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8)
- 張京成
- 4820字
- 2020-04-07 10:38:42
一、石家莊市創意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石家莊市緊緊圍繞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的奮斗目標,搶抓國家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逐步形成了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科技+金融+X”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一)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
2017年,石家莊市生產總值完成6460.9億元,同比增長7.3%;服務業增加值完成3066.4億元,同比增長11.6%,占GDP的47.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5.1%,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完成458.2億元,同比增長14.1%;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3.9億美元,同比增長14.2%,引進省外項目資金991億元,外貿進出口總值和對外投資分別完成862.2億元、15.8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石家莊市共有掛牌上市企業196家,累計實現股票融資740億元,其中,新三板掛牌企業69家,數量位居河北省首位。充分挖掘市域豐富旅游資源,成功舉辦首屆旅發大會,與3省8市88家景區實現旅游互聯互通,叫響“紅色西柏坡、幸福石家莊”旅游品牌,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旅游業總收入達到962.6億元,居河北省首位。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建成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高新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傳統產業智能改造和河北工業設計創新等4個平臺;成立河北省軍民兩用技術交易等5個中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9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912家,總數分別達到803家、9105家。通過實施“人才綠卡”制度,引進高層次人才2900多名,人才高地雛形顯現。探索實施中俄“兩國雙園”合作模式,石洽會、動博會、國際通用航空博覽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1)。商貿物流發達,擁有新華集貿中心、南三條小商品市場等全國十大集貿市場和正定國際物流園區、華北農產品交易物流加工園區等國際水平的物流企業。建設了一批標志性文化基礎設施,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地鐵1、3號線首開段正式運營,已跨入“地鐵時代”。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二)歷史文化資源攜手旅游產業
1. 展現歷史悠久文化底蘊
石家莊市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區。市區白佛口文化遺址是目前石家莊市境內發現最早的平原地區人類遺址,距今6000—7000年;新樂古代遺址“伏羲臺”證明了6000多年前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曾經活動于此地;戰國中山國文化,是石家莊歷史文化脈絡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繼藁城臺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文化。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令真定(今石家莊市東古城)人趙佗征嶺南,行南海尉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下詔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治越近80年,為開發嶺南、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兩漢時期,石家莊西部的太行山區一直是制造兵器、鎧甲和生產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漢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道教復興并走向鼎盛的時期,恒、趙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國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絢麗篇章,趙州柏林寺,相傳創建于東漢,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莊隋唐文化中最為光輝的歷史成就是趙州安濟橋,它是世界公認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橋的鼻祖,在世界橋梁建筑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聯合國確認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隋唐時期石家莊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征和李吉甫等。北宋時期,富弼、韓琦、歐陽修、沈括、蘇軾等名臣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跡,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金元時期的自然科學成果非常豐碩,著名數學家、學者李冶在數學天元學術方面的研究,對中國的初等代數起到了奠基作用,標志著13世紀世界數學的最高成就(2)。
2. 挖掘旅游豐富資源
石家莊市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有文化名城、故國遺址、古寺名橋、革命圣地等珍貴歷史遺存,也有豐富多彩的社會旅游資源,包括商貿會展、民俗民藝、都市風情等旅游景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2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240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國家級森林公園3處(仙臺山、五岳寨、駝梁山),省級森林公園9處(南寺掌、西柏坡、棋盤山、藏龍山、沕沕水、海山嶺、封龍山、洞陽坡、高山寨),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4處(平山縣駝梁自然保護區、靈壽縣漫山自然保護區、贊皇縣嶂石巖自然保護區、井陘縣南寺掌自然保護區)。至2015年末,石家莊市共有A級景區33處,其中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26處,3A級景區4處,2A級景區2處。獨特的省會地位、繁榮的商貿更為發展商貿會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017年以來,石家莊市深入推進旅游體制機制改革,以全域旅游、“旅游+”和旅發大會為抓手,突出太行山生態文化旅游區、太行山風景道、滹沱河景觀帶、環省會旅游圈等重點區域,打造全國知名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區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使石家莊市旅游業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回顧2017年,石家莊市在完善公共服務功能,加強文化設施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
1. 惠民工程成效顯著
石家莊大劇院、絲弦劇院等一批標志性文化設施相繼投入使用。大劇院全年共安排演出125場,接待觀眾約11.8萬人,票房總計收入達400余萬元;市絲弦劇院舉辦了絲弦演出季暨五路絲弦經典劇目展演活動,全年共舉辦精彩演出90余場,觀眾約5.4萬人,進一步促進了絲弦這一地方傳統劇種的傳承與發展。石家莊市群藝館、圖書館等公益場館也推出了系列惠民文化活動,市群藝館全年演出、展覽達200余場(次);市圖書館接待服務讀者達160萬人次,該館創辦的“美詩團”不僅豐富了讀者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在河北省圖書館服務創新案例競賽評選中獲得一等獎;市美術館舉辦各類展覽30余場,累計接待觀眾近10萬人次;市博物館還舉辦了石家莊歷史文化陳列進校園活動,以《石家莊歷史文化巡展》的形式,來展示省會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此外,還有送戲下基層演出969場,舉辦彩色周末文藝演出1298場,放映公益電影49132場。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打造書香石家莊。省、市財政共投入1400萬元,在省會推廣發行文化惠民(演藝)卡3萬張,還特設1000張面值300元的“文化惠民公益卡”,免費向城鎮低保家庭發放,2017年文惠卡共消費542萬元……一系列惠民政策有效拉動了石家莊市文化消費,在推動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2. 文化產業園區及項目建設有條不紊
石家莊市規劃了文化產業的“兩帶兩區一中心”,即“滹沱河歷史文化與文體休閑產業帶”“西部紅色文化與生態旅游產業帶”“東部民俗文化產業聚集區”“南部文創智造產業聚集區”“主城區文化創意中心”的發展戰略。北部,正定古城修復工程順利完工,滹沱河沿岸規劃建設融入歷史文化元素的12個主題公園;西部長青文化旅游度假區已成為省會西部文化休閑品牌工程;東部打造宮燈文化小鎮、傳統紫銅浮雕藝術聚集區;南部河北傳媒學院文化創意產業園已入駐企業、工作室20余家,榮獲河北省十大文化產業園區。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創業孵化園、河北傳媒學院文化創意產業園、紅崖谷休閑度假區等9個項目(園區)還榮獲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三個十”;智行創意公社、11家經文化部認定的動漫企業、十大文化市場等組成了主城區文創集群。截至目前,石家莊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達298家,新三板上市企業6家,石家莊市在建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園區)46個,總投資達148.1億元。
3. 考古發掘、非遺保護成果豐碩
正定古城保護工作進展順利,城墻修繕和隆興寺摩尼殿壁畫保護工程完工,開元寺南廣場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完成階段性考古工作,共出土了跨越唐五代至明清時期的2000余件可復原器物,包括日常生活用具、建筑構件、宗教遺物、手工業商業遺物等四大類,這是河北省首次開展城市考古;中山古城遺址公園獲批立項,該項目是石家莊市第一個立項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行唐故郡考古遺址入選2017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加大了非遺保護傳承力度,完善了石家莊市非遺評審專家庫,圓滿完成石家莊絲弦22臺傳統劇目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搶救性保護錄制工作。
4. 動漫、網絡游戲全省領先
石家莊市共有經文化部認定的動漫企業11家(河北省12家),動漫關聯企業2000余家,初步形成了“創、產、學、研、銷”一條龍的動漫產業體系,動漫業年產值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一方陣。目前石家莊市有重點動漫企業41家,全年總產值1.2億元,生產動畫作品達1萬分鐘。估算整個動漫產業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帶動1萬余人就業。《葉羅麗》《耿村民間故事》《豆丁的快樂日記》等20多部原創動畫片分別在中央、省市電視臺及網絡平臺播出?!独淙Α贰缎亲亍返仍谒押曨l上播放量超過3.4億次,《豆丁的快樂日記》《趙州橋》榮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原創動畫片《老子道德三百問》還榮獲第27屆金鷹獎優秀動畫片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石家莊第十二屆國際動漫博覽會上,簽約交易額達1.5億元,到場觀眾達2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了約20%。
(四)保障措施堅強有力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石家莊市出臺了《石家莊市文化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扶持我市動漫產業發展的意見》《石家莊市文化消費試點工作方案》《關于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石家莊市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4—2020)》《石家莊市現代服務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關于開展省會城市建設管理攻堅提質行動的實施意見》《關于2017年石家莊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還成立了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動工作機制,領導本地區文化產業發展。二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石家莊市設立了每年500萬元的繁榮舞臺藝術扶持資金、每年500萬元的農村文化資金、每年600萬元的下鄉補貼以及每年3000萬元的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此外,市財政還對夜經濟建設重點單位和重點項目提供專項補貼(3)。在2016年出臺的《關于推動省會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上,加強了對文化產業的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對文化產業項目提供利率優惠貸款。2017年,石家莊市將文藝精品專項資金200萬元并入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資金總額增至3200萬元,支持項目多達49個。西部長青水上樂園、音樂劇創作及人才孵化基地、圖書《幸福石家莊》、電影《群工站長》、河北梆子《紅歌記》等項目均在扶持之列。三是實施人才綠卡政策。擴大創新人才支撐,加大國家“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和省“百人計劃”等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鼓勵各類人才來石創新創業;制定出臺了《石家莊市人才綠卡(A卡)管理辦法(試行)》《石家莊市人才綠卡(B卡)管理辦法(試行)》和《關于構建縣(市、區)人才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人才到石家莊工作或創業的,可在戶籍辦理、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
(五)協同發展穩步有序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為石家莊市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大型省會,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石家莊市充分發揮省會文化中心地位、正定歷史文化名城和西柏坡紅色文化等優勢,依托石家莊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河北長城影視基地、河北美術學院等平臺,強化與京津文化創意企業合作交流,借力京津優勢資源和先進經驗,聯合開發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培育壯大影視制作、動漫游戲、多媒體廣告等文化創意產業,加快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東方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將石家莊打造成為面向京津冀、服務全國的文化創意產業高地。依托西柏坡、正定古城、趙州橋、駝梁—五岳寨—蒼巖山—嶂石巖等特色旅游優勢資源,加強與京津旅游協同發展合作,與京津等城市共建“無障礙旅游區”,共同開發精品旅游路線,建立信息咨詢、旅游預訂等一站式服務體系,加快伏羲文化旅游園、段家樓景區等項目建設,大力開發滹沱河濕地、西部山區休閑度假、鄉村休閑旅游等特色優勢旅游項目。以正定新區為重點,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優勢,加強會展設施建設,積極吸引、承辦各類會展活動,主動承接京津會展功能,做大會展經濟規模,提高石洽會、正博會、藥博會等展會知名度,與京津聯合打造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會展平臺。