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市場營銷學”PEAK考核模式改革實踐與價值

郭美斌

摘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我國高等院校面臨的重大任務和課題。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在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教學質量的重點在于課程教學。本文主要介紹了“市場營銷學”推行PEAK考核模式(即“職業素養考核+基礎知識考核+能力提升考核+知識應用考核”的一種考核模式)的改革實踐成果及其價值。該考核模式特色鮮明,極富創新,采取多角度、面向就業、全過程的考核,打破了課程考核完全由任課老師確定的傳統做法,采取教師評定、學習小組自評與互評、學生個人評定相結合的多渠道成績評定方式,對于推動課程教學改革,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和對抗競爭學習的動力,造就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等極具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PEAK考核模式;改革實踐;價值;市場營銷學

深入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質量觀,培養和造就創新型人才,是我國高等院校面臨的重大任務。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在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教學質量的重點在于課程教學,因為課程是大學教育的核心,被譽為大學的“心臟”。目前國內外評價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的手段主要是課程考核,它對于課程改革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因此,如何改革課程考核模式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質量特別是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將介紹市場營銷學PEAK考核模式的改革實踐成果及其價值,希望能對其他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有所幫助和啟迪。

一、市場營銷學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背景

1.我國高等教育正從注重規模擴大轉移到注重質量提高上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國家和教育主管部門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質量問題,先后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和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十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1年4號文件)和《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2005年1號文件),強調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確立質量是高等學校生命線的基本認識,要求各高等學校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創新型人才,將高等教育質量提高放在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突出位置。

2.教學質量是新升本科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樂山師范學院是2000年才新升格的一所本科院校,其2006年第一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即獲得良好等級。學校之所以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就是因為學校升本后充分認識到教學質量是新升本科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始終不渝地狠抓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各項教學改革。2007年6月,學校教務處又出臺了《樂山師范學院關于鼓勵教師開展課程考核改革的通知》,通知中給予參加教改的教師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勵,大大調動了教師開展課程考核改革的積極性。市場營銷學課程考核模式改革就是在這時申報啟動的。

3.目前我國大多數課程考核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考核的弊端

綜觀我國高等學校課程考核的情況,大多數課程考核都存在未充分考慮考核課程的性質、考核同專業培養方向結合不緊密、考核未充分考慮學生就業對該門課程知識的需要、考核模式與課程教改關系不大等問題。這種考核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也不利于通過課程考核改革推動課程教學改革來提高教學質量。

基于以上背景,市場營銷學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市場營銷學PEAK考核模式及設計依據

(一)PEAK考核模式

PEAK考核模式是“職業素養考核+基礎知識考核+能力提升考核+知識應用考核”的一種多角度、面向就業、全過程考核模式的英文縮寫。學生在學習市場營銷學這門課程時,是否掌握了市場營銷學課程的相關知識、達到了教學目標和要求,能否適應今后就業的要求、滿足后續專業課程教學的要求,以及教師教學效果是好是壞,都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養成、基本知識掌握、能力提升、知識應用等進行多角度、全過程的考核。這種考核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多角度,完全打破了傳統應試考核“做試題”的單一考核做法,把職業素養的要求、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就業需要等融合在了一起;二是全過程考核,即不是集中在半期和期末的時點去考核,而是將考核分散在了課程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是一種過程考核。

(二)PEAK考核模式設計依據

PEAK考核模式設計主要遵從了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營銷學課程性質、教學目標和課程定位

市場營銷學的課程性質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課程教學的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確立學生的顧客中心意識,樹立市場營銷觀念,初步培養學生運用市場營銷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現實營銷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的其他課程打下基礎。市場營銷學的課程定位是一門建立在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等學科基礎之上,研究以滿足顧客消費需求為中心的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性的交叉性應用科學。據此,考核設計中應突出基礎考核、綜合考核、實踐考核和應用考核。

2.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總體要求

我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是“貼近市場需求,營銷技能強,實現畢業與就業無縫連接”。考核設計時,不僅僅考核學生學到了什么,也考核教師教了什么,如何教的,即對所教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需要是否吻合進行考核。

3.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就業需要

從我國市場營銷專業各式各樣的人才招聘會和招聘廣告來看,用人單位對營銷專業人才都提出了開拓精神、團隊意識、遵紀守法、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等職業素養要求,以及營銷專業知識扎實、口才好、人際交往能力強、應變能力強等營銷技能要求。考核設計中,應把職業素養和能力考核作為學生是否適應今后就業需要的重點考核內容。

4.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

我校2006級市場營銷專業有兩個班,共70名學生。在課程教學之初,筆者首先從課程教學角度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的基本結果是:①學生已經學習了會計學基礎、管理學、西方經濟學等課程,對于學習市場營銷學課程有了一定基礎;②學生普遍存在營銷意識差、對專業和就業了解不深的問題;③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對抗學習、創新學習的習慣。考核設計時,應把學生的營銷意識和學習習慣作為一個考核點。

三、市場營銷學PEAK考核模式的改革實踐

(一)尋求學校和學生的支持

課程考核改革涉及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和被考核者(學生)的利益,故必須獲得來自兩方面的支持。為了獲得學校的支持,筆者在課程開設的前一學期就向學校遞交了《關于市場營銷學課程考核改革的設想及實施方案》,填寫了“樂山師范學院課程考核方式改革項目申請表”,經學校審核評估后獲得認可。為了獲得學生的支持,筆者也做了一些努力。一是在開課前,筆者就把課程考核改革的信息和意圖告知了學生,二是筆者在課程教學開始時詳細向學生介紹了考核改革的具體做法,并明確告訴了學生,只有他們同意才推行。由于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愿,學生也了解了考核改革能帶給他們諸多利益,學生對課程考核改革愿望強烈,積極性很高。有了學校和學生的支持,課程考核改革就具備了實施的基礎。

(二)市場營銷學PEAK考核模式改革的具體做法

1.組建課程學習小組

組建課程學習小組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開展學術研究的習慣,增強他們的競爭學習意識。每個小組一般安排5~7人,由學生自愿組合。學習小組的主要任務有:①開展組內研討學習,如課程知識點學習研討、案例分析研討、情景模擬等;②同其他學習小組開展競爭對抗,如在課堂問題討論、案例分析、角色表演、營銷實踐等方面同其他小組競爭,看誰表現得更主動積極,看誰做得更好、更出色。

2.設計考核成績結構標準和考核操作流程

考核成績結構是指考核成績組成及其所占比例。筆者在設計時遵循了科學合理、公開公平和共同參與三個原則,打破了課程考核成績完全由任課教師一人說了算的傳統做法,把PEAK考核成績設計成教師評定成績、學習小組互評成績、學習小組自評成績和學生個人評定成績四個組成部分,并針對每一具體考核項目,如課堂研討、案例分析、論文等制定出詳細的成績考評標準供評定參考。

考核成績評定的流程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評定學習小組的成績。學習小組的成績由教師評定(占50%)、學習小組互評(占30%)和學習小組自評(占20%)三部分綜合組成。第二步,評定個人成績。個人成績由小組成績、組內互評成績和個人自評成績綜合組成,其中小組考核成績等級主要影響小組內各等級成績在小組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具體見表1:

表1 學習小組個人成績評定標準

小組成員互評成績和自評成績綜合得出個人在學習小組內的考核成績。將個人考核成績在組內排序,據此確定學習小組成員的考核成績等級。

3.設計考核具體內容與考核方式

(1)考核具體內容。

職業素養考核,主要把學習小組和個人的出勤率、責任感、親和力、團隊精神、課堂表現、專業意識等作為考核內容;基礎知識考核,主要把學生獨立完成分章節基礎知識練習題情況及完成質量的好壞作為考核內容;能力提升考核,主要把課堂研討、案例分析、營銷活動情景表演、培訓過程中的能力表現、對抗學習過程中的能力表現及能力改善情況作為考核內容;知識應用考核,主要把營銷實踐項目(如商品推銷、與陌生人溝通等)完成的效果、營銷論文(包括作業論文和課程結業論文)完成的質量作為考核內容。

(2)考核方式。

PEAK四方面內容的考核都是采取任課教師評定、學習小組互評、學習小組自評與學生自我評定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4.做好PEAK考核實施過程中的管理

要做到考核成績的及時公布,解決考核中的公平性問題,收集學生對考核模式改革的看法與意見,根據考核模式不斷探索課程教學的改革。

四、市場營銷學PEAK考核模式改革實踐的效果與價值

(一)PEAK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

1.課程學習成績大幅提高

2006級市場營銷1班,全班平均分為82.68分,最高分為94分,最低分為70分。90~100分的有5人,占13.51%;80~89分的有23人,占62.16%;70~79分的有9人,占24.32%。

2006級市場營銷2班,全班平均分為83.94分,最高分為93分,最低分為68分。90~100分的有7人,占21.21%;80~89分的有23人,占69.70%;70~79分的有5人,占15.15%;60~69分的有1人,占3.03%。

無論是與前幾屆學生比,還是與同一屆其他班級比,推行PEAK考核方式改革后,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都出現大幅提高。

2.學生對教學效果普遍感到滿意

課程教學結束后,學校教務處組織了相關領導和專家對市場營銷學課程推行PEAK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進行了評估。在考核方式改革學生座談會上,學生普遍認為在以前的課程考核方式下,哪怕自己平時不努力,只要考試前突擊背一下書就能過關,甚至還可以獲得好成績,但考完之后自己都不知道學到了什么,掌握的知識很不牢固。而市場營銷學PEAK考核模式采取多角度、全過程考核,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偷懶,必須不斷地努力學習,自覺收集資料,進行研討,還要相互競爭,創造性地學習,故對所學知識理解很深刻,學完后知道怎樣去營銷,還學會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收獲不小。在新的課程考核方式下,學生在語言表達、應變、合作等多方面得到了能力上的鍛煉和提高。學生認為老師結合了工作實際來教學,使他們懂得在營銷相關職位上應掌握些什么知識,具備些什么能力,應樹立哪些職業道德,對其今后順利就業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對本門課程教學的評價很高,總評給了優秀。

(二)PEAK考核模式改革實踐的價值

1.課程考核改革推動課程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水平

(1)教師對考核模式的思考設計,促使其教學理念發生深刻的改變。教師必須要了解當今教學發展的趨勢,掌握最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必須考慮所教授的課程如何更好地與社會接軌,如何更有利于學生就業。有一種責任和無形的壓力促使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2)變相對單一的“以講為主”的教學方式為“豐富多彩、教與學相互促進、多種手段并用、不斷創新”的教學方式。比如將講解、研討、案例分析、培訓、情景教學、對抗競爭等結合應用,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高。

(3)教學準備更充分,教學組織更科學,能確保教師在教學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確保教學工作的不斷改進和課程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2.課程考核改革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和競爭對抗學習的動力,對引導學生注重多方面的能力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1)通過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專題研究、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營銷角色表演和營銷實踐活動,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在課后查閱大量資料,主動開展問題研討,從而大大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積極性。

(2)建立課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使學生意識到個人的表現不僅關系到自己的成績,也關系到小組其他成員的成績,小組成員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相互鼓勵和相互關心幫助的學習氛圍。如此,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也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而通過學習小組之間的學習對抗競爭,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這正好與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要求相吻合。

(3)以作業論文和課程結業論文來考核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方法原理的理解、掌握、應用,避免了學生“讀死書”的現象,使學生更注重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從整個課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觀察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影響他人的能力、學習能力等普遍都有明顯提高。

3.課程考核改革對班風和學風建設有明顯促進作用

在整個課程考核改革實施過程中,課堂紀律非常好,學生的聽課專注度非常高,課堂氣氛緊張、輕松、愉悅并存,杜絕了遲到、早退、請假、曠課的現象,學生始終能保持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這些都說明課程考核改革對促進班風和學風的建設有明顯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小玲.關于“市場營銷學”課程考試模式改革的思考[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9).

[2]趙楓.我國大學課程改革研究綜述[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安国市| 阿合奇县| 乌拉特前旗| 塔城市| 东宁县| 安新县| 穆棱市| 安阳县| 大埔县| 乌苏市| 阳曲县| 襄汾县| 丰原市| 莎车县| 宜兴市| 麻栗坡县| 东城区| 浦城县| 靖安县| 安新县| 延长县| 巨鹿县| 旬阳县| 西吉县| 德保县| 南和县| 分宜县| 银川市| 石台县| 通海县| 黄骅市| 长寿区| 维西| 开封县| 通河县| 南投县| 清水河县| 洛宁县| 桦南县|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