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研究主題和具體研究內容

(一)研究主題

中國人講究“頤養天年”,渴望在自己晚年時期享受“天倫之樂”,“養老”是每個人到達一定年齡階段后都會經常思考的人生問題。因此,尤其是在中國老齡化正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老年人養老資源是否充裕、養老途徑是否暢通是關系到中國社會福祉的重要問題。

然而,中國社會目前正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老齡化加劇造成了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巨大壓力,勞動力資源萎縮使得養老金收入減少,老齡人口比重上升、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使得養老金支出增加,財政因此受到“雙重打擊”而不堪重負。究其深層次原因,中國長期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了人口出生率水平,并且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育意愿發生了由高到低的根本性轉變,這些都使得中國目前的低生育水平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從而造成了人口年齡結構急劇老化的現實。近幾年來,中國社會越來越認識到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以及低生育率水平持續的危害性,因此政府出臺的一系列人口政策,如“單獨二胎”政策,以及正在醞釀之中的延遲退休政策,正是為了緩解由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養老壓力,可謂是大勢所趨。這些政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實施效果等問題,目前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和爭議的焦點。

本書并不研究直接評價兩項人口政策在宏觀層面帶來的政策效果和影響,而是關注于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在人口政策發生改變的背景下,微觀個體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決策空間。那么,個人是否會利用政策契機改變自己的生育與退休決策,以期更好地滿足養老需求?可以說,與中國以往的人口政策條件相比較,新的政策轉變使得對中國人生育與退休決策的研究變得更有價值。

事實上,受到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家庭養老方式至今仍是中國老年人最主要依靠的養老方式,可以作為社會養老最有益的補充。然而,由于計劃生育政策所造成的家庭結構改變以及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遷,家庭養老功能的發揮逐漸弱化或者受到阻礙。如今,生育控制政策的放松以及退休年齡制度的轉變,恰恰能夠給予每個微觀個體重新思考、修復和發揮家庭養老功能的機會。所以,本書將家庭代際關系和家庭養老功能作為核心切入點,分別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假設條件下,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代際互動行為的形成機制以及家庭養老決策的思維過程,研究個體是如何基于對家庭代際關系和家庭養老途徑的考慮,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養老的生育和退休決策。

(二)具體研究內容

本書借助于CHARLS數據庫中微觀個體的數據,以家庭養老為主要切入視角,緊緊圍繞代際關系展開研究,深入剖析微觀主體依靠子女來實現主要養老功能的思維過程,以及家庭代際轉移的模式、程度和效果。研究在生育政策放松和退休政策改變的條件下,對家庭養老途徑的考慮以及子女家庭養老支持程度如何影響主體基于養老目的的生育數量決策和退休時點選擇。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第三章基于養老視角,建立了微觀主體的內生生育決策模型,探討了收入水平、主體對家庭養老支持程度的預期及對教育投資收益和風險的感知對其生育與教育決策的影響。關注點在于,考慮未來獲得子女養老收益的可能性,微觀主體如何在生命周期中,將資源在三條養老途徑中進行分配,從而通過做出理性的生育決策以實現養老目的。

第四章利用CHARLS 2013數據,對家庭中子女養老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實證研究,通過引入子女間收入不均勻程度的度量,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重點分析子女之間的責任分散效應與合作加強效應對于父母養老的影響。關注點在于,通過剖析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系來刻畫主體依靠家庭養老途徑的養老效果。

第五章基于微觀個體,探析了隔代撫育與子女養老對主體退休決策的影響,并采用CHARLS數據進行實證檢驗。關注點在于,將家庭代際關系引入對主體退休時點選擇的探討之中。

第六章對基于時間偏好不一致的非理性視角下的養老退休決策研究成果進行系統地梳理總結,以便為未來的研究拓展思路。關注點在于,行為經濟學理論方法對于微觀主體養老退休決策的研究拓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康定县| 滨海县| 芒康县| 东兰县| 石狮市| 伊川县| 尉犁县| 龙山县| 德江县| 长白| 石景山区| 利川市| 梁平县| 水富县| 公主岭市| 泸西县| 阿拉尔市| 泽库县| 昭觉县| 眉山市| 邢台县| 昌宁县| 建湖县| 沾益县| 南平市| 正宁县| 临武县| 龙井市| 民丰县| 临颍县| 敦煌市| 石河子市| 茂名市| 湄潭县| 博客| 台东市| 邵阳市| 武宣县| 荆州市|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