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說緋聞叔嫂關系
- 趣談古今
- 趙懿辰
- 1574字
- 2021-01-25 19:00:00
包拯的故事告一段落了,宋朝說了三卷了,明朝也籠統的概括了,該說說滿清了。
現在清宮劇大火啊,但是電視劇絕對不是正史,它不是紀錄片。看個熱鬧就行了。現在熱播的清宮電視劇那都是經過了層層的加工,絕不會對歷史上真實的事件做個客觀的呈現。
但是你細琢磨,正史就一定都是真的嗎?也不太可能。雖然考古已經證實了很多歷史記載,但我們誰都沒有親自經歷過歷史的事件,想研究歷史,倒不如看看正史,看看野史,對比著就弄清了很多事。
這一卷要從清朝的叔嫂傳聞開始寫,指的是孝莊文皇后。
清孝莊文皇后是蒙古科爾沁部的貝勒寨桑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
公元1625年,嫁給了皇太極為妻。皇太極也就是努爾哈赤的兒子。
1626年,皇太極繼承了后金大汗的位子。從這里開始,皇太極開始頻繁對大明用兵,十年戰亂。一直到1636年,皇太極稱帝,封博爾濟吉特氏為永福宮莊妃。
公元1638年,莊妃生下了第九個孩子,愛新覺羅·福臨。幾年后的1644年,皇太極去世,福臨登基繼位,尊奉莊妃為皇太后。死后,被謚為孝莊。因為他的兒子和孫子都做了皇帝,所以被尊稱為孝莊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
往前看,公元1643年的9月,皇太極重病難醫,突然死亡。孝莊的生活也頓時陷入了難處。由于皇太極在死前根本沒有指定接班人,所以朝中出現了分歧。很多王爺開始爭相搶奪皇位,朝廷局勢混亂。最后,以皇太極的親弟弟多爾袞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形成了兩派。
多爾袞和豪格都是手握重兵的人,如果這兩位要是打起來,那絕對是腥風血雨,可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為了避免戰亂和自相殘殺,多爾袞自己提出要皇太極的小兒子福臨繼承皇位。
朝中的大臣基本都同意了,福臨也正式入職做了皇帝。在這種背景登基的福臨,那一年才是個六歲的小屁孩。登基以后,改年號為順治,福臨也被稱為順治帝。
順治登基沒有幾個月,多爾袞就帶著十幾萬重兵一舉打進了北京城,清朝開始入主中原。那么立下了這么大的功勞,多爾袞難免就膨脹了,他覺得反正順治還小,就當是個傀儡皇帝,捧在手心里,讓他干啥都是小事。所以,多爾袞自封為攝政王,總覽朝廷政務。
過了幾個月,孝莊太后下嫁給多爾袞的消息就傳到了大江南北。那么孝莊到底有沒有嫁給多爾袞?這個問題,這么多年一直是意見不一。很多歷史專家認為這是虛構的,純屬扯淡。
從當時的政治來看,皇太極突然去世,孝莊才三十一歲,孤兒寡母如何掌握實權?而當時,多爾袞身為睿親王,手握朝廷兵馬。一個年輕的寡婦,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屈身于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次,那時候滿洲的風俗就是哥哥去世,弟弟可以娶了嫂子。三十一歲的孝莊嫁給二十多歲的多爾袞,合情合理符合風俗。
再看多爾袞死后,順治皇帝開始大肆的報復他,下旨定了多爾袞的十項罪名,又將多爾袞的尸體挖了出來,鞭尸泄憤。種種行為可以看出,順治恨透了多爾袞,那么這種仇恨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多爾袞逼迫孝莊嫁給他所產生的。
公元1648年,也就是順治五年,多爾袞逼死了肅親王豪格,又將豪格的妻子娶了過來。這是《清史稿》中明確記載的。豪格身為皇太極長子,多爾袞的親侄子,他的妻子多爾袞都能娶,何況自己的嫂子了?
那么否認這件事的因素又是什么?很大的關系是漢人的倫理觀念,認為弟娶兄妻極不光彩,而作為太后的孝莊下嫁給自己的小叔,更是丟人的事。因此,大多數認為,既然沒有正史記載這件事,那么就是不存在的謠言。
朝鮮有一本書,名叫《李朝實錄》,記載中寫道,順治六年,二月,清廷指派使臣向朝鮮遞交國書,朝鮮國王李倧見國書上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李倧不解,就問使者,為什么有這種稱呼,大清的使者回答“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這里就間接表達了多爾袞已經是太上皇,與太后成對。這也間接證明了孝莊下嫁多爾袞的事實。
雖然孝莊太后入土百年,但是她和多爾袞的傳聞卻一直在流傳。慢慢的也就成了大清的懸案之一。
拋開傳聞,孝莊盡心輔佐順治,能力的確不凡。她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位智商不凡的女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