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歷史沿革

高職教育即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高職教育有著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特質:高職教育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主線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基本途徑構建人才培養模式;以“應用”為主旨構建課程和教學體系;以增強動手能力為目的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以“雙師型”教師為特征建設師資隊伍。

我國高職教育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成立的職業大學,發展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曲折成長歷程。

一、恢復起步時期

20世紀80年代初,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恢復起步時期。

就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體而言,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創辦的“高等農工商實業學堂”。高等實業學堂的培養目標和授業內容主要面向產業,為產業培養“專門人才”,且已具有一定的行業針對性,其培養目標、培養方向與今天的高等職業教育趨同。1898—1909年,清政府學部立案的高等實業學堂共計17所,至1909年,尚存13所,學生1690人。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于1912—1913年制定、修補《壬子癸丑學制》,把高等實業學堂改稱為“專門學?!?。因專門學校偏重政法,流弊滋多,為加強實科教育,民國政府于1928年設立??茖W校制度,專門學校改稱為??茖W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把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必須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工業、農業經濟的發展,急需大量服務于各個行業的技術和管理人才。政府大力發展??平逃?,1950年頒布了《專科學校暫行規程》,1951年頒布了《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對原有專科進行整頓改造,后模仿蘇聯辦學模式,壓縮高專,發展普通中等專業教育。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本科??圃盒kS之恢復招生。1978年12月,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人才培養滯后的矛盾日益突顯,為解決地方應用型人才嚴重匱乏和高等教育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了金陵職業大學(現改名為金陵科技學院)等13所高等職業學校,一批以“收費、走讀、不包分配”為特點而區別于當時一般普通高校的地方職業大學誕生,標志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正式起步。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我國教育事業落后和教育體制的弊端之一,表現在教育結構上,基礎教育薄弱,學校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合格的師資和必要的設備嚴重缺乏,經濟建設大量急需的職業和技術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高等教育內部的科系、層次比例失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但需要高級科學技術專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萬受過良好職業技術教育的初、中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工和其他受過良好職業培訓的城鄉勞動者?!吨泄仓醒腙P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優先對口招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以及有本專業實踐經驗、成績合格的在職人員入學,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依據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要求,廣大青少年一般應從中學階段開始分流:初中畢業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階段的職業技術教育;高中畢業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學,一部分接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的出臺,有力地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大學的數量由起步時的13所增加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126所。

1985年7月,經原國家教委同意,西安航空工業學校、國家地震局地震學校(現為防災科技學院)、上海電機制造學校(現為上海電機學院)三所中等專業學校試辦五年制技術專科,以中專名義招收初中畢業生,二年期滿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志愿,按國家確定的比例,擇優選拔一部分學生升入??评^續學習三年,考試合格后給其發放高等??飘厴I證書。三所普通中專學校開始了“五年制技術專科”試點,這是我國五年制高職誕生的標志,并由此開啟了五年制高職教育探索。

二、穩步發展時期

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法律地位得以確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穩步發展期。

1986年12月15日,國務院發布《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國發〔1986〕108號)(以下簡稱《條例》。)《條例》第二條指出,本條例所稱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指以通過國家規定的專門入學考試的高級中學畢業學生為主要培養對象的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和高等??茖W校、高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設置,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審批。該條例明確了普通高等學校包括了高等職業學校。

1991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1991〕55號)(以下簡稱《發展決定》)?!栋l展決定》再次強調初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形式多樣,又能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積極推進現有職業大學的改革,努力辦好一批培養技藝性強的高級操作人員的高等職業學校。

1991年1月25日,國家教委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后勤部聯合批準試辦邢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現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1994年4月28日,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現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1994年和1996年,國家教委兩次發文共批準18所中等專業學校試辦五年制高職班。

1994年6月,改革開放以來第二次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三改一補”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方針,即通過現有的職業大學、部分高等專科學校和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改革辦學模式,調整培養目標來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仍不滿足時,經批準利用少數具備條件的重點中等專業學校改制或舉辦高職班等方式作為補充。會議還提出從辦學主體和辦學模式上拓寬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這次大會的召開,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成為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轉折。

1996年5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堵殬I教育法》第十三條指出,職業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初等、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分別由初等、中等職業學校實施;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根據需要和條件由高等職業學校實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其他學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規劃,可以實施同層次的職業學校教育?!堵殬I教育法》的頒布,在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賦予了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學校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應有的法律地位,職業教育從此走向了依法治教的道路。

三、蓬勃發展時期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紀初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相關部委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和法規,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同時,1998年全國高等院校開始大規模擴招,借助高校擴招的東風,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

1998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以下簡稱《高等教育法》)?!陡叩冉逃ā返念C布和實施,把高等職業學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確定下來?!陡叩冉逃ā返诹邨l規定,本法所稱高等學校是指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包括高等職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陡叩冉逃ā返膶嵤?,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三教統籌、協調發展”的高職教育發展思路。根據高等??平逃⒏叩嚷殬I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共同特征,提出三種教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協作攻關、各創特色。至1998年底,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獨立設置的??茖哟胃咝#òǜ呗?、高專和成人高校)達到1394所。

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并于1999年1月13日起開始施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提高國民科技文化素質、推遲就業以及發展國民經濟的迫切要求。同時,還提出了“三改一補”的方針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對于高等職業教育,除對現有高等??茖W校、職業大學和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進行改革、改組和改制,并選擇部分符合條件的中專改辦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之外,部分本科院??梢栽O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為了加快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步伐,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中有一定比例(近期3%左右)可進入高等職業學校學習;普通高中畢業生除進入普通高等學校外,多數應接受多種形式的高等職業教育,提高素質。高等職業教育進行“學校面向市場自主辦學,學生自謀職業”的試點。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教育決定》)。《教育決定》強調,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涉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和農村急需的專門人才;現有的職業大學、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專科學校要通過改革、改組和改制,逐步調整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支持本科高等學校舉辦或與企業合作舉辦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對當地教育資源的統籌下,可以舉辦綜合性、社區性的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鼓勵社會力量以各種方式舉辦高中階段和高等職業教育。

2000年3月15日,教育部發布《高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暫行)》,從學校負責人、師資隊伍、教學設施、實習實訓、課程建設、專業設置、招生人數等方面對高等職業學校的設置做出了明確規定。

2002年7月,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教工作會議。同年8月2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進一步確立了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明確了“十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思路,努力開創職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陡母锱c發展的決定》提出要擴大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要在繼續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同時,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有條件的市(地)可以舉辦綜合性、社區性的職業技術學院。加強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銜接和溝通,建立人才成長“立交橋”。

2005年10月28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進一步要求到2010年,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一半以上?!笆晃濉逼陂g,要為社會輸送1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

據教育部《200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05年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792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職(??疲┰盒?091所;普通高等學校校均規模有較大提高,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高職(??疲┰谛I骄幠#ú缓毩W院和分校點)7666人。

四、示范院校建設引領內涵式發展時期

2006—2015年,以示范高職院校建設為引領,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內涵式發展、全面提升辦學質量時期。

從2006年開始,國家啟動示范高職院校建設計劃,這一計劃被譽為我國高職院校建設的“211工程”。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的建設,標志著我國的高職教育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式發展。

2006年11月,教育部、財政部發布《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該意見提出,經國務院同意,在“十一五”期間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通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使示范院校在辦學實力、教學質量、管理水平、辦學效益和輻射能力等方面有較大提高。該意見還指出要發揮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帶動高等職業教育加快改革與發展,逐步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質量優良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該意見的具體任務: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設,60萬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為社會提供各類培訓200萬人次;重點建成500個左右產業覆蓋廣、辦學條件好、產學結合緊密、人才培養質量高的特色專業群;培養和引進高素質“雙師型”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聘請企業行業技術骨干與能工巧匠;建成4000門左右優質專業核心課程,1500種特色教材和教學課件;圍繞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領域,研制并推廣共享型教學資源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質服務;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供技術支撐;推動示范院校與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對口支援,與區域內中高等職業院校的對口交流,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整體質量的提升。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主要內容包括提高示范院校整體水平、推進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加強重點專業領域建設、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創建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2006—2008年,三年分別啟動三批次共計100所示范院校的項目建設。

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數量達到1215所,已占到高等學校數量的60%左右,在校生規模也占到高校在校生規模的一半。10年間,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為社會培養了近1300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為繼續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工作,2010年7月,教育部、財政部下發《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號),決定擴大國家重點建設院校數量,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職院校,推進地方政府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增強辦學活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深化內部管理運行機制改革,增強高職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行業企業與高職院校相互促進,區域經濟社會與高等職業教育的和諧發展。

骨干高職院校建設按照地方推薦、評審立項、年度考核、動態管理、分期安排經費的方式,分年度、分步驟實施。2010年遴選40所左右高職院校立項建設,2011年、2012年又分別遴選30所左右,2015年完成全部項目驗收工作。

五、優質院校建設創新發展時期

2015年至今,從示范院校建設到優質院校建設,我國高職教育進入創新發展時期。

經過兩批次示范、骨干院校建設的打磨,200所示范骨干高職院校走上了規范化、優質化的運行軌道,成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領跑者。

為更好地服務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2015年10月,教育部編制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職成〔2015〕9號),啟動了優質高職院校建設計劃,著力打造一批辦學定位準確、專業特色鮮明、社會服務能力強、綜合辦學水平領先、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契合度高、行業優勢突出的優質??聘叩嚷殬I院校,推動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達到新高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文山县| 江北区| 天镇县| 延寿县| 视频| 利津县| 赤城县| 抚州市| 南宫市| 临洮县| 时尚| 博湖县| 岐山县| 富裕县| 临潭县| 广元市| 河南省| 丹棱县| 罗江县| 沂源县| 太白县| 芜湖市| 杂多县| 呈贡县| 溧水县| 厦门市| 大港区| 平顶山市| 阿巴嘎旗| 阿图什市| 渝中区| 阜南县| 云龙县| 旅游| 上栗县| 水城县| 敖汉旗| 闽清县| 辉南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