的枯葉盤旋往復的“回葉石”等。根據役石的不同組合方式,可以組成二段落、三段落,甚至五段落瀑布。段落瀑布由大量石組的組合及兩側置放大型不動石、中間則是水落石(鏡石)兩種做法,大量石組組合的段落瀑布凸顯險峻,適合體現自然野趣,而利用不動石與鏡石制作的瀑布則稍顯規整,適合恬靜風雅之所。

鹿苑寺“鯉魚石”。位于鹿苑寺金閣庭園瀑布落水處有一塊稱作鯉魚石的石頭,這是來自于中國傳統故事鯉魚躍龍門的典故。攝影:そらみみ

后樂園瀑布。攝影:Fraxinus2
溪流
溪流根據不同形態有不同的稱呼,水流呈白色嘩嘩急流一樣的上流稱為“急灘”,之后是坡度緩和的稱為“中流”,安穩悠閑地流淌于彎曲地方的稱為“下流”。急灘本身由于夾雜著崎嶇的石頭,水流跳躍;到了中流,駁岸石頭數量逐漸減少,同時河流的寬度比急灘寬得多,因此水流也趨于平和;下流則幾乎沒有石頭,河底靜靜躺著的是圓潤的鵝卵石,同時隨著水流變寬,水的流動已經幾乎看不出來了。

毛越寺溪流。攝影:Ogiyoshisan

《作庭記》中記述的營造溪流役石的配置。表現上游湍急的水流時,在溪底鋪放卵石等粗石;表現緩慢的中流時,溪底鋪放砂礫等細石;下流則鋪放沙子大小的細石。通過石頭大小的變化,來表現溪流不同的狀態
2 石元素
石組
石組在日本園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常被安置于庭院、路邊、墻角、土山、池畔等處。利用石頭的堅硬、冰冷和石頭表面形成的風化形貌、滿布著的青苔,來表現一種古老而永恒的滄桑感。石組的組合基本分為“立石”和“伏石”兩大類,兩者常常相伴組合,形成互補。
飛石
飛石的鋪設目的是讓人們在庭園中走動時,鞋子不被泥土和濕氣弄臟。除了便于行走的功能,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通過飛石的走向以及其處理方式,引導人們身體的走向和視線,在局限的庭園里,通過飛石的朝向變化欣賞到更加豐富多變的景色。典型的飛石鋪設方式有:直打、二連打、二三連打、千鳥打、切石打、大曲等。

典型的飛石鋪設方法

金剛峰寺庭園。攝影:ttshr1970

高田山專修寺安樂庵庭園飛石
石道
石道根據日本庭園以及建筑物的制作方式可為嚴謹正式、自由隨性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風格,分別稱為“真”、“行”、“草”。“真”石道指的是石道和石子鋪地的石頭全部都是加工的石頭;“行”石道是將加工石塊與天然石塊混合鋪設;“草”行道通常全部使用樸素的細小天然石塊,這種石道不會把邊緣修飾整齊而是保持石塊本來的形狀。

“行”石道

“草”石道

“真”石道
手水舍和蹲踞
在日本,參拜神社、寺院之前,都要先用水洗手、漱口,借此清凈身心,以滌去“浮市之塵”。手水缽指的是用于盛洗手水的石缽,手水缽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大致分為天然型、方造型和創作型。蹲踞是露地的重要元素之一,以手水缽為主體,由洗手時站立的前石、晚間放置手燭的手燭石、冬天放置溫水的湯桶石和用來吸水的水門(也叫做海)組合而成,蹲踞的手水缽比一般的手水缽要矮小許多,洗手的人要蹲下來,故有“蹲踞”之稱。如果在蹲踞的排水口下埋設一個倒扣的瓶子就會形成水琴窟,手水缽中的水滴落入瓶中,會發出音色優美的回音,頗具雅韻。

青蓮院一字形手水缽。攝影:PlusMinus

龍安寺蹲踞。攝影:Peter111

真正極樂寺水琴窟。攝影:RyosukeHosoi
手水缽凈心流程
日本人將此儀式稱為“Misogi”,最初是裸身在海里或河里來進行的,后來簡化為在手水缽漱口、洗手,前后只取用一瓢水完成。
1 先用右手拿著勺子取水來洗左手,代表凈“心”(因為左手離心臟近)。
2 用左手拿勺子來洗右手,代表凈“身”。
3 用右手拿著勺子,倒水在左手里。
4 取左手內的水來漱口(不可讓勺子直接碰到嘴)。
5 用右手拿勺子來洗左手。
6 用右手拿著勺子,把柄放傾斜,用剩下的水來洗柄。
石燈籠
石燈籠是飛鳥時代隨著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最早是佛堂用于供奉的燈具,從桃山時代起石燈籠被放置于庭園之中,不僅因其能點亮黑夜,更因為其獨特的裝飾功能。石燈籠分為基本型和變化型。基本型石燈籠一般是神社和寺廟供奉的佛燈,以春日燈籠為代表的六角燈籠最為常見;變化型燈籠是石燈籠用于園林造景后,精心設計發展而來的園林裝飾物,如織部燈籠、雪見燈籠、可移動和放置式的石燈籠、造型奇特的石燈籠等。

山燈籠,若狹姫神社。幾乎全部由未經打磨的天然石塊制作而成。攝影:663highland

雪見燈籠。無基石部分,下部的支柱變形為支架的石燈籠

織部燈籠。指的是古田織部設計的石燈籠樣式,這種樣式的燈籠沒有基礎部分,采用竿的部分直接插入地面的方式放置

春日燈籠
3.植物
樹木、花卉
日本庭園中喜歡種植象征長壽的樹木,如松樹、扁柏等,最流行的常綠植物是黑松、紅松、雪松。黑松有著堅硬的、深綠色的針形葉,因飽經風霜形成的不規則形狀,深受日本人的喜愛,這種形態在日本人看來具有男性化的性格,因此黑松常被作為庭園的中心焦點,而紅松就因其纖細的形態,優美的造型,被認為是一種女性化的樹,因此紅松常常相伴黑松左右。
除了松柏,日本庭院中還喜歡種植能夠體現生命意義的植物,如竹、櫻花、山茶、梅樹和楓樹等。7世紀奈良時代庭園就栽培了櫻花、紫陽花、山茶、野薔薇等,而到了江戶時期,除了武將文人,就連普通百姓也開始在自家庭園栽培各種花卉。在日本庭園中,同一園區內作為主景的植物往往僅有一兩種,品種簡單的植物經過復雜多樣的修整,最終形成了豐富多變,和諧平衡的空間。
日本庭園的植物與西方庭院內的植物有較大區別,日本庭園更強調尊重樹木的個性和原始形態,以原有的姿態引出其最大的優點,這種表現形式在日本傳統美學以及價值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足立美術館,白砂青松庭。攝影:663highland

東京六義園
青苔
日本庭園代表性的地被植物是青苔,為了庭園終年都有綠色的效果,苔蘚成為必不可少的元素。日本濕度高、水質良好,青苔比較容易生長,在庭園中青苔的種植凸顯了日本地理氣候潮濕的氛圍。特別是苔庭或露地所追求的“和、寂、清、靜”的境界,要靠青苔來表現。

西芳寺由于庭園中覆蓋著120種青苔而被稱為“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