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我的天才
在旅行的列車上,在繁星散落的夜晚,在夢醒時分的剎那,人生的每一次獨處都讓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就像劇烈運動時聽見的心跳聲,我在一段段的回憶與展望中做出選擇,選擇方向和途徑,選擇成為我自己。
在成為自己的道路上,知識給了我動力,而運動教給我勇敢和冷靜。運動不是人們飯后的閑庭信步,也不是一時興起的激情追逐,更不是機械的重復鍛煉,運動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對自我的不懈挑戰,是一種朝向生命真諦追尋的坦蕩大道。
精神上的信念固然讓人堅強,卻不如身體上的自信來得更為直截了當。當我第一次接觸截拳道時,揮拳、踢腿、格擋、反擊,在一次次的學習和訓練中,我認識了不一樣的自我。每經歷一次揮汗如雨、拼盡全力的鍛煉,我的內心就會比之前增添一分安定;每嘗試一個新動作,認識一個新理念,我的勇氣就增加一分旺盛。而當招式更加得心應手、力量更加強大時,我對自己的了解就多了一分深入……
人們在不了解自己時是最糟糕的。人總是基于自己的經歷和經驗為未來做規劃,卻在無形之中變成了自己經歷和經驗的傀儡,那些曾經成就我們的東西,最終會變成我們的枷鎖,最后束縛住我們。所幸,李小龍沒有成為這樣的人。李小龍研習過詠春拳、拳擊、柔道、擊劍等眾多武術,在這些紛繁的武學流派中,他化繁為簡,把武術從條條框框的限制中剝離開來,回歸到技擊格斗的本質屬性,并以古老的道家哲學和禪宗思想為核心指導理念,最終創立了截拳道。最直接的進攻和防守、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使截拳道成為最具實用性的武術之一。這是武術思想發展的成熟境界,也是李小龍作為一個習武人自我意識的偉大覺醒。
學習知識的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修煉功夫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熟稔攻防,而在于這種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修行最終會影響我們思想和生活的方式,讓我們自內而外地透顯出清醒和自信。在功夫的習練中,一拳一腿的磨礪,可漸消心中之棱角,使習練者臻于平常心境,最終回歸本我,尋回遺失在凡塵間本有的寧靜與和諧。
是的,李小龍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然而,他對于生命的理解、對于自我的認識和他所創立的截拳道,一起傳承了下來。
終會有一天,他也會像其他英雄人物一樣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但是,只要有人活著,就會去領悟自我、發現自我、表達自我,就像曾經的李小龍那樣,成為自我的天才。
舒擁軍
2016年3月
于皖南寧國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