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報告2018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 3972字
  • 2020-04-10 11:50:43

2.3 大型并網風電市場和產業

2.3.1 風電開發建設

2017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并網容量1503萬千瓦,同比下降22%。從新增裝機分布看,風電開發繼續保持向中東部和南方地區轉移的特征,“三北”地區新增裝機并網容量724萬千瓦,同比下降30%。

截至2017年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16367萬千瓦,同比增長10.1%(見圖2-1),其中海上風電累計并網容量202萬千瓦,同比增長37%。分地區看,累計并網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的省(區)有5個,分別是內蒙古、新疆、甘肅、河北和山東;“三北”地區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12172萬千瓦,占全國總量的74%,較上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圖2-1 2011—2017年全國風電并網裝機情況

2017年我國風電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國所有省份均有風電項目分布。分地區看,累計并網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的省(區)有4個,分別是內蒙古、新疆、甘肅和河北;“三北”地區新增裝機并網724萬千瓦,同比下降30%,占全國總量的48%(見表2-5)。從新增裝機分布看,受“三北”3個地區棄風限電因素影響,2016年風電開發向東中部和南方地區轉移,“三北”地區新增并網裝機1026萬千瓦,同比下降60%。

表2-5 2017年分省(區、市)風電裝機情況

續表

續表

數據來源: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2017年,全國風電發電量為3057億千瓦時(見圖2-2),同比增長28%,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8%。內蒙古、河北、云南、甘肅、山東、山西、寧夏、遼寧、新疆、江蘇和黑龍江的發電量均超過100億千瓦時,部分省區風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較高水平,內蒙古、甘肅和寧夏風電發電占當地全社會用電量比重超過20%。

圖2-2 2011—2017年全國風電發電量及利用小時數

2017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942小時,同比增加186小時。分電網區域看,華東電網利用小時數最高(2153小時),西北電網最低(1666小時)。分省份看,平均利用小時數最高的是福建(2756小時),平均利用小時最低的是甘肅(1469小時)。

2017年,全國總棄風電量42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8億千瓦時,棄風率12%,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實現棄風電量和棄風率“雙降”(見圖2-3)。分地區看,大部分棄風限電嚴重地區的形勢均有所好轉(見圖2-4),其中甘肅棄風率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吉林、新疆、寧夏、內蒙古、遼寧棄風率下降超過5個百分點,黑龍江棄風率下降接近5個百分點。新疆、內蒙古和甘肅棄風現象仍較為嚴重,棄風電量分別達到133億千瓦時、95億千瓦時和92億千瓦時。從全年情況看,棄風率在冬季較高。

圖2-3 2011—2017年全國風電棄風情況

圖2-4 2017年全國及重點地區棄風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風電監測體系

自2016年實施風電投資監測預警及新增項目管控措施以來,我國棄風現象明顯得到緩解,棄風率大幅降低。2017年,棄風電量從2016年的497億千瓦時下降到419億千瓦時。其中,甘肅的棄風率從2016年的43%下降到33%,下降10個百分點,但依然是全國最嚴重的棄風地區。新疆、吉林、內蒙古緊隨其后,但是整體棄風率較往年有明顯下降。從預警報告看,目前只有甘肅、新疆、吉林三個地區還處于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紅色區域,內蒙古和黑龍江已經轉為橙色區域(見表2-6)。

表2-6 2016年和2017年中國主要省(區)棄風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截至2017年底,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累計并網202萬千瓦,位于江蘇省、上海市和福建省,分別為162萬千瓦、31萬千瓦和9萬千瓦(見圖2-5)。其中江蘇省和福建省有新增并網海上風電項目,分別達到50萬千瓦和7萬千瓦。

圖2-5 全國海上風電累計核準和并網情況

2.3.2 風電制造業

2017年,我國風電制造業競爭更加激烈,市場整體下滑明顯,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3.2.1 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商

(1)市場格局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風電有新增裝機的整機制造商共22家,新增吊裝裝機容量1966萬千瓦。其中,金風科技新增吊裝裝機容量達到523萬千瓦,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6.6%,但仍遙遙領先,位列第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聯合動力和重慶海裝分列第二位至第五位,排名順序沒有變化(見圖2-6)。值得關注的是,在整體裝機容量下滑的情況下,只有遠景能源和明陽智能的裝機容量實現了正增長。2017年,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的市場份額更加集中,排名前五的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市場份額達到67%,較2016年提高約7個百分點。排名前十的風電制造企業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77.8%增長到2017年的89.5%,增長了近12%。

圖2-6 2017年中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新增裝機容量

數據來源:CWEA

截至2017年底,全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88億千瓦,有7家整機制造企業的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7家市場份額合計達到67%。其中,金風科技累計裝機容量超過4000萬千瓦,占國內市場份額的22.7%;另外,聯合動力累計裝機占比9.4%,首次超過華銳風電,位居第二(見圖2-7)。

圖2-7 2017年中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累計裝機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CWEA

(2)風機技術發展趨勢

2017年,中國新增裝機的風電機組平均功率2.1兆瓦,同比增長8%;截至2017年底,累計裝機的風電機組平均功率為1.7兆瓦,同比增長2.6%(見圖2-8)。

圖2-8 1991—2017年中國新增和累計裝機的風電機組平均功率

數據來源:CWEA

2017年,中國新增風電機組中,2兆瓦以下(不包括2兆瓦)新增裝機容量市場占比達到7.3%,2兆瓦風電機組裝機容量占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9.0%,2.1兆瓦至2.9兆瓦新增裝機容量占比達到26.1%,3兆瓦至3.9兆瓦機組新增裝機容量占比達到2.9%,4兆瓦及以上機組新增裝機容量占比達到4.7%(見圖2-9)。

圖2-9 2017年中國不同功率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容量占比

數據來源:CWFA

與2016年相比,變化幅度較大的有:2.1兆瓦至2.9兆瓦機組市場份額增長了11%;1.5兆瓦機組市場份額下降了11%~6.2%。

截至2017年底,中國風電累計裝機中,2兆瓦以下(不含2兆瓦)累計裝機容量市場占比達到53.7%,其中,1.5兆瓦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45.8%,同比下降約5個百分點。2兆瓦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上升至35%,同比上升約3個百分點。2.1兆瓦至2.9兆瓦累計裝機容量占比達到8.9%。3兆瓦至3.9兆瓦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達到2.1%。4兆瓦及以上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達到1%。

2017年,中國海上風電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增裝機共319臺,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16萬千瓦,同比增長97%;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79萬千瓦(見圖2-10)。2017年共有8家制造企業有新增裝機,其中,上海電氣新增裝機容量最多,共吊裝147臺,容量為58.8萬千瓦,占比達到50.5%(見表2-7)。

圖2-10 2017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

數據來源:CWEA

表2-7 2017年中國風電制造企業海上新增裝機容量

截至2017年底,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共11家,其中,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5萬千瓦以上的有上海電氣、遠景能源、金風科技、華銳風電,這4家企業海上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的88.0%,上海電氣以55.1%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見圖2-11)。

圖2-11 2017年中國風電制造企業海上累計裝機容量及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CWEA

截至2017年底,在所有吊裝的海上風電機組中,單機容量為4兆瓦機組最多,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53萬千瓦,占海上裝機容量的55%;5兆瓦風電機組裝機容量累計達到20萬千瓦,占海上總裝機容量的7%;6兆瓦風電機組吊裝的仍是樣機,尚未批量吊裝(見圖2-12)。

圖2-12 2017年中國海上風電不同功率機組累計裝機容量

數據來源:CWEA

(3)內資企業的設備出口

2017年,中國向國外出口風電機組311臺,容量641兆瓦,同比增長21%。截至2017年底,中國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已出口的風電機組共計1707臺,累計容量達到3205兆瓦(見圖2-13)。

圖2-13 2013—2017年中國風電機組出口容量

數據來源:CWEA

2017年,6家制造企業分別向12個國家出口風電機組。其中,金風科技出口量最大,出口到6個國家,合計197臺,總容量為399.5兆瓦;其次是遠景能源,出口到2個新型市場國家,共51臺,總容量116兆瓦(見表2-8)。

表2-8 2017年中國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出口情況

續表

注:目前統計的風電機組出口情況主要針對中國內資風電機組制造商,外資風電機組制造商不包含在內。

數據來源:CWEA

截至2017年底,中國風電機組累計出口到33個國家,較2016年新增加5個國家(包括墨西哥、黑山共和國、菲律賓、法國和摩洛哥)。其中,向美國出口的風電機組容量最多,占出口總容量的17%;其次是巴基斯坦、澳大利亞、南非,出口占比分別為13%、11%和9%(見表2-9)。

表2-9 2017年中國風電機組出口國家

續表

數據來源:CWEA

2.3.2.2 風電服務業

在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初期,制造業一直是風電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但隨著風電裝機規模數量的快速增長,我國風電市場也逐步走向成熟,風電服務業正逐步發展成為產業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國內風電企業,無論是制造商還是投資商都面臨服務的瓶頸。由于國內風電產業規模增長過快,服務體系建設和服務人才隊伍的建設都嚴重滯后。風電投資商更多依賴于主機設備制造商的服務,質保期以外的運維服務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了風電服務業的市場,未來風電市場的重心將由產業鏈的前端逐步向后端轉移,風電服務市場規模在千億元以上,呈現幾何式增長。

風電整體回暖以及2015年出現的“搶裝潮”,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拉動風電運維市場。目前風電運維市場的參與者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風電場開發商自己設立專門的運維公司,如華能、大唐、龍源電力等;第二類是整機制造商成立的運維公司,向業主提供售后服務,如金風科技、明陽風電、聯合動力等;第三類是專門做運維的第三方公司。

我國在裝機容量方面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但在風電場運營維護管理方面,我國還非常缺乏經驗,風電服務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與國外企業相比差距明顯。相比歐美一些國家已經發展了很多年的風電產業,我國的風電服務水平不高,技術能力、人員素質、信息化水平、管理經驗、利益取向等方面與國外企業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而制約我國風電服務業的因素還有行業標準的缺失,風電機組產品質量標準及保證體系不夠完備,關于風電服務的相關管理條例尚不完善,相關的行業標準和規范也未出臺。風電行業應建立統一的系統標準,包括零部件、主機、服務體系、質量管理體系、運維人員的資格認證培訓等方面,只有把這些基礎建立起來,風電服務行業才能規范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泰安市| 珠海市| 长阳| 沂水县| 科技| 洛隆县| 广宗县| 依安县| 黄大仙区| 大足县| 昌黎县| 桑植县| 安多县| 穆棱市| 科技| 龙州县| 红河县| 长子县| 肥城市| 菏泽市| 鲁甸县| 乌鲁木齐县| 尚志市| 响水县| 民县| 新野县| 谷城县| 六盘水市| 广水市| 饶阳县| 武汉市| 钟山县| 青铜峡市| 潜山县| 灵宝市| 镇康县| 孟连| 信宜市| 黄石市|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