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駕崩以后,大明朝即將陷入風波,因為他的兩個兒子紛紛繼位,又引發(fā)土木堡之變,兄弟鬩墻的悲劇再度上演。
宣德十年,朱瞻基駕崩,留了個遺詔,立朱祁鎮(zhèn)為皇太子。按照遺詔的指示,朱祁鎮(zhèn)順利登基繼位,次年改年號為正統(tǒng)。
雖然朱祁鎮(zhèn)順利登上了皇位,但是朱瞻基又不是只有他一個兒子,其中朱祁鎮(zhèn)的弟弟朱祁鈺也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
時間回到宣德九年,也就是宣宗皇帝駕崩前一年,異族有個順寧王名叫脫歡,此人乃是馬哈木之子,永樂年間繼承父親爵位,世襲順寧王。這一年,脫歡征討韃靼首領(lǐng)阿魯臺,勢力擴張至鄂嫩河流域。正統(tǒng)元年,脫歡又率大軍征討瓦剌。自此,脫歡將蒙古瓦剌和韃靼兩大強部都收到自己麾下。雖然脫歡一直有攻入大明的野心,但卻一直沒能成功,一直到正統(tǒng)四年,脫歡因病而亡,其兒子綽羅斯·也先繼承了王位。
明朝在正統(tǒng)年間大力發(fā)展朝貢貿(mào)易,使得國家不斷流失資本,而瓦剌部勢力不斷擴大,致使明朝負擔越加沉重。而且,據(jù)野史記載,朝貢的團隊在沿途路中劫掠財物、強暴婦女,這也嚴重影響了大明朝百姓的安全,同時也威脅著邊境的安全。
也先自從繼承王位后就一直積攢實力,得知大明朝廷腐敗,大臣結(jié)黨,就覺得這塊肥肉是時候吃下去了。
正統(tǒng)十四年一月,瓦剌部向明朝派出了一個朝貢團隊,這個團隊足足有一千七百多人,而他們向大明朝廷匯報領(lǐng)賞時卻虛報為兩千二百余人,不過這樣的做法最后卻讓大明的官員查出了真相。也先也開始找借口,說大明朝廷給的馬匹價格太低,并且同時要求將大明公主嫁給自己。明英宗大怒拒絕也先的無理請求。就因為這點破事,也先便趁機率領(lǐng)大軍進攻大明。
瓦剌騎兵分為三路進攻明朝,東西兩路先后攻破遼東和甘州,也先親自帶兵攻破大同和宣府。
七月,明英宗下旨嚴加守備。但同月,瓦剌也先的大軍來至大同城外的貓兒莊,守將吳浩戰(zhàn)死。
朝中有個大臣名叫王振,這個人好大喜功,他見情勢危急,便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其對英宗言道:“皇上乃萬乘之尊,若親征大同,將士必奮勇殺敵。”可是有個腦子的人也得琢磨琢磨,人家瓦剌也先首先發(fā)動進攻,肯定是預謀已久,什么天時地利早就琢磨明白了,大明只可死守,不可進攻。
吏部尚書王直勸說明英宗不要親征,因為此時正是酷暑,季節(jié)干旱,水草不足,要是不主動出擊,那么也先也就少了進攻的機會。
其實王直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明英宗年輕氣盛,便對王直言道:“朕乃一國之主,保江山社稷,義不容辭?!彪S后便下旨親征。
八月三日,傻了吧唧的明英宗朱祁鎮(zhèn)下旨令自己的弟弟朱祁鈺留守京城,又調(diào)用各部門的大臣隨駕親征。就這個時候,明軍在戰(zhàn)場上遭受重創(chuàng),在陽和就是如今的西陽高縣附近,收到了瓦剌也先的騎兵突擊,明軍全軍覆沒。
八月四日,英宗和大臣王振率大部和精兵五十萬匆匆上陣。一路上士兵擾民不止,王振和英宗卻毫無顧慮。大軍走到了大同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十八天。而明軍前線覆滅的消息傳到了王振耳朵里,這讓王振心驚膽戰(zhàn)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