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財務管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研究公司的價值管理活動(包括投資、融資、分配、營運資金管理)以及與之有關的行為管理活動(如公司治理、決策規劃等),與金融市場、投資學密切相關,其理論框架大部分脫胎于發展成熟的西方資本市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金融市場及其工具的不斷創新,如何將其內容體系與中國經濟環境下的公司理財行為實踐相結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同時又了解中國國情的創新型人才,是各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挑戰。開展雙語教學,就是應對這一挑戰的一大舉措。
在多年的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探索適合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以及適用的教材。我們發現,國外原版教材普遍存在著篇幅較大、邏輯不夠清晰的問題,而且其中的許多案例和延伸閱讀材料的內容針對性太強,與我國的政治、法律、經濟和文化背景有著巨大差異,極易給中國學生造成理解障礙,極大地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對財務管理教材進行本土化改編成為雙語教學的當務之急,本書的編寫和出版很好地順應了這一需求。
本書有以下特點:
第一,在體系安排上注重學科知識的邏輯性。本書以公司理財為主體,系統地介紹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實用技術。全書分為六模塊共十七章,第一模塊(即第一、二章)是介紹篇,系統介紹了財務管理的內容、目標、理財環境;第二和第三模塊(第三至第九章)可以看作投資估價篇,分別介紹了貨幣時間價值、證券估值、投資項目評估的基本方法,并從風險與收益的角度介紹了資本資產定價方法,本篇討論的必要收益率(折現率)既是價值評估的重要參數,也是后續融資決策的依據;第四模塊(第十至第十三章)是融資篇,先后介紹了企業資金來源和融資方式、資本結構、股利政策等基本理論與方法;第五模塊(第十四和十五章)是企業財務的短期資金管理篇;第六模塊(第十六和十七章)可視為公司理財專題篇,介紹了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的管理方法。可由教師根據實際需要組織教學。
第二,突出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本書將求實與求新結合,將現代財務管理模式與我國公司理財現實情況相結合,通過中國上市公司案例分析、我國上市公司的數據等,將各章概念和財務術語聯系起來,使讀者更易理解和接受。
第三,內容簡練實用,重點突出。本書突出財務管理中基本的、重點的、實用的內容,對重要概念、理論和方法加注中文,并且每章后面都附有練習,有助于學習者理解知識、提高應用相關技術的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會計、金融等專業本科高年級教材,也可作為MBA、MPAcc課程學習和中高級管理人員的培訓材料,幫助學習者在學習專業的同時提高英文水平。
本書由韓衛華主編,其余老師參與編寫。具體分工如下:第一、二、四、五、六、十、十六、十七章由韓衛華編寫,第三章由陳特特編寫,第七、八、九章由張紅云編寫,第十一、十二、十三章由周承彥編寫,第十四、十五章由朱丹編寫,最后由韓衛華對全書進行修改和總纂。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大量國內外許多財務專家、學者的著作,在此表示誠摯謝意。
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許多疏漏和不當之外,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