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接觸
- 我可能活在夢里
- 琳乃同學
- 3111字
- 2022-08-22 10:30:24
伴著夜色,盧姥爺領著陸遲走遍了終結村每個角落。
得到的認知,讓陸遲感慨良多。
在這個普通的,人口不過幾百的村落,比想象中還要厲害得多。
村子屹然是一個和諧美好的小社會,格外團結,彼此沒有偏見,各司其職,人人平等,沒有壓迫,然而這份“烏托邦”僅適用于男性。
但越是團結一心,相對的弊端也會放大,那就是個人意識就會越淡薄。
除開與外界的必要接觸,村子大體能保證自給自足,涉及經濟等多方面,細分下勞作組,采購組等等,分工明確,最后由村長大權在握。
陸遲首先注意到的是勞作組,人員由村內所有壯年男性構成。
換言之,在這個幾乎是老弱病殘的地方,誰能控制那些負責勞作的壯年男性,也就擁有了絕對話語權。
反觀女性只能做一些帶孩子的簡單活,長期以往,男性地位自然要遠遠凌駕于女性之上。
意料之中的,獨獨缺了教育分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從言談中才得出點信息,盧姥爺似乎信奉百無一用是書生,十分反對普及文化教育。
在陸遲誠心請教之下,才稍微透露了一些過往。
追溯村子整個存在歷史,也曾有人振臂高呼,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全力號召推動教育,歷盡幾番波折后,辦過簡易學校,有足以容納上百人學習的教室,不過后來漸漸荒廢了。
比較有趣的是,負責此事的竟是一位女性。
這不得不讓人震驚,甚至讓陸遲幾度認為盧姥爺有意撒謊,轉念一想又覺沒必要。
在這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地方,能以女性的身份站上那般高度,恐怕是個十分優秀的人。
畢竟能在盧姥爺的默許下推動此事,簡直比登天還難。
兩大難題擺在那,不僅是老人重男輕女的固有看法,還是本就反對文化教育的思想。
在陸遲的猜測中,那位女士想必付出了慘痛代價。
“她......是個什么樣的人?”
僅憑這一點,也足以令人心生敬意。
“那孩子從小是我看著長大,有想法,也有干勁,奈何命運坎坷......以至于路子太野,最后思想出了很大問題。”
不僅是溫碧淑,現在村子里的所有人,上至半只腳邁入棺材的老人,下至蹣跚學步的嬰童,哪一個不是盧姥爺看著長大的。
陸遲則暗自琢磨著話中深意,以為描述的是黎書。
“按長幼尊卑,你該稱她一聲奶奶。”
下意識點點頭,陸遲一個激靈,差點沒站穩。
黎......黎奶奶???
說實話,他還真沒看出來。
自然不知陸遲腦中荒誕念頭,許是觸動往事,盧姥爺自顧自說起。
“你也見過黎書了,可知她最尊敬的人是誰?”
不等陸遲答復,便繼續說起。
“當年自溫碧淑回村后,整個人性情大變,變得好高騖遠,盡想一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十幾年努力,她只為完成一件事。
彼時村子還很窮,尚且年輕的她活力足,想法多,從村中孩童選出了最聰明的一位女孩,走街串巷,卑躬屈膝四處勸說,舉全村之力資助那位女孩念書,后者也不負眾望考上了名牌大學。
后來,辦學校得到村長批準,學生人數也有上百,歸功于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跑去外地尋找新鮮血液。
說是好心收養流落街頭的孤兒,實則與拐賣并無區別。
她始終堅信著,孩子才是新生的希望,能改變這個貧瘠的村落。
不斷埋下種子,只等待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那就是溫碧淑被人從地獄解救后,窮極一生做過的最美好的夢,同樣也是最誠摯的報恩方式。
說到最后,盧姥爺神色卻滿是嘲弄。
“從你的視角看來,又當如何?”
“可笑黎書那孩子......始終認定溫碧淑是能作出改變的人,便盲目追隨其腳步。”
“明面上,她為村子嘔心瀝血,實際上,與我何異?”
殊途同歸,都是為了村子著想,能給村子創造價值。
這本不好擅自置喙,但少年人的反駁幾乎是下意識。
“不,如果我沒猜錯......那位奶奶并不清楚你的目的,更不知道你暗地里的那些腌臜事。”
是非功過難以輕易評判,若用狼狽為奸去形容太過草率,可認同這種方式卻又不合情理。
盧姥爺只淡淡看了陸遲一眼,像是在看單純又無知的孩童。
“她從那法外之地僥幸逃生,就算我不告知她真相,多少也會有所懷疑。”
若以天真的眼光俯瞰全局,溫碧淑是遭人利用,有報恩的想法,更多的也是想以一己之力改變村子。
可是冷靜下來想想,當真成立?
更像是與盧姥爺作出了一樁丑陋的交易,所以才會得到支持,能讓黎書以女性的身份去念書,包括后來的辦學校推動教育。
從長遠眼光來看,這筆交易對于盧姥爺完全可以欣然接受,就算某天事情敗露,也有那么一只替罪羊攬下一切罪責。
表面光鮮和諧,受村民敬仰的兩人,實則早已達成共識。
思及此,陸遲沉默了。
一股久違的恐懼蔓延開來,讓他如臨大敵的同時也倍感陌生。
眼前這位平平無奇的老人......城府到底有多深沉,才能在輕描淡寫間就玩弄了一個人的一生。
全程自導自演,在一個人最絕望的時刻,拋出名為希望的橄欖枝......一步步引導著墮入深淵。
光想想就令人膽寒。
但讓陸遲很不理解的是,這應該是屬于終結村天大的秘密,帶進棺材里才對,然而卻對他一個外人輕易袒露。
關于這些真相,對于村里其他人,至少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肯定是不知情的。
當真不怕他破罐子破摔,直接原地自爆?
就算他只是一介外人,說話毫無分量,村民們大概率不會信,多少也能影響認知。
暗自思索之際,就見盧姥爺邁著緩慢步伐離去,宣告著今晚的交談到此為止。
陸遲沒有出聲挽留,得到的信息已經夠多,還需細細消化。
眼下夜色漸沉,出村不易,怎么說也是客人,既還未徹底撕破臉皮,礙于面子也該給他安排房間借宿。
這份疏忽,不太應該。
他想了下,正欲主動開口,就瞥見分布于盧姥爺兩側的那幾個壯漢。
先前在屋內打過照面,似乎是承擔著保鏢的職責。
而那幾人,從外出以來就一直默默跟著。
回想起今晚的諸多收獲,陸遲陷入短暫的沉思。
一路走來,根據觀察盧姥爺應該極少露面,過往村民無不詫異又尊敬,就差頂禮膜拜。
口口相傳之下,老人似乎深得民心,威望甚高,每個人皆是肅然起敬的目光。
那不是被鐵血手腕震懾,而是經歲月洗禮點點累加,純粹發自內心。
中途陸遲也曾多次串門,集中找年老者套話,得到的反饋也是對村長的無窮認同,任憑歲月洪流洗刷也帶不走的敬意。
簡而言之,沒有村長盧姥爺,就不會有村子現在的幸福安定。
后聽一位癱瘓在床的老奶奶講起,評價更是簡潔而堅定,村子的頂梁柱。
看對方情況特殊,陸遲也就多聊了些。
老奶奶雖上了年紀,腿腳不便卻被人照顧得很好,言談十分輕松,談及村長的豐功偉績時更是打開了話匣子,硬拉著陸遲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
早年村子一片貧瘠,但凡是個有志向的年輕人,也不愿留在這個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
最困難的時期是村長站了出來,身體力行的帶領村民們改善生存環境,顛覆貧窮現狀,從最基本的食住,蓋遮風擋雨的堅固民房,從探索市場化取向到完善農產品,與外界形成良好供應鏈直到自給自足,后來還領著大家修路打通外界運輸渠道,疏通自來水,完善供水系統等等等等。
這里的一草一木,無不與其息息相關,種種決策無疑彰顯著領導人的眼界與能力。
注重實干,值得信賴,這是村長盧姥爺給所有人的刻板印象。
在每個村民的眼里,村長就是無所不能的,這是最基礎的認知。
思緒很快回籠,陸遲皺眉打量著盧姥爺與壯漢們的站位分布。
好歹上了年紀,又是村子的靈魂人物,容不得半點閃失,外出隨行看護這種待遇尚在情理之中。
不過......會不會存在另一種極端的可能性。
可以是保護重要人物,也可以是羈押行刑犯人。
巨大的反差讓陸遲幾近失神,一道念頭于腦中初具規模。
這份天馬行空的想法很難站得住腳,卻不能完全視而不見。
“如果被......你就眨眨眼?”
一聲突兀,響徹于夜色中。
會脫口而出這句話,陸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并非無的放矢。
起初在屋內交談時,他就敏銳察覺到盧姥爺的細微情緒變化,莫名給他一種無法盡情表達的的錯覺。
而情緒的變化......就在他拒絕化身正義的那一刻,接下去的交談,也就再難捕捉到半點情緒波動。
那道老邁身影應聲回頭看來,位于兩側的壯漢們也轉過身,無一例外的滿面困惑。
聽不懂就對了,何況這個梗還只有半句。
當然,這句話陸遲只是說給自己聽的。
凡事留余地,所見所想,也許仍是冰山一角。
他朝月色揮揮手,心里已有了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