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懸案不懸
  • 冒廉泉
  • 6129字
  • 2020-05-21 17:12:47

二證 賈母中秋賞月澀浪坡,黛湘池沿聯詩碧宛湖

一、《紅樓夢》第七十五回賈母中秋賞月情景摘錄

……賈母又道:“你昨日送來的月餅好。西瓜看著好,打開卻也罷了。”賈珍笑道:“月餅是新來的一個專做點心的廚子,我試了試果然好,才敢做了孝敬。西瓜往年都還可以,不知今年怎么就不好了。”賈政道:“大約今年雨水太勤之故。”賈母笑道:“此時月已上了,咱們且去上香。”說著,便起身扶著寶玉的肩,帶領眾人,齊往園中來。

當下園之正門俱已大開,掛著羊角大燈。嘉蔭堂前月臺上,焚著斗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果月餅等物。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煙,晶艷氤氳,不可名狀。地下鋪著拜毯錦褥。賈母盥手上香拜畢,于是大家皆拜過。賈母便說:“賞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上的大花廳去。眾人聽說,就忙著在那里去鋪設。賈母且在嘉蔭堂中吃茶少歇,說些閑話。

一時,人回:“都齊備了。”賈母方扶著人上山來。王夫人等因說:“恐石上苔滑,還是坐竹椅上去。”賈母道:“天天有人打掃,況且極平穩的寬路,何不疏散疏散筋骨也好。”于是賈赦賈政等在前導引,又是兩個老婆子秉著兩把羊角手罩,鴛鴦、琥珀、尤氏等貼身攙扶,邢夫人等在后圍隨。從下逶迤而上,不過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這座敞廳。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莊。

……于是令人向圍屏后邢夫人等席上將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請出來。賈璉寶玉等一齊出坐,先盡他姊妹坐了,然后在下方依次坐定。賈母便命折一枝桂花來,……

二、《紅樓夢》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聯詩情景摘錄

這里賈母仍帶眾人賞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換暖酒來。正說著閑話,猛不防只聽那壁廂桂花樹下,嗚嗚咽咽,悠悠揚揚,吹出笛聲來。趁著這明月清風,天空地靜,真令人煩心頓釋,萬慮齊除,都肅然危坐,默然相賞。

……

翠縷便問道:“老太太散了?可知我們姑娘那去了?”這媳婦道:“我來問你那一個茶盅往那里去了,你們倒問我要姑娘。”翠縷笑道:“我因倒茶給姑娘吃的,展眼回頭,就連姑娘也沒了。”那媳婦道:“太太才說都睡覺去了。你不知那里玩去了,還不知道呢。”翠縷向紫鵑道:“斷乎沒有悄悄的睡去之理,只怕在那里走了一走。如今見老太太散了,趕過前邊去送,也未可知。我們且往前邊找找去……”

原來黛玉和湘云二人并未去睡。……

湘云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總不及近水賞月更妙。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一個近水所在,就是凹晶館。可知當日蓋這園子時就有學問。這山之高處,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處,就叫作凹晶。這‘凸’‘凹’二字,歷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窠臼。可知這兩處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設此處……如今就往凹晶館去看看。”

說著,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轉彎,就是池沿,沿上一帶竹欄相接,直通著那邊藕香榭的路徑。因這幾間就在此山懷抱之中,乃凸碧山莊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顏其額曰“凹晶溪館”。因此處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兩個老婆子上夜。……

……黛玉笑道:“咱們數這個欄桿上的直棍,這頭到那頭為止,他是第幾根,就用第幾韻。”湘云笑道:“這倒別致。”于是二人起身,便從頭數至盡頭,止得十三根。……

……

湘云方欲聯時,黛玉指池中黑影與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個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個鬼罷?”湘云笑道:“可是又見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彎腰拾了一塊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聽打得水響,一個大圓圈將月影激蕩,散而復聚者幾次。只聽那黑影里戛然一聲,卻飛起一個白鶴來,直往藕香榭去了。

遠看澀浪坡、池沿及樹叢中的“凹晶”

史湘云說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到主山峰

三、賈母賞月山和黛玉湘云聯詩處地形地貌、環境地域的研究

《紅樓夢》不是歷史記錄,我們研究《紅樓夢》不可能也不應該鉆進某些歷史事件,拿著現代照相機尋找歷史予以對照,使《紅樓夢》研究陷入考證的泥潭。

但眾所周知,《紅樓夢》是自傳體小說,作者在寫山、寫水,寫城市、農村、服飾、語言等時,必然有意無意使用自己腦中的記憶或者正在親身經歷的某些場景,并把它寫進作品中去,這就是文藝作品的原型吧!

筆者就《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賈母賞月和黛玉湘云聯詩處的地形地貌、環境地域進行研究,希望能找出它的原型,對我們尋找《紅樓夢》的作者有所幫助。

(一)作者給出了賈母賞月山的十二大特征

1.山不能高大,更不能陡峭:賈母要到“山”上去賞月,因此環境中必須有座七八十歲老太和眾多的老婆子,及鴛鴦、琥珀、尤氏、邢夫人等人(全是三寸金蓮的小腳女人)都能上得去的“山”。因此,此山不能高大,更不能陡峭。

2.有條“極平穩的寬路”,“不過百余步”:賈母道,“天天有人打掃,況且極平穩的寬路”,“從下逶迤而上,不過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

3.“山”是座極矮小的土山包:山脊頂建有敞廳(凸碧山莊),植多株桂花樹,可見是座土山。

4.山下有水池:湘云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總不及近水賞月更妙。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

5.有一段可以行人的“池沿”:“沿上一帶竹欄相接”,池沿上有欄桿,說明池沿上可行人。

6.池沿不長,只有十來米:黛玉笑道:“咱們數這個欄桿上的直棍。”于是二人起身,便從頭數至盡頭,止得十三根。推測池沿長度為十幾米。

7.凹晶館在下坡拐彎處:黛玉、湘云“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轉彎,就是池沿”。

8.凹晶館地理位置的四大特點是:只一轉彎、低洼、近水、山懷抱。

9.山體近水一側是石頭壘墻:賈政道:“大約今年雨水太勤之故。”“(凹晶館)就在此山懷抱之中”,“湘云因彎腰拾了一塊小石片”。據此三句推測,賞月小山靠水池一側是防止雨水沖刷的石頭砌成的擋土墻,因此推測,山體原來近水一側是假山。

10.水池不大:根據湘云拾了一塊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卻飛起一個白鶴來推測。

11.凹晶館與池沿相距很近,大約一二十米左右:根據兩個上夜的老婆子能聽到“方才亭外頭棚下兩個人(黛玉和湘云)說話”判斷。

12.山上的峰脊與山下的池沿既相連又相隔:紫鵑和翠縷在山上看不到在池沿對詩的黛湘二人,也聽不到二人說話,只聽笛韻悠揚起來。兩句話判斷山上山下但聽其音不見其影。

以上十二條是《紅樓夢》作者歸納出的賈母賞月山和黛湘聯詩處的具體而清晰的地形地貌、環境地域特征,也是筆者按照“合理、可信、準確、真實”八字原則研究出的結果。

筆者用“三字經”歸納此十二特點:

登月坡,平穩路。百余步,上山坡。桂花樹,多植株。峰頂下,有水池。一轉彎,懷抱山。近水邊,低洼地,凹晶館,最適宜。二十步,到池沿。池沿長,十來米。峰脊下,有水池。池不大,有嬉鳥。湘云妹,立池沿。拋石片,白鶴飛。

(二)尋找嘉蔭堂、賞月山和池沿

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給出的四個地方:嘉蔭堂、賞月山、凹晶溪館和池沿。我們梳理了十二個特征,據此,在如皋水繪園對號入座,找到匿峰廬、澀浪坡和碧宛湖以及湖邊的“池沿”。

匿峰廬是冒辟疆破產后搭建的三間草房,就是“把茅為蓋,掛席為門,繩樞瓦牘,僅敝風雨”,晚年住了十年的三間草房。在這里他回憶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哉?我實愧則有余,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時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雖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

從匿峰廬到澀浪坡主山峰脊只有一百三十八步

在匿峰廬他寫《石頭記》,到第七十五回就把草堂設為賈母賞月的出發點“嘉蔭堂”的原型。于是冒辟疆從匿峰廬——虛擬的“嘉蔭堂”出發登上澀浪坡,看到山下的水池和山環抱、近水、地洼一小平地……于是一種神奇的靈感讓他把澀浪坡的地形地貌和地理環境,如用當今高分辨率照相機記錄在賈母賞月和黛湘對詩的情節之中,其“清晰度”令人驚訝!《紅樓夢》作者在澀浪坡給出了賞月山的清晰“照片”。

我們來到水繪園的澀浪坡和碧宛湖,把十二特征一一對照核查:

第一特征:山不能高大,更不能陡峭:我們看到眼前的澀浪坡是座小山包,書中給出的條件完全符合。

第二特征:有條“極平穩的寬路”,“不過百余步”:筆者從匿峰廬出發只用一百三十八步就登上澀浪坡主峰,而且確實是一條“極平穩的寬路”。

第三特征:“山”是座極矮小的土山包,筆者登上山峰,只見長滿花草,綠樹成蔭,是個土山包。

第四特征:山下有水池。從山脊東望水繪園的碧波湖,一波綠水,波光粼粼。

第五特征:有一段可以行人的“池沿”。我們看到山下池邊確實有一“池沿”,游人可以在“池沿”上行走。“池沿”一詞是《紅樓夢》作者為澀浪坡山下特有的一段水面上鋪設的石塊路而創造的,筆者在眾多詞典中都沒有找到這個詞,也沒看到其他書中有“池沿”一詞。筆者游覽過國內不少湖濱水邊,獨有水繪園的澀浪坡下碧宛湖邊有一段長約十來米長的石塊路,特別佩服《紅樓夢》作者為此發明了一個極普通又特殊的專用名詞——“池沿”。

第六特征:池沿不長,只有十來米。筆者親自登上“池沿”,步測其長只有十幾米。當年冒辟疆寫到黛湘對詩時,虛構了一排竹欄桿,并讓兩位小姐去數欄桿以記下這段真實存在的“池沿”的長度。真是高明!

第七特征:凹晶館在下坡拐彎處。經踏勘,小小澀浪坡北端,確有一個下到湖邊的“山坡”,“山坡”確實存在一個“拐彎處”。

第八特征:凹晶館的四大特點是:只一轉彎、低洼、近水、山懷抱。我們在山坡拐彎處稍停,踏勘周邊地形地貌,看到有一180度的“只一轉彎”處、一個懷抱狀的山體,下面有一塊低洼、近水的小平地可以修建“且又矮小,故只有兩個老婆子上夜的凹晶館”。

第九特征:山體是半土半石的假山。澀浪坡臨湖的東側完全是毛石砌體的假山,護衛著另一半土山。

第十特征:水池不大。我們在池沿上四下觀看,各景點歷歷可數,池中水鳥嬉戲,正是冒辟疆寫的“扔石片可驚鶴”的情景。

第十一特征:凹晶館與池沿相距很近。此特征十分明顯,游人只要放眼細看,那低洼、近水的小平地與池沿間講話可以清楚聽到,其距離正是二十米左右。

第十二特征:山上的峰脊與山下的池沿既相連又相隔。游人在山頂可看到水池,但看不到池沿;從池沿可望天空但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山峰,確實相連又相隔。

至此我們在《紅樓夢》中讀到的十二個特征,與水繪園澀浪坡的特征完全吻合。水繪園的澀浪坡略改幾個字,就成了下面的三字經。

上山坡,平穩路

湘云笑道:你知道這山坡下就是池沿。

水繪園澀浪坡十二特點的三字經:

澀浪坡,平穩路。百余步,上山坡。桂花樹,多植株。峰頂下,有水池。一轉彎,懷抱山。近水邊,低洼地,凹晶館,最適宜。二十步,到池沿。池沿長,十來米。峰頂下,有水池。池不大,有嘻鳥。小妹妹,立池沿。拋石片,白鶴飛。

(三)水繪園的復建

水繪園是冒辟疆在三百多年前修建的一座私家園林。冒辟疆晚年破產,園林已開始荒蕪。幾百年來,園林易主,歷史改朝換代,水繪園許多景點蕩然無存。改革開放以來,如皋市決定恢復古老園林,特邀全國古典園林建筑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在水繪園遺址上規劃。陳從周教授以陳維崧的《水繪庵記》和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水繪園舊址圖》以及現存的景點為藍本,探址考證恢復重建。如今復建的澀浪坡,設計者經幾番研究,做了幾幅園記圖解才確定于現今位置。合歷史考證、合園林美學章法,合“澀浪坡為最,坡廣十丈”的記載,使如皋悠久的文化歷史內涵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但是最令人感興趣和值得紅學家們、紅迷們研究的是:為什么20世紀90年代重建的澀浪坡景點竟然有十二處與賈母賞月山一樣?水繪園的澀浪坡竟是賈母賞月山的原型!歷史上水繪園幾經易主,幾成廢園,但破壞的應該是樹木花草、門窗設施,倒塌的是房屋建筑、道路橋梁。澀浪坡是個土石山體,除了樹木被砍伐外,小小山體基本得以保存原樣。我們知道清初詞壇第一人,授翰林院檢討、參與修纂《明史》的陳維崧是冒辟疆的門生,他曾在水繪園居住十年,視冒辟疆如父,他的記載是極可靠的資料。據當年參與復建水繪園的徐琛先生回憶說,許多景點還用膠泥做了模型反復修改定型,才投入施工。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復建的澀浪坡景點是符合原貌的,而原貌是冒辟疆設計和建造的。

因此,冒辟疆在著作《紅樓夢》時,把澀浪坡作為登山賞月的原型,讓賈母走上“極平穩的寬路”,登上澀浪坡去賞月;讓黛玉和湘云一轉彎就見到了“近水、低洼、山環抱”的凹晶館,數著“直棍”到池沿對詩,也是合理、可信的。而我們在研究《紅樓夢》的作者時,用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的十二條對照水繪園,可以得到確鑿的、真實的驗證。在水繪園的澀浪坡,我們找到了賈母所登之山的原型。這是“冒辟疆以筆名曹雪芹著作了《紅樓夢》”的有力證據。

(四)凸碧山莊和凹晶溪館

20世紀修復的澀浪坡只是按陳維崧的《水繪庵記》及上博的圖畫的地形地貌在陳從周教授指導下恢復的水繪園景點,它不是按照《紅樓夢》描繪的大觀園修建的。我們不能要求它建有《紅樓夢》的凹凸兩館。在第七十五回和第七十六回中所描寫的凸凹兩館是作者的藝術構想。我們只是在當今復建的澀浪坡下發現有《紅樓夢》作者給出的凹晶溪館位于低洼之處的原型。作者通過史湘云之口道出,“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的意境,在水繪園的澀浪坡也能體現出來。

從這里可以看到懷抱“凹晶溪館”的環形山壁。

四、拾零

這是值得我們如皋紅學界為之慶幸的大事,這是繼《隱藏在如城水系中的大觀園水系》之后的又一重大發現,是把如皋水繪園的景點與《紅樓夢》的景點直接連接的硬件,朋友們多次提出:你研究“冒辟疆著作《紅樓夢》”最好能拿出真憑實據來。他們指的是在《紅樓夢》書本之外找到冒辟疆著作了《紅樓夢》的哪怕一幅畫、一幅墨跡也好。二百多年來紅學界何止千萬人在尋找實物證據,但確實沒有找到真憑實據。

我們只有另辟蹊徑,從《紅樓夢》書本中去找,三遍五遍不厭其煩地去讀,去深讀、去細讀,去尋,去覓。如今我們找到如皋水繪園的澀浪坡確實是大觀園中賈母賞月小山的原型。書本上十二條特征與實際存在的澀浪坡景點條條吻合,尤其是修建凹晶溪館處,確有一個“只一轉彎、山環抱、低洼、近水”的地形地貌,可謂嚴絲合縫,筆者認為這個證據是又一個“唯一性、獨特性”的證據,在國內難以找到第二個!這個發現太驚人了,它比如城水系為大觀園水系的原型更直觀、更具體。任何一個讀者只要拿著本文的十二條,來到澀浪坡,就可輕而易舉、易如反掌地獲得證實。這是冒辟疆著作《紅樓夢》又一顛覆性證據,是存在于書本上的文字證據,它應視為書本外的“真憑實據”!也許有人認為你這十二條太煩瑣了。不!我們要證實數百年如泰山般穩固的“曹雪芹”只是如皋冒辟疆的一個筆名,必須細致地提供證據,不厭其煩地反復證明。

池沿長,十來米

筆者愿意接受紅學界的檢驗,歡迎紅學家們、紅迷們到如皋來,到“水繪園”來,我們一同到“澀浪坡”,到“碧宛湖”,踏上“池沿”,去驗證賞月對詩的十二條,去檢驗冒辟疆著作《紅樓夢》的確鑿證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达州市| 罗源县| 吴旗县| 图木舒克市| 姚安县| 包头市| 新营市| 永福县| 博爱县| 阜平县| 渝北区| 雷州市| 龙江县| 桂林市| 民乐县| 邳州市| 璧山县| 千阳县| 肃南| 马边| 凤冈县| 行唐县| 尚义县| 华宁县| 驻马店市| 曲靖市| 南江县| 阳山县| 肥东县| 北流市| 孟村| 台州市| 乡城县| 旌德县| 鸡泽县| 阜阳市| 禄丰县| 德州市| 乐至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