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法概論
- 汪飆 程小玲主編 駱俊 何平蘭 戴嚴森 谷峰副主編
- 2435字
- 2021-03-12 09:32:58
第二節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一、會計機構
會計機構,是指各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職能部門。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
二、會計崗位的設置
(一)會計工作崗位設置要求
會計工作崗位,是指一個單位會計機構內部根據業務分工而設置的職能崗位。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需要設置會計工作崗位。會計工作崗位一般可分為: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資金核算、往來結算、總賬報表、稽核、檔案管理等。開展會計電算化和管理會計的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相應工作崗位,也可以與其他工作崗位相結合。
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但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檔案管理部門的人員管理會計檔案,不屬于會計崗位。
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遵守職業道德。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經歷。
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
(二)會計人員回避制度
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任用會計人員應當實行回避制度。單位領導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本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直系親屬不得在本單位會計機構中擔任出納工作。需要回避的直系親屬為: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配偶親關系。
(三)會計工作交接
會計工作交接,是指會計人員工作調動或因故離職時與接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的一種工作程序。辦理好會計工作交接,有利于分清移交人員和接管人員的責任,可以使會計工作前后銜接,保證會計工作順利進行。
會計人員調動工作、離職或者因病暫時不能工作,應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負責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移交人員在辦理移交時,要按移交清冊逐項移交;接替人員要逐項核對點收。交接完畢后,交接雙方和監交人要在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者蓋章,并應在移交清冊上注明:單位名稱,交接日期,交接雙方和監交人的職務、姓名,移交清冊頁數以及需要說明的問題和意見等。移交清冊一般應當填制一式三份,交接雙方各執一份,存檔一份。
接替人員應當繼續使用移交的會計賬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賬,以保持會計記錄的連續性。移交人員對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四)會計專業職務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1.會計專業職務
根據1986年4月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轉發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的規定,會計專業職務分為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員。其中,高級會計師為高級職務,會計師為中級職務,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員為初級職務。
根據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健全職稱層級設置。各職稱系列均設置初級、中級、高級職稱,其中高級職稱分為正高級和副高級,初級職稱分為助理級和員級,可根據需要僅設置助理級。目前未設置正高級職稱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以拓展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空間。
2.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是指擔任會計專業職務的任職資格。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分為初級資格、中級資格和高級資格三個級別。目前,初級、中級會計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高級會計師資格實行考試與評審相結合制度。
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初級或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表明其已具備擔任相應級別會計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從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中擇優錄取。對于已取得中級會計資格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可聘任會計師職務;對于已取得初級會計資格的人員,如具備大專畢業且擔任會計員職務滿2年,或中專畢業擔任會計員職務滿4年,或者不具備規定學歷的,擔任會計員職務滿5年,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可聘任助理會計師職務。不符合以上條件的人員,可聘任會計員職務。
(五)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
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適應崗位需要和職業發展的要求,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完善知識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專業水平。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權利。
繼續教育工作實行統籌規劃、分級負責、分類指導的管理體制。
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公需科目包括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規、理論政策、職業道德、技術信息等基本知識。專業科目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專業工作應當掌握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專業知識。
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每年累計不少于90學時,其中,專業科目一般不少于總學時的2/3。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本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與使用、晉升相銜接的激勵機制,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作為專業技術人員考核評價、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
(六)總會計師
總會計師是主管本單位會計工作的行政領導,是單位行政領導成員,是單位會計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和經濟核算,參與單位的重大經營決策活動,是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的參謀和助手。國有的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其他單位可以根據業務需要,自行決定是否設置總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