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金融
- 史振華 李永奎主編
- 1820字
- 2021-03-12 18:30:22
本章小結
1.國際收支表明在一定時期內某一經濟體同世界其余國家或地區之間在商品、勞務以及收益方面的交易。
2.國際收支平衡表包括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儲備資產項目、凈誤差和遺漏項目四個部分。其中,商品進出口差額形成貿易差額;貿易收支差額、勞務收支差額和單方面轉移收支差額形成經常項目差額;經常項目差額加上長期資本項目差額為基本差額;綜合差額是在基本差額的基礎上再加上短期資本項目差額。
3.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周期性失衡、結構性失衡、貨幣性失衡、收入性失衡和增長性失衡。
4.國際收支失衡對內對外都會造成影響。長期失衡對外造成匯率、資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難;對內造成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困難,即對外的失衡影響到國內經濟的均衡發揮。
5.在金本位制度下,國際收支可以通過物價的漲跌和黃金的進出自動調節平衡,即在物價-鑄幣流動機制下自動調節失衡;而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國際收支的失衡可以通過價格、匯率、國民收入、利率調節失衡。
6.通過政策引導的方式調節國際收支的失衡可以從宏觀角度維護一國(地區)經濟的健康運行,其主要方式有外匯緩沖政策、需求管理政策、直接管制政策、匯率調整政策、國際收支的國際協調機制。各種方式各有利弊,應根據具體經濟狀況分析使用各種手段。
7.西方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從不同角度研究了國際收支調節方法,其中彈性分析法從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入手,得出馬歇爾-勒納條件|EX+EM|>1;吸收分析法從國民收入和支出角度入手,分析了如何用轉換政策和吸收政策調節國際收支失衡;貨幣分析法從貨幣供給與需求的角度入手,指出國際收支的本質是貨幣現象,所有的國際收支不平衡都可以用國內貨幣政策解決;結構分析法支持者認為國際收支失衡并不一定完全是由國內貨幣市場失衡引起的,還可能是由于長期性的供給不足或需求過剩引起的,即經濟發展結構的老化、單一和落后導致國際收支的失衡,通過改善經濟結構、加速經濟發展即可調節。
思考與練習
1.什么是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2.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項目有哪些?
3.簡述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復式記賬法。
4.請說明在復式記賬法下,以下國際交易應如何記入A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1)一位B國投資者購買7500美元的A國債券,并用其在A國銀行的存款支付。
(2)債權到期后,該投資者得到本利和550美元,并存入B國的銀行賬戶。
5.簡述國際收支失衡的概念及其主要原因。
6.國際收支不平衡對該國經濟有什么影響?
7.進入新世紀后,我國出現了巨額的貿易順差,同時資本項目出現巨額順差,試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
8.查閱近年來我國的國際收支情況報告,并根據所學知識,提出最適合我國采取的調節政策。
9.彈性分析法的缺陷是什么?
10.什么是收入分析法中的需求管理政策?它們如何影響本國的國民收入和國際收支?
11.從吸收分析法的角度來看,要改善本國的貿易收支可以采取哪些辦法?
12.如果進出口供給彈性不再是無窮大,本幣貶值能否使國際收支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 張國林,王勇.國際經濟學[M]. 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2] 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M]. 5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3] 王曉光.國際金融[M]. 4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4] 丹尼斯·R.阿普爾亞德,小艾爾佛雷德·J.菲爾德.國際經濟學[M]. 4版.龔敏,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5] W.查爾斯·索耶,理查德·L.斯普林克.國際經濟學[M].劉春生,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6] 徐景峰,于瑾.國際金融市場[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7] 劉秀玲.國際金融[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8] 魏瑋,閆大衛.國際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9] 蒙代爾.蒙代爾經濟學文集[M].向松祚,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10] 宋世方,李紅艷.國際經濟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11] 焦軍普.國際經濟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12] 黃衛平,彭剛,凌奇博.國際經濟學[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13] 沈明其.國際經濟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14] 趙春明.國際經濟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15] 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國際經濟學[M].海聞,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16] 陳岱孫,厲以寧.國際金融學說史[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
[17] 聞岳春.現代西方金融學說[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
[18] 林德特.國際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19] 王維安.金融理論的世紀回顧與展望[J].經濟學動態,2000(5): 4-8.
[20] 程慧芳.國際收支調節理論與政策的演變[J].經濟學動態,1996(8):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