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敢于直面挑戰和勇于擔當
畢業后大部分的人參加工作都開始了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在適應生存環境和生活節奏外,還有面臨著許多的挑戰,不得不讓自己嘗試不同的改變,工作中的壓力,生活中的壓力都逼著你不斷向前努力,而你還要多想一點——家人,出了社會,很多時候家人就是需要你去擔當的,所以你其實也不是一個人,你要承擔起一個家的責任。對家人的生活日常關心,對家人的身體健康開心關心,思考聯想未來的發展空間。
你越害怕什么往往就可能要去多做一些讓你害怕的事情。就好像大部分的人都會下意識地覺得內向的人很難做好一份銷售性質的工作,他們好像被貼上了“文員”“行政”和“前臺”的標簽,但他們真的愿意接受這樣的觀點么?
小迷糊之前的同事羅琪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但小迷糊發現她內向的外在下竟然是活潑大膽而放開的樣子,這也是不容易被外面的人(或指不了解的人)所發現的,這似乎也說明了在認識一個人時僅僅因其外在表現而評定他的職業方向似乎就是毫無邏輯可言的,那為何還會有這么多的人對它的認知停留在表面上呢?是否需要反思一下如何更新表現認知能力!
直面挑戰,之所以局限就是很多能力還沒有被開發和激發出來,不管是工作上復雜的客戶談判方案還是生活上的巨大開支,都無一不促使你去進步,迎接挑戰,獲取勝利的果實。
工作上的難題,把它當成鍛煉自己的機會;暫時的落后和失意,可以看作是對心性的磨煉。雖然很多時候人們不能控制發生的事情,但卻可以選擇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對待,消化一些壓力。力所能及的改變,就可以讓你離快樂和愉悅更近一點,相信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二打破僵局盤活不被定義的人生
長時間的空窗期容易引起“求職障礙”,這里所說“求職障礙”是指你在一段時間里習慣了沒有工作的生活,難以快速感受到求職的強烈感和迫切需要。
雖然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但是總找不到合適的時機正好邁出那一步,找著找著覺得越找越偏離原來希望的軌道,這就是一段求職障礙期。
如果需要走出這種迷霧森林的圈子,打破局限,需要做點什么,一個字——“動”就可以做好,“動”,一則表示動起來,隨意做什么事情;二則是讓自己忙起來,先工作上,邊工作邊學習提升,也同時騎驢找馬,不要讓自己待在舒適區里面太久,可以很明確迅速的做好當前的選擇!
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不僅在于人際關系,還有專業知識,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
當然如果不是自己心里想的和自己喜歡的職業方向,可能你的興致不高,容易怯場,但你也需要轉念一想,為什么怯場?是你擔心自己做不好,還是你發現要接受的要求太高了,這時不用著急,學會調整好心態,心態對了,很多事也就順了。換個角度看問題,事情并沒有那么糟糕。
你的人生你主導,人生唯有一次成長是自己教自己的,那就是“自我”的成長。
小時候學走路,學行為規范,學守則都是父母和學校教給的,出了校園參加工作有社會和職場教育人際關系,為人處事……但這些外在條件的組織網都教不會你如何成為你自己!
人生的覺醒就是這一認識自己、洗練自己并內在突破自己的過程。
周國平先生說:“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的內在力量,就是覺醒。”只有及時發現覺醒,找準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才能以此走出迷惘,活出真實的自己。
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說“認識你自己。”人生的許多痛苦,都是來源于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認識。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所熱愛的領域,從基礎知識扎根,持續深耕,精進技能,成為想發展成為未來自己的那個樣子。
把主要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不斷尋找出路,人唯有在磨難中奮起、背水一戰,方能不負努力。當我們能夠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內心豐足、通透,外界的許多所謂“煩惱”,自然就隨風消失了。
三改變現狀過好自己的生活
曾在一個周五的晚上在圖書館遇到一個年長的“老師”,最初小迷糊對她學習的熱情感到欽佩,于是內心想向“老師”請教一些自己很長時間沒有想清楚的問題,但沒有因為想要得到她的指點而直接打擾她,小迷糊得知圖書館閱讀室會在九點左右閉館,那時她想嘗試給“老師”寫一封信,信中寫到了自己覺得她很親切,其實目前有一些疑惑,看到她研究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能否幫她指導或給一些建議,還有一些關于現階段的想法等。
在小迷糊寫完信沒多久閉館的時間到了,懷著一顆激動和嘗試的心,小迷糊準備要正式給“老師”看這封匆忙的信,不過,也許因時間上較緊湊,“老師”馬上收拾自己的書籍和帶的學習用品,小迷糊先收拾好了,并把椅子擺放原樣,幫“老師”把放用品包包用的椅子搬動回了原來桌子邊。沒想到這一舉動被“老師”認為很特別,她很開心的夸贊了一聲小迷糊很棒,小迷糊害羞得有些不好意思,說是應該的。
在正式準備出閱讀室時一起相約去洗手間然后共同出圖書館,邊走小迷糊一邊說其實自己寫了一封信有一些疑惑想要請“老師”幫忙解答,這令“老師”感到特別驚奇,她很開心的接過了小迷糊的信想要邊走邊讀信,小迷糊說不著急可以在其他空余時間看,自己留了聯系方式在上面。
后面確實小迷糊和“老師”在去乘坐回家方向公交車站的路上聊了很多,主要是小迷糊聽到了“老師”很多點醒的話語:“才畢業一年的時間,用不著著急,大膽選擇自己的方向去走”;“花兩三年的時間鍛煉自己的能力,工資低工作辛苦也先做起來養活自己,先照顧好自己!”;“現在這個年齡就是要想長遠一點,不要只顧眼前,邊工作邊考證邊提升自己,選擇有寬廣發展的工作,不要去做短期來錢快的工作,那樣不穩定也學不到什么知識的”……小迷糊的很多想法在和“老師”的聊天談話中變得清晰起來,常常自己想的時候特別容易頭腦閉塞,困在自身的局限里,然后出不來。在老師的點撥中,至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而更重要的是不著急,從一份工作先做起來,通過邊工作邊提升,并花更多大量的時間儲備知識。一點一點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