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零售客戶資產配置行為研究
- 咬亮
- 753字
- 2020-04-10 12:02:45
3.3.2 零售客戶的小類資產配置
商業銀行資管業的核心在于大類資產配置,是在權益類資產、債券類資產、現金類資產及其他等資產中根據各類資產的市場現狀和趨勢對客戶端資金進行比例配置,再打包成各種小類資產——理財產品,最后由客戶持有。零售客戶的小類資產依據商業銀行大類資產的風險、期限、標的、收益率等進行分類,但并非一種大類資產就對應一種小類資產,而是根據其代表性特征及銷售對象進行劃分。
(1)按照收益保證情況劃分。依據銀監會2005年頒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依據客戶收益的獲取方式不同劃分(見表3-4),市場中絕大多數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表3-4 按收益保障情況劃分

續表

(2)按存續期限劃分。分為開放式理財產品和封閉式理財產品。前者是指購買者可以在產品約定時間內買賣,后者是指購買者只能在產品起始日買賣,一般而言,商業銀行通過開放式理財產品調劑現金流(儲蓄存款),而通過滾動發行封閉式產品來滿足“資金池—資產池”的高效運轉,提高資金效益。
(3)按投資標的劃分。分為結構性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因為投資的底層資產不同,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方面又各有特點(見表3-5)。
表3-5 按投資標的情況劃分

(4)按理財發售對象劃分。分為個人客戶理財產品和機構客戶理財產品。個人客戶理財產品,又根據客群資產高低劃分為普通客戶理財產品、財富客戶理財產品和私人銀行客戶理財產品三類。當然,依據不同客戶資產量大小,收益又會有所不同。
(5)按收益率定價方式劃分。分為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和凈值型理財產品。前者是指商業銀行在發行時,會在產品說明書中明確指明產品收益率或其大致浮動范圍,當前銀行理財市場上,絕大多數產品屬于此類;后者是商業銀行根據投資收益情況通過成本法或平滑收益法等將產品收益折算成單位價格,這是未來“資管新規”對理財產品的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