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市智慧旅游發展研究
- 孫艷紅
- 718字
- 2020-04-10 11:47:09
1.3 研究綜述
自2008年美國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以來,“智慧城市”作為“智慧地球”扎實落地的基本支柱,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智慧旅游”這一概念則是在“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提出的,指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高新技術,主動感知旅游者需求,通過移動終端推送信息,在旅游各個方面實現智慧化。
國內外學者隨即就智慧旅游問題展開研究。筆者以“智慧旅游”為篇名在中國知網中檢索,截至2018年5月,共搜索到相關文獻1874篇。從時間分布看,最早的研究文獻始于2010年,是一些報紙對城市智慧旅游建設成果的報道,包括對智慧旅游建設中不同參與主體所需承擔責任的探索,文獻的研究重點主要在于智慧旅游建設成果梳理。直到2012年,國內學術界才真正開始對智慧旅游理論體系等具體問題的研究。經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研究和梳理發現,多數學者均認可新興信息技術在智慧旅游中的應用,但對其地位的認識由主導性向基礎性發展,新興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智慧旅游定義中逐漸被弱化。學者們對智慧旅游的認識由最初的技術變革逐步向管理變革轉變,將旅游參與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強調旅游業的集約化和可持續發展。總之,智慧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發展新形態的研究始于2010年,后逐年遞增,2015年達到484篇,2016年略有下降,具體文獻資料統計圖如圖1-1所示。

圖1-1 智慧旅游文獻統計圖
Fig.1-1 Smart Travel Documentation Chart
由圖可見,我國學術界對智慧旅游的研究伴隨著國家政策方針的制定不斷升溫,在2015年達到頂峰。2016年以后,智慧旅游的基礎建設基本完成,相關理論體系較為成熟,出現下滑趨勢。智慧旅游成為發展全域旅游的基石,研究和建設熱度有所減弱,對智慧旅游的研究更側重于對建設成果的梳理、建設問題的總結和城市智慧旅游競爭力的對比。下面,對智慧旅游的相關文獻資料內容進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