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節 金融的界定與功能
一、金融的內涵與外延
中國最早收錄“金融”條目的詞典是1915年出版的《辭源》和1937年刊行的《辭海》。《辭源》將“金融”釋義為:“今謂金錢之融通狀態曰金融,舊稱銀根。各種銀行、票號、錢莊,曰金融機構。”隨著金融實踐的發展,當代我國主流的認識是:金融,即貨幣資金的融通,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
國內外對“金融”一詞的理解上有較大差異。“金融”一詞的英文直譯為Finance。西方學術界對“金融”一詞的解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將金融解釋為支付,是一切貨幣收支關系的總稱,包括貨幣事務、貨幣管理與金錢有關的資源等。具體包括三個方面:①政府的貨幣資財及其管理,即“國家財政”(Public Finance); ②工商企業的貨幣資財及其管理,即“公司理財”(Corporate Finance);③個人的貨幣資財及其管理,即“個人收支”(Personal budget)。這個口徑所涵蓋的范圍大于“金融”在中國涵蓋的范圍。第二種解釋把金融界定為“人們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進行稀缺資源的跨時期配置的學科”。第三種解釋為資本市場的運行、資本資產的供給與定價。《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中將金融定義為“資本市場的運營、資本資產的供給與定價”。該條目指出,金融的基本內容包括五個方面:有效率的市場、風險與收益、替代與套利、期權定價和公司金融。其金融概念的核心就是資本市場的運營和資本資產的定價與供給。
金融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金融是指有價證券及金融衍生品市場,主要指的是資本市場;而廣義的金融是指與物價有緊密聯系的貨幣供給、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體系、短期資金拆借市場、證券市場、保險系統以及通常以國際金融概括的諸多方面在國際的存在等。
現代金融體系有五個構成要素:一是貨幣;二是金融機構,它們是金融服務的供給者;三是金融市場,表現為各種金融主體具體發生金融關系的場所或空間;四是金融工具,它代表著一種未來收益的索取權,通常以憑證、收據或其他法律文件表示,是金融機構中或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五是金融制度,是國家對金融運行的管理和調控的一系列制度,包括貨幣制度、匯率制度、信用制度、利率制度、金融機構制度、金融市場的各種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監管制度及其他。
二、金融的功能
金融的功能實際上是指金融在國民經濟所處的地位,可能或應該發揮的作用、作用的方式和機制等。金融的功能有兩個層次:一是基本功能,二是派生功能。金融的基本功能有四個:資金融通、支付與清算、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
(一)金融的基本功能
1.資金融通功能
金融的資金融通功能包含兩層涵義:動員儲蓄和提供流動性手段。金融市場和銀行中介可以有效地動員全社會的儲蓄資源或改進金融資源的配置。這就使初始投入的有效技術得以迅速地轉化為生產力。在促進更有效地利用投資機會的同時,金融中介也可以向社會儲蓄者提供相對高的回報。金融中介動員儲蓄的最主要的優勢在于,一是它可以分散個別投資項目的風險;二是它可以為投資者提供相對較高的回報(相對于耐用消費品等實物資產)。金融系統動員儲蓄可以為分散的社會資源提供一種聚集功能,從而發揮資源的規模效應。金融系統提供的流動性服務,有效地解決了長期投資的資本來源問題,為長期項目投資和企業股權融資提供了可能,同時為技術進步和風險投資創造出資金供給的渠道。
2.支付與清算功能
在經濟貨幣化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建立一個有效的、適應性強的交易和支付系統是基本需要。可靠的交易和支付系統應是金融系統的基礎設施,缺乏這一系統,高昂的交易成本必然與經濟低效率相伴。一個有效的支付系統對于社會交易是一種必要的條件。交換系統的發達,可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可以促進社會專業化的發展,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促進技術進步。所以說,現代支付系統與現代經濟增長是相伴而生的。
3.價格發現功能
所謂價格發現,就是產品的價格在雙方討價還價中確定的機制。與一般商品不同,金融產品的定價很難用經典的勞動價值論和效用理論等來解釋。而在金融實踐中,金融市場的公開競價機制則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外匯、票據、債券、股票、期貨、房屋所有權甚至貴金屬的價格都是在交易中形成的,是由公開市場競價的買賣雙方的群體意識決定的。金融產品最終形成的價格是綜合了所有市場參與者所掌握的相關信息和對未來的預期,因此金融市場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
4.風險管理功能
金融體系的風險管理功能要求金融體系為中長期資本投資的不確定性即風險進行交易和定價,形成風險共擔的機制。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和交易成本,金融系統和金融機構的作用就是對風險進行交易、分散和轉移。如果社會風險不能找到一種交易、轉移和抵補的機制,社會經濟的運行就不可能順利進行。
(二)金融的派生功能
1.優化資源配置功能
該功能是其基本功能的派生功能,是資金融通功能的外化和深化,是金融體系結構合理、金融市場發達的必然結果。金融將資金有效地籌集起來,把資金盈余者的貨幣資金轉給資金需求者,使社會投資得以順利完成。這不僅降低了雙方的交易成本,而且資金總是流向最有發展潛力、能夠為投資者帶來利益的部門,這樣稀缺資源就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金融資金從低效率的部門流向高效率的部門,使社會有限的經濟資源能有效地配置在高效率的用途上,實現了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
2.財富效應
財富效應也稱為收入效應,是居民的收入來源之一。金融資產可以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和專利收入,以及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和財產增值收益等。財產性收入主要通過參加金融市場交易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