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3 國際化城市的評價

國際化城市的評價是衡量其發展程度的重要檢測手段。通常在設置國際化城市的指標中會運用兩種方法。

一種是綜合指標法。彼得·霍爾(Peter Hall,1966)運用綜合指標法列出了7項要素來評價國際化城市,并在《世界之城》一書中提出了相應的闡述Peter H. The World Cities [M]. New York:McGraw-Hill,1966.,但當時他提出的指標體系與目前我們熟知的國際化城市比較而言還有實質性的差別,因為在7項指標中僅僅包含了城市應該具備的最基本要素,不足以體現現代意義上的國際化城市的獨特之處。

1986年,美國學者弗里德曼(Friedmann)同樣采用綜合指標的方式建立了7個指標來評價國際化城市,7項指標認為國際化城市應該是該地區的主導金融中心、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城市、國際性機構的聚集地等Friedmann.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J]. 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17(1):69-83.。這幾個評價指標的提出說明理論界對于國際化城市的認識有了明顯的加深。

另一種是單一指標法。隨著研究的不斷推進與加深,單一指標法也逐漸進入學者們的研究視角,多數學者主張集中用某一個切入點展開對國際化城市進行評價。學者薩森(Sassen,1991)從第三產業的角度出發,注重服務的優質保障,認為國際化城市應該具備世界領先的生產性服務公司,這樣的服務公司有能力把跨國企業所需的運營管理服務做到極致,在企業進行區位選擇時可以成為跨國公司總部的所在地胡以志.全球化與全球城市——對話薩斯基婭·薩森教授[J].國際城市規劃,2009,24(3):112-114.

卡斯特(Castells,1994)則集中關注國際化城市的各方面流量的變動情況,信息、貨幣交易、人口變動情況、物資交易情況等各個方面的流量變動均被列入衡量國際化城市的評價體系,他同時指出,國際化城市的發展應該用流量來評價而不是貯備力量的集合劉輝.城市國際化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0.

戈弗雷(Godfrey)和周(Zhou,1999)認為在確定全球中心和地區中心時,不僅應該考慮跨國公司總部的數量,還應該考慮分公司的數量劉永紅.國際化城市規劃建設的指標體系建構[J].中國名城,2013(1):28-32.

彼弗斯道克(Beaverstoek)和泰勒(Taylor,1999)提出了用現代服務中的四大產業來劃分城市的地位,包括財務業、廣告業、金融業和法律業于鑫.溫州市旅游國際化發展水平評價及其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6.

目前,國外的理論界僅集中在概念、功能和指標體系這幾個極少的領域研究國際化城市,尚未形成系統化、專題化的研究工作。

不過,在城市管理和城市規劃建設的理論研究中可以發現一部分內容運用于國際化城市的研究,起到吸收、融合的作用。美國學者斯坦菲爾德(Stansfield,1964)發表的《美國城市與鄉村地區旅游失衡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重視城市發展中旅游業具有的重要作用克里斯·庫帕,等.旅游學——原理與實踐[M].張俐俐,等,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這一觀念闡明了旅游發展對城市發展的積極帶動作用和影響,旅游發展與城市發展的結合研究步入了新的局面。著名學者卡斯特(Castells)提出了信息城市這一概念,其目的主要是為應對信息時代可能會出現的城市形態,國際化城市正是充當著海量信息核心樞紐的城市Castells M.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M]. Oxford:Blackwell,1996.。米切爾(Michael,1997)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柔性城市概念趙黎明.城市經營系統[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乐陵市| 酉阳| 云南省| 溧阳市| 湖南省| 灵川县| 和龙市| 新乡县| 鞍山市| 太谷县| 屏边| 天镇县| 古浪县| 贵港市| 济宁市| 兴化市| 马关县| 桂林市| 乌拉特后旗| 兴和县| 芦山县| 井研县| 吉安市| 桓仁| 四会市| 通化县| 邛崃市| 新和县| 万荣县| 平湖市| 仙桃市| 昆明市| 桑日县| 泰兴市| 云和县| 乐陵市| 虹口区| 原阳县| 巴东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