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傳經

  • 逆襲的秦二世
  • 青墨
  • 3163字
  • 2020-04-15 19:00:00

不料胡亥一聽卻是哈哈大笑起來,道:“徐福本姓嬴,后為秦皇賜徐姓,始得天下方士之首。”

惡童倒吸一口涼氣,起身行禮,“先生果然有測知天地術數之人,在下徹底服了。”

胡亥道:“最后一道倒不是在下測出來的,只是當時賜封時在下也在秦宮。”

胡亥也不能算撒謊,賜姓時宮中胡亥有十四歲了,已經懂事了,就算不懂,這些家族秘辛他也該多少清楚。

惡童驚訝,“莫非先生也是……”

胡亥撒謊撒到底,點頭道:“當時在下正是隨堂方士,首次東海之行后曾隨徐福先生一同進官,進獻《鮫魚錄》。”

這話一出,惡童霍然起身,向胡亥單膝跪倒拜服,“果然是鬼谷門人,先生大才,萬望恕小子言語冒犯之舉。”

惡童為何一聽《鮫魚錄》態度立馬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牽涉到一個非常神秘的故事,或者說一個歷史上驚人的巧合。

當年徐福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出海找藥,長生之藥自然是找不到的,回來沒法和秦始皇交差,便謊稱行船途中被一條大魚阻攔,到不得仙山,稱其為“鮫魚”。

巧合的是,秦始皇剛好做了個夢,夢見一條大魚把自己的馬吃了,以他的霸氣自然容不得這種事,親自率大軍出海,還親自彎弓搭箭守在船頭,日日尋找,連找三月,總算在東海找到一條倒霉的大魚,捕殺后徐福才重新啟航。

這個巧合讓秦始皇對徐福更加信任,該故事也流傳甚廣,以訛傳論再加上過度神化,“鮫魚”成了人們口中了不得的怪獸,甚至有大人拿來嚇唬不聽話的小孩。

在故事各版本中,有一個是說徐福自己對這只怪獸都束手無策,便求另一位世外高人指點,這位高人便和他一起向秦始皇進獻《鮫魚錄》才得以順利找到大魚。

所以胡亥這話一出,無形中把自己又拔高一截——連徐福都要求我幫忙,你還不相信我?

而且這個謊撒了也不會被戳穿,現在的徐福說不定都到日本開荒去了,你能怎么考證?

所以他坦然受了惡童一拜,還道:“若大官人還有懷疑,待徐福海外瀛州歸來,一問便知。”

惡童哪還會不信,只是連連道欠,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并馬上讓人大排宴席,隆重接待。

何家父子自然也是得意洋洋,因為惡童這人一向眼高于頂,表面雖待人有禮,其實傲氣十足,今天見胡亥三言兩語把他降服了,覺得挫了他的銳氣,甚是欣慰。

待得晚宴招待時,胡亥嚇了一跳,這惡童果然奢豪無比,晚宴上居然有一百零八道菜,招呼他們的下人婢女有五十人之多,排場浩大,又精致華貴。

要知道那時張騫還未通西域,巴蜀雖說物產豐饒,但食物品類不多,能做出這么多道菜來真不知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多少心思。

惡童一來表示對胡亥的尊敬,二來也想擺擺闊,上桌前問:“先生,這些菜式可還滿意?”

胡亥毫不掩飾他的驚訝,“大官人平時都這么吃嗎?”

“那倒不是,難得貴客盈門,又有亞父和仁杰老弟到來,當然要盡我地主之誼。來來來,請坐。”

胡亥也不客氣,正好品嘗秦代的各色美式,這張桌子上可以說集中當時秦代能做出的所有菜式,各有風味,色香味俱佳,令他贊不絕口。

當然為了保持風度,他的吃相還算文雅,何仁杰則不管不顧,大快朵頤,吃得滿嘴流油,腰帶都松開了。何舒嫌惡地看了他一眼,在下面踢了他一腳,“斯文點。”

“爹,斯文不能當飯吃。”何仁杰大嚼著道:“這又不是外人家,我親哥哥家里,斯文什么?”

惡童哈哈大笑:“正是正是,亞父不用客氣,就當自家一樣。”和胡亥一樣,雖然他看不起何仁杰不學無術,但還是喜歡他的率真性情。

敬酒后,何舒道:“胡堅公子現有金竹紫砂八顆,售予童兒,意下如何?”

惡童問:“可知先生售價幾何?”

“就按市價,二十金一顆。”

惡童略一沉吟,喚來手下低語幾句,不一會手下抬進一個箱子,打開是滿滿一箱赤金,道:“此處有赤金千兩,請先生笑納。”

胡亥拱手,“使不得,大官人給太多了。”

“先生莫急,此處千金不光是收先生的丹砂,還望先生在枳縣多留一段,助我修煉長生之藥。”

這一點胡亥早有預料,道:“大官人誤會了,鬼谷門人研習道家縱橫之術,并非修仙長生之術,在下只賣丹砂,修煉之事須另請高明。”

惡童疑道:“可大甲子與鬼谷先生一同飛升成圣,是實實在在的仙人啊。先生雖說只是大甲子門徒,少不得宗師之位,如何不修長生?”

胡亥道:“在下當然不是不想修行,但自追隨恩師至其飛升,不過十載之期,光是學陰陽縱橫一道都只是堪堪入門。那長生大道乃逆天之術,何等精深博大?在下略懂皮毛,不敢誤了官人修行大事。”

言下之意不是我不想學,是還沒學會。

但他這么說反而更讓惡童覺得他夠坦然,不像別的方士一來就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

便問:“依先生之見,長生之道該治何經典?取何門路?”

胡亥道:“萬般法門,皆有飛升之道,若依簡煉之意,當以‘仙、魔’二字便可概括。”

“愿聞其詳。”

“仙者,本修德行,去偽存真,以全真之道入修仙之體……”

胡亥又開始大吹法螺,聽起來高深無比,其實就是把唐朝后道士的修煉法門簡化了一下。畢竟要說對長生修仙的追求,沒哪朝哪代比得過唐朝的道士,體系完整,思路明確,連李白這樣的大知識份子都能忽悠進去,何況是秦朝一個商人。

“魔與仙,一陰一陽,一正一邪,不比仙道修得年深日久方見奇效,但稍有差池,便易遭邪心反噬,弄得走火入魔,人不人,鬼不鬼,不為正道中人所容。但不乏有急功好利之徒鋌而走險……”

胡亥還說了幾個修仙故事,大抵便是把后世一些修真小說的仙魔二道的人物簡化一下,什么昆侖懸圃,蜀山劍俠、魔道至尊等等,都成了他要么見過,要么聽過的仙魔二道中人。把三人唬得一愣一愣,聽到后面直接把他當成神仙一級的人物,敬畏之心越來越重。

“所以,官人欲向在下求問修仙之法,以在下如今的學識,實在有感于山外青山樓外樓,光是人間道就學之不盡,豈敢以有限之身盲目追求無上法門?倒是聽聞官人于修煉一道浸淫日久,須向官人學習才是。”

胡亥如此作了結尾,惡童聽得長舒一口氣,感嘆:“好一句‘山外青山樓外樓’,得遇先生前,學生自以為天下事就算不在我掌控,也難離我所見所聞。聽得先生所言,方知不過是井底之蛙。先生所言及是,以有限之身窺天地無盡之事,實在自不量力。”

他站起來向胡亥行禮,“但求隨先生研習精修德習,去偽存真,散盡身外之物,望先生不棄。”

言下之意,身家都可以不要,愿意跟胡亥一起修行。

胡亥沒想到惡童“中毒”這么深,倒是出乎意料。

不過仔細一想也能理解,想那佛祖如來當年不也是個王子嗎?在享盡人間富貴后大徹大悟,開始修佛。看來人都差不多,吃飽喝足了就開始思考人生意義,普通人看來就是吃飽了撐的。但也是這種人,出過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家。

便道:“官人之意,可是要拜我為師?”

惡童道:“正是。”

“愧不敢當。在下自己都在行商謀生,學無所成,豈可誤人子弟?”

“先生大才,學生學之不盡。先生莫要推辭。若先生為身家俗務所累,盡管開口,無論多少金銀,弟子雙手奉上。”

胡亥忽悠了半天,終于等到自己想聽的這句話。

便笑道:“收徒我是不敢,但官人有修行之心,在下倒有一經典相贈,學而習之,可保官人受用,助益修真。”

惡童大喜,“求先生賜經。”

胡亥掏出早已在船上寫好的一卷經書遞上,惡童看到上書《內觀經》。

沒錯,這就是晉魏時期的《太上老君內觀經》,道家著名經典之一。原本胡亥是打算用來忽悠那些道學中人時派用場的,現在正好用上。

至于他怎么記得這本書的全文還能默寫下來?要感謝他中學老師,一位道學愛好者。當年他犯了錯誤,這老師罰他抄此經一百遍,愣是背下來了,畢竟全書不到千來字,背下來不難。

惡童翻開竹簡,看第一句便震撼了,念道:“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

《內觀經》是第一本真正意義上把“道”與“陰陽”區分開來講解的經書。早期道經不管是老子的《道德經》還是《系辭》等經典,都并沒有對道與陰陽作出較為明確的解釋,意思全靠閱讀者自行解構。

但《內觀經》直白地講敘了“陰陽化生”是事物存在的物質基礎,“道”是運動變化的依據。這對當時的道學家而言,無疑是對整個道學體系進行了概括,而且全書是對道家祖師列子的養生思想進行繼承發展,又不至于讓惡童這個秦朝人看不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旅游| 威信县| 九江市| 贺州市| 锦州市| 民权县| 临泽县| 武强县| 延吉市| 遂平县| 罗田县| 韶山市| 嵊泗县| 罗源县| 定远县| 石家庄市| 阿巴嘎旗| 乾安县| 武强县| 外汇| 荥经县| 内乡县| 青浦区| 林甸县| 南宫市| 文山县| 肥西县| 射阳县| 荃湾区| 娄底市| 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右旗| 钦州市| 读书| 寿光市| 民勤县| 宁城县| 河池市| 禄丰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