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摘要

馬克思主義高度關注社會現實,也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無論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是以毛澤東、鄧小平等為代表的優秀的中國共產黨人,都是在不斷探索革命、建設和改革等重大現實問題的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方向的研究者,既要堅持對于基本理論問題的高度關注,也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農村養老保障便是這樣一個值得研究的社會現實問題。它對于馬克思主義養老保障理論的深化、“三農”問題的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都有深遠影響。

馬克思曾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為了實現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必須從總產品中扣除一系列必要的“勞動所得”,其中就包含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等設立的社會保障基金,包括工傷保險和養老保險等。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者也在不同場合強調過養老保障的重要性。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以及大批青壯年勞動力的外遷,中國農村養老保障問題日趨嚴峻。國家雖已建立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但與農村養老保障需求仍有較大差距,繼續推進農村養老保障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借鑒西方經濟學及社會學的相關理論,闡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農村養老保障的歷史演變過程,并將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相結合,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進行了現實考察。最后,本書借鑒國外養老保障的先進經驗,提出了我國農村養老保障發展的創新路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農村養老保障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1949—1955年,是小農生產方式下的家庭養老階段;1956—1977年,是集體農業生產方式下家庭養老與集體養老的結合階段;1978—1991年,是經濟轉軌時期家庭養老的復歸與新型養老方式的探索階段;1992年至今,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多元化養老保障體系的逐步形成階段。

近年來,中國農村養老保障事業取得了較大成績,包括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探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簡稱《老年法》,全書同)的修訂與實施等。與此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呈現出諸多問題,例如家庭養老保障面臨挑戰,新農保保障水平低,農村養老服務機構供給不足、地區差距較大,養老保障缺乏法律支撐,等等。在宏觀分析的基礎上,筆者選擇山西省大寨村作為調研對象,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微觀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書試圖通過透析世界各國的農村養老保障經驗,為中國農村養老保障事業的發展提供借鑒。本書將各國農村養老保障模式劃分為三大類:“儲蓄積累型”養老模式、“全民福利型”養老模式以及“社會保險型”養老模式,它們具有不同的內容及特點。

在對中國農村養老保障事業進行歷史回顧、現實考察,并借鑒國外農村養老保障經驗的基礎上,本書提出了中國農村養老保障發展的創新路徑:樹立新型養老保障觀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文化;優化完善頂層設計,健全多元化農村養老保障體系;推動養老保障的城鄉制度融合,靈活應對新矛盾變化;增強養老保障要素投入,優化養老資源配置;完善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開啟幸福晚年新征程;實踐農村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引領中國老人健康新生活。

本書導言部分、第一章、第三章由張寧撰寫,第二章由張寧、劉碧撰寫,第四章由吳雄撰寫,第五章由唐虹撰寫,附錄由劉碧整理。每位作者對自己撰寫的章節負責。

關鍵詞:中國農村養老保障;家庭養老保障;社區養老保障;社會養老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台湾省| 南京市| 乐至县| 栾川县| 达孜县| 卢龙县| 六盘水市| 忻城县| 汽车| 博乐市| 屯门区| 灵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城口县| 长春市| 山东| 东至县| 扎囊县| 广东省| 沂水县| 北辰区| 浦北县| 敖汉旗| 深州市| 威海市| 阳山县| 玉龙| 托克托县| 新宁县| 泌阳县| 永靖县| 乳山市| 炎陵县| 如东县| 晋江市| 广元市| 建阳市| 页游| 呼图壁县| 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