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人生的第一段旅途
一離開學校
小迷糊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子,她有一個對她溫柔的姐姐,和對她嚴厲的哥哥,同時父母很愛護她。
今年夏天小迷糊參加實習了,離開了大學校園進入社會大學,小迷糊和數萬個同齡人一樣,面對前路的未知和對未來的迷茫,感到既興奮激動又緊張不安,對于自己的未來她有很多的規劃,希望自己和同學們一塊成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但是對于自己的職業,她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優勢,做什么樣的工作也不確定,只是知道自己想做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對于升學,她其實有想過,但或許不夠強烈,所以她沒有太考慮。
大部分同學都陸續或回到家鄉發展或找了去外地的工作機會或繼續求學,學校里只剩下少數的同學還沒走,學校規定了7月11日前所有畢業班學生離開學校,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就快到規定的日子,小迷糊著急了,可是自己可以去哪里呢?
二初識職場
在離校日到來前一天小迷糊把行李打包寄去了同學租房的地方,想要的東西很多,但也有太多帶不走的留在了學校里,多虧了學校郵政處就可以郵寄大件,郵政的師傅幫助把大件從寢室運到了快遞收發室,小迷糊結算了200多元的費用,厚重的書籍承載了這一路的學習生涯,離開學校它們將一直陪伴她未來的生活和職業生涯。
就這樣,在同學們租的房子里小迷糊開始了離開學校的短暫生活,其中有兩個同學已經找到了專業相關工作,開啟了她們的職業之路,還有芳和小迷糊一樣,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哪里。
但這幾天她們倒是也沒有失落,她們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做飯,大家互相鼓勵,嘗試每個人的第一次做飯,盡管只能把飯煮好,把菜炒熟,她們也吃得很開心,就像吃著大餐一樣,每一個人都可以吃一大碗米飯,然后通過猜拳石頭剪刀布來決定輸的人洗碗,還有分配任務,誰負責打掃,誰負責擦桌子,誰負責整理,哪兩個人一起買菜,哪兩個人負責做飯等好像有同伴一起可以一直這樣生活下去。
這段時間她們一起合作生活,就和還沒有離開校園一樣,小迷糊和芳也陸續進入找工作的行列,芳找的是專業對口的工作,小迷糊也是。但她們遇到了同樣的困難,對于線上求職信息的辨別和判斷公司是否正規,這是對她們的一個大的挑戰,大部分公司的信息其實都是不全的,無法確定公司是否符合自己的求職方向,發出去消息和新打的招呼都一去不復返,好像是一個無底洞似的,沒有任何回應。
大部分的企業不是薪資低,不交五險一金;就是距離遠通勤2-3小時的距離,好像不管哪一個都不太能接受,可是也沒有更好的選擇,難道每個大學生都要經歷一個這樣的階段嗎?她們繼續對抗著,堅持不放棄不斷篩選自己想要的招聘信息,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機會。
就這樣一個星期過去了,她們還是在各大招聘網站上發布求職信息,原來就業難是真的。
三步入工作
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過去了,小迷糊和芳的簡歷投遞了數十家,很遺憾的是,芳和小迷糊還是沒有找到工作,連面試也沒有去過,好像線上求職并沒有幫助她們更快的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小迷糊有了一次退縮的想法:先生存下來。
小迷糊之前去參加過一次統一考試,當時認識了一個考友小L,她在一家教育培訓公司實習做助教,是一家英語口語培訓公司,大概是采用情景教學模式教授4-10歲左右的孩子英語口語。
當時的小迷糊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在班上還可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就讓考友推薦自己過去了,不過工作崗位和其專業沒有半毛錢關系,她只好安慰自己先度過這個階段,并在積累資金的同時堅持考證,讓自己更優秀一些,況且之前的考試成績還沒出來,等成績出來才能決定自己是否正式參加工作。
就這樣,她和考友約了個時間準備去公司面試,過去一趟還挺遠的,一來一回幾乎就用了半天時間,因為沒有直達的出行方式,小迷糊選擇先乘坐地鐵2號線后轉乘公交車坐過一個半小時再換坐一輛支付路費11元的出租車,終于到達了培訓中心,小L收到小迷糊的微信下來接她,指引她走進一間小會議室坐下,然后小迷糊開始和老板溝通。
很自然的,面試完小迷糊就被錄取了,是一個前臺文員的崗位,薪資3000,包住宿,不過不給交社保(小公司基本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就算是小L這樣來了3個月以上的人也一樣,只是說有幾百補貼)沒有周末只有調休的工作,雖然覺得很不應該,這樣的工作到處都是吧,但初入社會的小迷糊們沒有太多的深入思考和耐心選擇。
面試完小迷糊乘坐車返回同學租房的住處,告訴她們自己的面試情況和先去做這樣一份工作的決定,她們聽完覺得很吃驚,(是的,小迷糊自己或許也不確定自己是被洗腦了還是一時沖動),不過很快她們也表示為她感到開心,芳繼續堅持找著自己的工作,盡管最初的長達六個月甚至更長的外勤補貼工作,她也愿意挑戰。
為此小迷糊常常很佩服她。在小迷糊入職后兩周的樣子,芳正式入職了一家還算專業對口的公司工作,可能你想到了就是之前聊過的長久外勤。
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大家各自為自己的工作忙碌起來了,沒有經常的聚在一起吃飯,游玩。對,不是不想,其實是距離太遠了。只是會一起微信分享工作狀態,了解雙方的近況。
得知大部分時間芳在外面跑外勤,基本上一天的時間都是辦業務中度過;另外兩個同學因為前期出來假期實習的時候就留用了,所以已經能正式接觸專業工作,雖然忙碌,但是可以學到專業的操作知識,這是讓小迷糊羨慕不已的。
而小迷糊也和小L還有另外一個伙伴阿Y一塊一同上下班,每天面對那么多可可愛愛的小朋友,還都有各自獨有的英文名字,名字大多是有“水果班”Lemon、Cherry;“動物班”里的Tiger等,也有幾個容易記的名字,小迷糊至今也就記得Sisi和Peter兩個名字,其中Sisi是老板J姐的小女兒,Peter是校長L姐的兒子,名字都特別可愛,校區只有一個外教Mr.James,全英文教學,當然助教也在課堂調節。
小迷糊有時通過向Mr.James了解學習英語口語,雖然對于聽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在對話上還是沒有那么容易,而另一方Mr.James根本聽不懂中文,于是真的那個對話的畫面很像是在爭吵的樣子,苦笑不得。但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對鍛煉口語的幫助確實很大。
也是在某一天,具體應該是那天的下午,小L對小迷糊說考試成績出來了,于是兩個人認真的尋找錄取名單上自己的名字,但很難過的是她們倆難姐難妹“落榜”了,到底是競爭激烈?還是自己努力不夠在那會已經難以言明,小迷糊在看到結果后眼淚直往下流,其中的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小L還好,忍住沒哭。后來才知道小L不敢和家人講傷心了好久。而小L的同學阿Y考上了,因為不是一起考試的,小迷糊一開始并不知道。而這下她確定了自己只有工作這一條路了。
過了沒多久,小L的堂姐杉子放假過來找她玩,然后就和小迷糊還有阿Y互相認識了,四個人一起周天在家做飯吃,晚上出去BMH公園游玩或散步,這樣有趣的生活讓她們在工作之余更向上發展,期間她們還參加了很多游玩活動:玻璃棧道、水上世界、去九十烤肉慶祝生日等;有時間小迷糊就和杉子一起在一間沒有空調的空房間里學習各自的專業知識,而且小迷糊在杉子的幫助下學會了騎小電驢,她們還約著一塊鍛煉,或晨跑或夜跑,這樣的時間短暫而美好。
然而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很快到了杉子回家的日子,那天早上小迷糊依舊早起,她想著送一下杉子到樓下坐車,好像我們都有預感知道離開后可能很難再見面,這就是出了社會以后會遇見更多的人吧,但她們相約微信常聯系。
對于小迷糊來說,杉子和自己很像,有和自己一樣的想法,也愿意去一點一點接近實現其想法,所以惺惺相惜。直到后來離開以后,還一直保持著聯系,大家時常在朋友圈、群聊里互動。
八月份時,由于疫情反復再加上“雙減”政策的實施,培訓中心暫停上課,薪資停發、人員縮減的情況頻發,排班由原來6人早晚班縮減為1人全班,且人均日薪資未增反降,那個月上了斷斷續續二十多天的薪資最后好像剛好過1000,大家都一度認為校區撐不下去了。
就也是那個月完以后,大家各自有了要離開的跡象,最先離開的是校長L姐,原因或許是和老板因縮減薪資一事溝通不了了之而走的,校長是挺好的一個人,她主動為他人爭取薪資公平的機會。后面阿Y決定回去繼續求學,也辭職了,把東西搬去了其姐姐家里。
剩下的小L、小迷糊因校長的離開也覺得是該離開了,最后只剩下了助教阿S和Mr.James沒有想好是否留下。
直到確定離開剛好是到了9月份,可能因為9月宜重新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