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
- (美)海倫·費舍爾
- 693字
- 2020-04-07 16:55:38
第二章
為什么是他?為什么是她?
愛的沖動與伴侶選擇
兩個人的相遇就像兩種化學物質接觸,一旦發生了反應,兩者皆發生改變。
——卡爾·榮格
“只需一眼,我已無言,笨嘴拙舌,渾身哆嗦,肉軀之下,暗火燒灼。”兩千五百年前,生活在希臘萊斯博斯島的詩人薩福將這樣幾句詩作為一首歌頌愛戀的詩的開篇。
浪漫的愛、執拗的愛、熱烈的愛、身陷愛河、深深迷戀,或者隨便怎么形容——幾乎所有人都懂這種感覺,那種幸福感,那份煎熬,那些個無眠之夜與坐立難安的日子。被喜出望外或惴惴不安的情緒所包圍,你在課堂或辦公室里做著白日夢,忘記取外套,開車時錯過拐彎的路口,頻頻查看手機,心里盤算著該說什么好——就像著了魔似的,期待著下一次與“他”或“她”邂逅。而后,當你們重逢時,他哪怕最微小的動作都能令你的脈搏停止跳動;她的笑容令你神魂顛倒。你做傻事,說癡話,捧腹大笑,曬自己的糗事,整晚不停說話,拂曉時還在踱步,不時與愛侶又抱又親——你已深陷狂熱,喘不過氣來,沉醉于無比的幸福之中,整個世界都已拋之腦后。
◆◆◆◆
盡管自耶穌基督誕生以來,成千上萬的詩歌、歌曲、書籍、歌劇、戲劇、芭蕾舞劇、神話和傳說均將浪漫愛情作為素材,盡管無數男女曾拋下家人朋友,因愛自殺或是殺人,為伊消得人憔悴,科學家卻很少對這種情感進行必要的研究——這種情況直至最近才改變。
有人認為,愛慕是一種受到阻遏與拖延的性沖動,但弗洛伊德并不認可。哈夫洛克·藹理士將異性相吸稱為“有性加持的友誼”,這種對愛慕的描述令人無法茍同。許多人認為,浪漫愛情是神秘、無形、難以解釋,甚至是神圣的體驗,自然法則解釋不了,學者也琢磨不透。
然而,現如今,有關這種情感的科學數據正不斷聚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