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往事?李憲

  • 姑蘇名門
  • 臧宇
  • 2263字
  • 2020-04-06 15:00:00

父子三人在曾府用過晚飯,便回到客店中休整了一夜。

翌日清晨,曾府便差人來請。

許是想鍛煉兩個兒子的能力,張錫文借口另有要事待辦,便將隨曾布進宮,說服在宮中養老的大太監李憲的任務交給了張元佑和張至道二人。

進得宮中,三人如愿見到了年過六十的李憲。

這是個傳奇人物,神宗在位時,他屢次參與監督、指揮邊境的征討活動,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并取得勝利,官至宣州觀察使、宣政使、入內副都知,遷宣慶使。一度兼管財政,節省冗費十之有六。

但人無完人,他也曾一再違犯軍令,貽誤戰機,而由于朝臣們對宦官專政有高度警惕,所以反對重用他,不斷彈劾他,最終受到貶謫。

如若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李憲早已因病去世。

可因為張錫文這個后世醫學高材生的到來,雖未刻意,卻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大宋的醫療體系,從而使他能在重病之時得到妥善的醫治,之后更是受官家恩寵,在宮中養老。

這會兒張元佑兄弟二人正跟在曾布和李憲兩個老人身后,聽著他們互相攀談著這些年的所見所聞和奇聞軼事。

“子宣這些年,為國鞠躬盡瘁,可是蒼老了不少。”李憲一邊走著,目光和藹,尖細著嗓音道。

“哈哈哈。”曾布聞言,笑呵呵地捋著胡須。

“可比不上大官經營西北,河州大捷,收復蘭州的功績。”

“誒,多是將士們的功勞,與我這腌臜閹人有何干系?”李憲不住苦笑搖頭。

“大官切勿妄自菲薄。”

曾布卻替李憲不值,搖頭道:“當年河州之役,大官與那王子純雖有分歧,但仍然選擇與他通力合作,不然怎能取得如此大勝?龕谷城下,若不是大官選擇趁勝追擊,揮師西進,蘭州又怎會重回大宋版圖?”

“哈哈。”李憲對于曾布的一番吹捧心中自是受用,放眼大宋,自開國以來,有哪個宦官能走到他今日的地步?

“只可惜。”

這么想著,李憲卻心生悲戚,眼眶泛淚,哽咽著喃喃道:“如今年近古稀,卻是不能像年輕時候那樣替官家分憂,為國鞠躬盡力,死而后已了。”

“大官這是哪的話。”曾布搖頭。

“我瞧著您這精氣神,比我還好呢。”

“哈。”李憲捂嘴輕嗤,回頭看向張元佑,張至道二人,笑道:“那還得多謝張家父子了。”

張元佑聞言,立時駐足拱手,面露惶恐之色,躬身搖頭道:“大官謬贊了。”

“倒是世故。”李憲見狀,臉上浮起笑容,也不再與張元佑多語,看向曾布,問道。

“子宣帶著二位公子來找我這把老骨頭,怕是為了“紫宸殿”內那個位置最終歸屬何人的事情吧?”

“大官通透。”曾布見李憲點明了三人的來意,便不再墨跡,拱手躬身拜倒。

“山河社稷,卻是要靠大官在太后身邊,多絮叨幾句了。”

李憲聞言,卻是不住搖頭,看著張氏兄弟二人,老眼中帶著絲怨氣。

“你們張家父子,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天家的事情也敢摻和,不怕被朝臣們知曉,治你們的罪?”

張元佑本就志不在此,心思全然被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皇城勾了去。

只見得四周樓閣重重,玉欄朱檐;幽院曲徑,復道回廊,互相連屬,回環四合。金龍伏于棟下,玉獸蹲于戶傍;壁砌生光,瑣窗耀目,工巧之極間,卻又非奢靡成風,自古未有能與之比者。

一旁的張至道聽李憲如此發問,可一旁的大哥卻似未聽見,目光被四周殿宇和錯致院落勾了去,心中不免暗罵。

“怎么在這個時候掉鏈子。”

想著,卻是沖著李憲躬身道。

“大官多慮了。”

“哦?”李憲面露疑惑:“如何多慮?說來聽聽。”

“敢問大官,自古以來,揭竿而起的,都是些什么人?”張至道問。

“自是,平頭百姓,或戴罪庶人。”

“大官可曾見商人誤國,甚至篡國?”

“義山!慎言!”張至道話音剛落,曾布便瞪大了眼睛,心中暗道不妙,這小子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啥話都敢往外蹦啊。

“無妨。”李憲卻擺手。

“我大宋本就廣開言路,況且張家小子不過弱冠之年,目光短淺,卻是正常。”

“我目光短淺?”張至道心中不服,剛要將父親平常教導的那些所謂“人文”,所謂“立憲”,所謂“革命”的詞匯和觀點和盤托出,立馬被回過神來,滿臉寫著警告意味的哥哥張元佑制止。

“大官心中住著彌勒,小子自愧不如。”張元佑趕忙接過話頭,憨憨的笑道。

“商人趨于小利,為人所不齒,以此賤業為生的張家,萬萬不敢跟為國為民,像大官,曾大人這樣的忠義之士相比。”

“張家不過是想借助這一次機會,以百姓的身份,替官家,替朝廷和百官分憂解難。”

“大官與朝臣們愿意做那為大宋犁田的黃牛。”

“張家便愿做黃牛嘴里的谷草。”

“誒。”李憲擺手,看著張元佑,面露贊許之色,搖頭道。

“別如此貶低自己的地位。”

說著,他望了望晴朗的天空,笑道。

“這些年來,姑蘇張氏一族,在江南一地行手工,開海貿,提供的活計養活了多少宋民?從美洲帶回來的那些糧食作物,又能養活多少宋民?”

“元豐七年起,僅兩浙路,江南、淮南東西二路的商稅,就抵上了慶歷六年全宋的稅收(商稅)。”

“你們張家的貢獻,官家是知道的,朝廷、百官,也是看得見的。”

“前不久,官家龍體尚佳時,還跟章相討論過是否讓張家把生意鋪到京里來呢。”

說完,他看著張元佑。

“孩子。”他道。

“這個忙,我當然會幫。”

“官家若是清醒,也是會讓端王繼承大位的。”

“若是由著章相聽信那蔡京的蠱惑,讓殘廢的申王即位,大宋少不了一場腥風血雨,重蹈權臣干政的覆轍。”

“但咱家也得提醒你們。”

“做商人,就好好做商人,心思別長歪了。”

“是,是。”張元佑心中一喜,忙不迭的應和道。

“嗯。”李憲點頭。

“咱家和朝臣們倒是樂意當官家手里織就大宋這一華美錦緞的絲線,希望你們張氏一族,能夠幫著官家,錦上添花才是。”

“行了,咱家也有些累了,你們也先回去吧。”

說著,他便要離去,三人拜別,離開之前,他還不忘提醒。

“咱家自會去太后那勸說,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們,還得靠你們自己想辦法,若是遇到難事,可到城南典造司找咱家的干兒子童貫,他自會傳信于咱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平山县| 沧源| 敖汉旗| 兴宁市| 香港 | 朝阳区| 海淀区| 自治县| 和平区| 通州区| 肥乡县| 浑源县| 云阳县| 镇雄县| 古浪县| 西和县| 广南县| 南部县| 新田县| 许昌县| 怀集县| 平和县| 滨州市| 孙吴县| 河津市| 连州市| 河西区| 金平| 达孜县| 合川市| 泰来县| 思南县| 黑龙江省| 汽车| 淳化县| 枝江市| 收藏| 清新县| 深泽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